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民国时的留声机,古色古香的摆放,放上唱片,搭上唱针悠扬转动,呈现的是典雅悠远沉稳内敛的气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自然天成,不加雕饰的组合,呈现的是江南小村庄独有的清音与羁旅人的悲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种古朴的农家生活的气息在溪河山涧、树林幽深的环境中呈现的是静谧和空旷。
在乐昌市两江镇普乐村委会附近的古桥就有着古远的气息,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座古桥源于清代。桥身没有一根柱子支撑,就是一个单拱形的石桥。没有河北赵州桥的壮观,没有北京卢沟桥的厚重,也没有贵州七小孔的明澈。它就是单独的一座桥立在那里,经历了战乱的年代,几百年不变,横跨在九峰河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的两江隶属于九峰,如今各自为镇。两江是一个1万多人口的小镇,在古桥的保护上,两江也体现了百千万振兴工程中的进步。
丙戌年,整个乐昌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简称7•15洪灾,洪水淹没整个乐昌城地面的商铺,蔓延到而二三层楼。两江镇也没有幸运,还有一位姓林的村官被洪水冲走,洪水也冲毁了在月湾桥不远处的一座更大的古桥,当时对于古桥的考究不那么重视,也得不到保护,被大水冲走,从此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有知情人偶尔提起,感觉它还存在。
月湾古桥有它的历史久远性以及展现古韵风华的特点。走在桥上,它似乎不是桥,就是有陡坡的路面,石头砌成,石上有泥巴有杂草,似乎泥巴就是砌墙的现代水泥。我想,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有它独特的文法,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这古桥是怎么建成的?大石头是怎么搬上去的?对不学建筑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迷,一个承载历史时空的迷。走在月湾桥上与古人对话,与远古交流,似乎是穿着一件长衫大褂,行走在清朝的年代,当时的民房也不是水泥房,也不是钢筋水泥的结构。它是泥砖房、毛坯房,只要不是上无片瓦,就是很好的生活了。
月湾古桥下的九峰河上,有一弯月石壁,这是新书写的“月湾”行草二字,这是对古桥的保护。河岸立着“月湾古桥碑记”的牌子:
月湾古桥,位于乐昌市两江镇普乐村湾子组与大江组之间,距离镇政府约400米,东西走向,横跨于九峰水上。据清同治《乐昌县志·桥》载:月弯(同“湾”)桥,在普乐村,建于清嘉庆年(约公元1796年)。属半月型单孔石拱桥,长20.5米,宽6米,桥面至水面高10米,桥面坦荡,两端有10级阶梯供上下,古桥造工精致,桥体全部用人工凿成的石砖,采用拱图式纵联砌置法干砌两成,无灰浆,石砖一米多长,一尺多厚,四方端正,棱角分明。是乐(昌)宜(章)古道上的一座石拱桥,对研究乐昌市清代石拱桥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2011年5月17日,经乐昌市人民政府批准被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属乐昌市不可移动文物。
这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对我们祖先文化的继承,这是对民族历史的厚植。历史在变化,然而不变的是华夏民族的历史,龙的传人体现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以及所有关于华夏文明的龙的传人的精神是不变的。祖先是不变的,文化是不变的,保护古桥立法也是保护我们的民族,保护我们的自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普乐村月湾古桥”公告公示信息牌,把责任单位,直接责任人,安全管理人,监督单位列得清晰而明确。
“百年古桥源远流长,后人爱护薪火传承”,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和《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中,对文物的保护有了法律的依据。在古桥边的风雨亭,用对联形式宣传法,在横梁与立柱上刻上了“与法同行”“弘扬法治文化,传播法治文明”“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站在历史的长河,忧思着文明的古国,古人留下的东西也许是最珍贵的。没有污染的环境,没有破坏的食物,我们的生命在快速增长而又慢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在思索古桥的变迁,我们在思索生命的变化,古代的色彩把我们拉进了时光的轴点。我们热爱文明,热爱新村。每一个村的河边建的碧道,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可以像城市人那样漫步,山窝上,山脚下,那个“便民亭”是很有人情味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点见初心”。
两江镇的歧乐村、上斜村、凰落村、茶坪村等都是很有故事的,我们从普乐直接到了两江镇仙溪头新村村民小组,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给我带路的是新村人老林,他带我们去了他家的两层楼的房子,讲述着新村的变化,原先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变成了水泥房。河边碧道给村民以闲暇的乐趣,小河有多座小型石拱桥,在绿树环绕的河边给行人多了一些看流水哗哗的情趣。河岸占地三亩的的渔业生产注入了乡村振兴的元素,黄角鱼已经有了发展的规模,四个池塘的鱼儿成群聚在一起,欢快地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这是群聚而生的生物。在上长塘村生态园种植基地,有20亩淮生也正在收割了,淮生有碗口大小,显示出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在政府的资助下,房子一座座建起来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门口有平地,阳光照射着屋子,冬天暖洋洋的,夏天在树荫的遮蔽下充满了清爽。
新村已经是丰收的样子,新村有了文化的根基,林氏祠堂已修缮,自己的祖先不能忘,文化的根基在发扬。
作者简介:
黄清,广东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会员、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戏剧家协会和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