驿道上的古桥 各有各精彩
2018-01-05 上午 11:27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2017年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供电照明系统施工顺利完成并全线亮灯,代表着这座历经6年筹备、8年建设的大桥即将从建设转入营运。这座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将成为南粤大地上又一个工程奇迹。

  南粤大地水网密布,桥梁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南粤先民在修筑驿道的同时也修建了大量的桥梁。这些历经千百年的桥梁其实也与港珠澳大桥一样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水平。今天,驿道君就带您一起去看看这些古驿道上的古桥吧。

 

潮州广济桥

  如果要说南粤古驿道上的古桥,首先提到的必定是这座潮州广济桥,她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又称为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该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是独特的文物旅游观光胜地,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之说。

  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初为浮桥,后自东、西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1228年),东段建成13墩,西段建成10墩,历57年之久。江心一段89米因水流湍急,建墩不成,仍以24只船连结为浮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修桥工程,在桥上修筑楼阁12座,桥屋126间,并统一名称为“广济桥”。

古桥1

  广济桥每跨均架四条巨大石梁,最大的长约15米,宽1米,厚1.2米,重约50吨。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高超的建筑艺术。其桥墩之大,堪称我国古桥之最。桥上形式各异的楼台亭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2003年10月,广济桥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工程历四年而成。如今,在21座古桥墩上面重建了形态各异、古色古香的12座楼阁和18座亭屋,中间的十八梭船浮桥也得到恢复,千年古桥梁舟结合、重瓴联阁的华丽丰姿已然再现。楼阁和亭屋上面还镌刻了由我国多位著名书法家所书写的楹联和匾额,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古桥2

 

乐昌应山古桥

  在韶关乐昌市黄圃镇应山古村前有一条石板铺设的古驿道,千年岁月和商贾、马帮将它踏得油光发亮,沿着古道便可来到横跨卢溪河上的应山石桥。应山石桥南北走向,昔日曾是连接湖广古道的一座重要石桥。座落在古石桥南岸旁有一座400多年的古庙,叫“水口庙”,庙前有一棵年龄400多年的参天古松柏树。从应山石桥沿卢溪河旁的古道继续西行,有一座横跨古道、古色古香的凉亭“凤翼亭”。它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全部用巨大的石头砌筑而成,据说每块石头都有吨重。

  此桥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长49.85米、宽6.5米、拱跨16.9米,全部由石头砌筑,三个相连的半圆拱形因倒影水中犹如三个玉环,所以又称“玉环大石桥”。据说是广东目前所发现的三孔桥每个石孔跨度最大的古石桥。

古桥3

古桥4

 

台山琴溪桥

  此桥位于江门市台山那琴圩西面的琴溪河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桥为双孔石拱,桥长24米,宽2.8米,高6.5米,桥孔跨度9.3米,两旁各砌有10节长2米的护栏;桥面铺上平滑的花岗岩石板,两头砌有十二级石阶,桥东西坐向,整座桥均由本地优质的花岗岩石开凿加工成长方体形材建筑而成。

   琴溪桥离南海浪琴湾500米,桥东头是那琴圩,桥西头是那琴村;琴溪河是一道有着13公里、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一旦遇上山洪暴发,其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但它在几百年的风雨考验中,依然屹立,令人赞叹。河道虽不长,但是水流急,流沙大,久而久之,琴溪河面流沙积聚,自然中改变了河道,变成了如今的没路“孤桥”。

  另外,大桥的设计建造者对此处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清楚,其拱高不仅能预防百年一遇的山洪通过,还考虑到受南海涨潮时的影响,水位差不多淹没了桥孔,这在当时的建筑设计上已考虑得十分周全。由于涨潮时部分河水带有海水,桥的采材100%采用当地的优质花岗岩石料,不采用容易被河水冲刷或容易氧化的材料,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中非常罕见。

古桥5

古桥6

 

肇庆封开泰新桥

  肇庆封开泰新桥位于平岗古街的东南面200米处,座落在松风入韵的崇山下,竹影摇池的民宅前,是一座富有广东民族特色的三进廊桥。

  此桥修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清嘉庆年间重建,为3孔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宽3.4米。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架。四椽栿上置驼峰,驼峰上隐刻栌斗承托平梁,栌斗纵横向上出栱;桥墩为方形花岗岩石柱,每墩用4根石柱排成一列,共四列,每列相对于桥廊的各缝梁架。柱顶有楣梁,柱间以穿枋连接。各柱列中穿枋与楣梁之间置蜀柱承接。石柱脚以较平整的石块垫承,不施斧凿。柱上架梁,梁上铺以桥板;桥下部分保留了我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或桥梁的古制,十分珍贵。泰新桥综合了上述功能,在广东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南粤古桥奇葩。

古桥7

古桥8

 

梅州中行圩桥

  梅州古桥中以平远县最多,而平远县有记载的古桥,历史最悠久的,是中行镇的中行圩桥。中行圩桥,又名秉虹桥,坐落于平远县中行镇中行村老圩的古道上,这里是广东连接福建和江西的重要通道,

  该桥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呈西南、东北走向,二孔跨中行河。桥身长宽高分别为:27.6米、5.45米、5.6米。是常见的单墩两孔结构,材料采用沙灰岩条石。中行圩桥的迎水面是船尖样,非常像现代战舰的船艏,棱角分明,造型美观。虽已经历数百多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

古桥9

 

桃尧镇砥柱桥

  位于梅州梅县桃尧镇的砥柱桥是广东古桥中的另一朵奇葩。这座桥的具体建桥年份不详,有记载是明代古桥,但经考证后认为,从桥的石材规格、桥栏的夯筑材料等来看,应该建于清朝后期,至少已有150年的历史。

  砥柱桥是一座4拱石桥,全长约200米。其奇特之处在于为了利用河床中的原有的磐石作天然桥基,整座桥面连拐数道弯,桥身成“S”形的走向。为了解决桥下船通航的问题,中间的桥拱采用了升高的办法,同时考虑到东西两岸地势的落差,而在东岸设计台阶做为桥引。这样有别于两点一直线的传统架桥方式,是客家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建筑石拱桥的精彩之作。

古桥10

古桥11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