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东古村镇墟市空间分布与驱动力分析(上)
2019-01-09 下午 06:25   作者:南宁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陈刚强   
分享

  1 引言

  古村镇墟市作为货物集散的中心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构成了现代城镇空间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墟市也有商埠、集市等称谓。如商埠现多指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将某城市开辟为外贸商埠称为开埠[1]。“五口通商”中的口岸城市被称为商埠,便是此意。但“埠”原指停船的码头,逐渐发展成墟市后称为“商埠”[1-2]。即“商埠”之称谓强调的是其依水而建的特征,规模较小的商埠实为墟市。在结构层次上,古村镇墟市依职能高低可分为原始墟市、基本墟市、专业墟市和市镇等类型,其中以市镇规模最大,并设多个小市、行或栏等[3]。这些不同等级的古村镇墟市,或趋向没落、地位被逐渐取代,或随规模扩大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镇或市等,其分布结构演变是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缩影。

  有关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结构与职能等级结构等的研究已甚为成熟,研究方法也从定量描述向模型构建等逐渐转变[4-6]。但在不同时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变将具有其阶段性发展特征与独特的内在规律[7-8],对其历史特征及驱动机制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化演变规律的理解。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东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在全国范围上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分析上,深入系统地揭示了其空间结构由单中心“两翼齐飞”再向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转变过程,剖析了“自下而上”乡村城镇化到“自上而下”区域一体化驱动机制的转变[9-13]。相关历史地理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城市个案的研究上,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研究尚有待深化[14-15]。在村镇墟市更微观空间尺度的分析上,已有研究主要对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特点及其与农业商业化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2-3][16],但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地图及相关史料的梳理,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层级结构与职能等级以及贸易半径等方面,对广东古村镇墟市的空间分布结构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晰广东城镇体系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基础,并探讨水陆交通、人口集中、社会经济联系及政治制度等驱动因素的作用。对广东古村镇墟市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的空间分析,将是现代广东城镇体系形成和演变过程历史缩影的再现;深入分析历史时期各驱动因素的作用,将有助于深化城镇体系空间发展趋势的理解。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域

  本文所用地图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民国时期的广东历史地图数据(表1),地名变更、面积、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17]、《统计汇编》[18]、《广东全省地方纪要》[19]、以及现今广东省行政区划矢量数据等,以较全面、严谨地分析此时期广东古村镇墟市的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作用。

  由《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可知,广东省包括6个道(1928年后国民政府实际已改“道”为“行政督察区”,但本文表述仍以历史地图为准),今广西防城港至北海市沿海一带为广东的钦廉道、今海南省为广东的琼崖道、另有高雷道、粤海道、潮循道和岭南道(民国时期广东省的怀集县归广西管辖)。为使研究与现今发展态势具有可比较性,增强历史研究的参照性,本文依据现今广东省行政区划(未包括怀集县),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即本文统计与分析中,未包括民国时期划入广东省的上述广西地区和海南省,而此时怀集县不归广东省管辖,故也未包括在内。

1

表1 民国时期广东历史地图基本信息

  2.2 史料印证与数据处理

  本文将主要基于《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的历史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一是该图信息详尽,包括山脉、水系、交通道路、以及商埠、村集、要镇等不同等级村镇墟市甚为详细的信息;二是1931年为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社会经济各方面建设已步入相对稳定期,此时广东集镇及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特征将具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历史数据资料之间既可相互补充,也可相互印证。通过历史地图数据和文字记载史料等的整理和梳理,基于历史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验证来进行分析,提升了研究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可信度。如《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的地名信息与统计资料中的行政区划相一致,其道路分类中的小路和大路,应分别是《广东全省公路路线图》中的土路未通车路线和土路通车路线;1937年之前粤汉铁路和广九铁路并未连通等细节信息在各地图都有体现,也印证了历史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地图配准后,历史地图与现今标准地图仍存在一定差异,故面积数据采用历史统计资料的数据;通过历史资料的对比,《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统计的应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商埠和村集等,较小的农村墟市也难在图中详细记载,但忽略其记载的详细程度,该资料也足以呈现广东古村镇墟市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

  最后,运用ArcGIS软件将历史地图与现今标准地图进行配准,解译并矢量化各历史地图数据,获得历史地图矢量化后的点数据(包括商埠、村集、要镇与县治等)、线数据(包括道路、河流与山脉等)和面数据(包括县市行政区划等),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以用于相关空间分析。

 

  3 古村镇墟市的空间分布与层级结构

  3.1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解译和矢量化《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的相关数据,1931年广东省(依据现今行政区划,未包括怀集县)共有商埠1480个、村集182个、要镇133个,县治77个(图1)。

  由之可知,商埠与村集数量占了地区贸易市场数量的绝大多数,空间分布总体上较为均匀,又在局部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汕头为核心的潮汕地区、及以曲江(今属韶关市)为核心的粤北地区等,商埠与村集的空间分布相对更为密集。这表明农业经济条件下广东区域贸易中心的发育以农村市场为主体,并受到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即人口、经济趋向集中的地区更易形成农村贸易市场。另一方面,要镇的数量较少,空间分布在相对发达地区具明显集中趋势,而在不发达地区则甚为稀疏。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广州-台山和广州-深圳为两翼的要镇分布密集区,表明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单中心“双翼齐飞”的城镇空间格局已初显。如根据《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此时江门是新会县治下的要镇、斗门是香山县治下的要镇、香洲和拱北等只是香山县治下的村集等,以及其他诸多是商埠设置的,现都已成为市区的核心组成,表明这一时期的古村镇墟市是现今广东城镇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

  同时,古村镇墟市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水陆交通呈树线状分布的特征。以东江、西江、北江和它们相汇而成的珠江、以及韩江等主要河流为主干,以各支流为分枝,古村镇墟市沿水驿呈树线状分布;陆路主要交通干道,如大路和铁路,则基本沿着干流河谷穿行,增强了古村镇墟市树线状空间分布的形态和结构。具体地,古村镇墟市在水陆交通干道上的分布更为密集,沿水陆交通支线分布的特征也甚为明显但相对稀疏。其中,古村镇墟市的分布密集度,以河网密布、水运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最高,其次是西江沿线,再次是北江一带,东江和韩江沿线的密集相对而降。古村镇墟市沿水陆交通呈树线状分布的特征也刻画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基本格局,即由内而外的圈层结构又具树线状的分布形态。

2

图1 1931年广东省古村镇墟市的空间分布

  3.2贸易半径

  古村镇墟市的贸易范围测算可量化反映其空间分布结构及贸易发达程度等。各县古村镇墟市的平均贸易范围=该县面积/该县商埠、村集、要镇总数。将古村镇墟市视为其贸易范围的圆心,可求得:

2

  平均贸易半径越小,说明古村镇墟市的分布密度越大。再者,要镇的规模较商埠和村集要大,往往由多个“墟”或“市”构成[20],但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在分析时仅能以镇的实际数量计算。

  根据全省各县面积之和及各县古村镇墟市总数,可求得全省古村镇墟市的平均贸易半径为5.441km。各县古村镇墟市的平均贸易半径低于或等于省平均值的县为39个,高于省平均值的县为38个。其中,面积甚小又得临海区位优势的赤溪县的平均贸易半径最小,为2.816km;人口相对较少、商业不发达的恩平县的平均贸易半径最大,为9.619km。珠江三角洲各县的平均贸易半径基本都在5km以内,并以四会、南海、三水和增城最高,分别为3.441km、3.662 km、3.879 km和3.977 km。番禺县因“县属地近省会,经营企业者,皆集中广州,故内地均不甚发达”[21],澄海县“邑属地狭人稠,地无余力。工商之业,又未发达”[22],两者古村镇墟市平均贸易半径并不突出,分别为4.099km和5.215km,但仍都低于全省平均值。再从平均贸易半径大小与商业服务便民度来看,这也与史料印证的结论相一致,即《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统计的应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商埠和村集。

  总体上,广东县域古村镇墟市平均贸易半径的空间差异也具圈层结构:(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省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的多数县域,服务半径基本都大于5km;(2)沿海少数海运中转地位和作用更高的县域,古村镇墟市贸易更为发达,但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差异;(3)以潮汕为中心粤东片区、以吴川(今属湛江市)为中心的粤西片区和以曲江为中心的粤北片区,已开始形成次级区域贸易中心,古村镇墟市贸易半径以中心地为核心多在6km以内。

4

图2 1931年广东县域古村镇墟市贸易半径的空间差异

  3.3层级结构与职能等级

  《最新广东省明细大全图》详细标注了商埠、村集、要镇、县治等不同墟市的地名和位置。商埠与村集是农村的贸易市场和商品集散中心,要镇是城乡社会经济联系的枢纽,县治是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同等级墟市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也将反映村镇等级市场层级结构的发育程度和相互联系特征。

  由图1可知,珠江三角洲古村镇墟市分布的层级结构发育更为成熟,农村集市、要镇发展与中心县治之间已形成层级结构较为紧密的村镇贸易市场空间体系。即以县治为中心,其邻近区域形成了较为密集的要镇分布,要镇周边也有较多的商埠和村集分布。以汕头为中心的潮汕地区和以西江为轴线的带状区域等,古村镇墟市分布层级结构的发育程度次之。而龙门-和平的中北部地区、新兴-茂名的中西部地区,古村镇墟市分布层级结构的发育明显缺乏要镇的枢纽联系作用。这些县域商埠和村集等农村墟市的空间分布明显稀疏,也与此发展特征相吻合。

  广东古村镇墟市职能等级的空间结构与其分布的圈层结构特征相呼应。珠江三角洲古村镇墟市的职能以产销兼具、产业专业化为主要特征,而其外围地区的古村镇墟市主要起着货物集散的职能。此时期,珠江三角洲已出现“桑基鱼塘”的农业商业化和专业化生产,以“缫丝织绸”为代表的轻、手工业市场相对发达等,表明其古村镇墟市的职能等级层次较高。如顺德的“桑田鱼塘之多,冠于全粤。……工业最著者为缫丝织绸”,新会“县城有商店约千间,以营葵扇业者为最大,果皮次之”,南海“县民习业,多事工商,次则农事。……且以手工业发达,所产物品,又往往求过于供”等[23],都表明了珠江三角洲古村镇墟市的产销商业化和专业化程度都较高。再得海港之利,加之华侨众多,以广州为海内外货物的集散中心,使古村镇墟市商业也具较高的外向性。在外围的其他地区,除外向度较高的潮汕地区外,民众多以务农为主,工业甚少,商业以贩运为主,古村镇墟市多以货物集散为主要职能。如吴川“县民多事耕耘,……终岁所收,不能自给。……滨海之区,有鱼盐之利,生活稍裕。至其他工商林矿诸业,均无足称焉”,曲江“县属人民,务农者居多数。……商业以食盐为大宗。向来多为湖南人经营。……其余洋货布批药材杂货海味谷米故衣等业,则多为广州人所操”,梅县“农产仅有谷、麦……本地所产米谷仅敷全邑三月之需,故洋米之输入,络绎不绝。工业,除土布外,殊鲜特殊出品”等,表明外围区域即使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古村镇墟市的工商业和专业化基础甚薄,货物贩运当是其主要职能。

 

  注释:

  [1]方书生. 近代岭南商埠格局的变迁(1843—1939)[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 19(2):33-42.

  [2]李龙潜. 明清时期广东墟市的类型及其特点[J]. 学术研究, 1982(6):85-91.

  [3]叶显恩, 谭棣华. 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与墟市的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 1984(2):73-90.

  [4]鲍超, 陈小杰.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1300-1311.

  [5]黄敬斌. 近代嘉兴的城镇体系与市场层级——以1930年代为中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6(4):32-41.

  [6]吴欣昕,刘小平,梁迅,等.FLUS-UGB多情景模拟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增长边界划定[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4): 532-542.

  [7]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M]. 商务印书馆, 1992.

  [8]孙久文, 焦张义.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J]. 城市问题, 2012(7):2-6.

  [9]许学强. 珠江三角洲研究 : 城市?区域?发展[M]. 科学出版社, 2013.

  [10]王少剑, 王洋, 赵亚博. 199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15, 70(6):965-979.

  [11]符天蓝, 杨春. 市场转向与产业升级路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出口导向型家具产业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2]丁俊, 王开泳.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格局、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5):610-621.

  [13]杜志威, 李郇. 珠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发展的增长与收缩新现象[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4]魏立华, 闫小培, 刘玉亭. 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J]. 地理学报, 2008, 63(6):613-624.

  [15]吴宏岐.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互动研究[M].长江出版社, 2014.

  [16]卜奇文. 论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市场中心地分布的差异性[J]. 广东史志, 2001(2):24-28.

  [17]内政部编. 《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第11版).商务印书馆印行:民国三十六年.

  [18]编者与出版机构不详,封面“统计汇编”四字由陈济堂题写,盖有西安交通大学馆藏印章,卷首有凡例,凡例末尾署名为广东省调查统计局,民国二十四年一月. 《统计汇编》中注解,面积和人口数来自于广东省政府秘书处出版的《广东统计丛刊》,该刊出版日期在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故该资料统计的应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人口数。

  [19]林翼中编.《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一、二、三册). 广东省民政厅第一科庶务股出版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1934.12)。该资料为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至二十三年十月,广东省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巡视广东,实地考察,汇编而成。如未加其他引用或说明,下文直接引用的文字,均出于此资料。

  [20]叶显恩, 谭棣华. 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与墟市的发展[J]. 广东社会科学, 1984(2):73-90.

  [21]林翼中编.《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一册). 广东省民政厅第一科庶务股出版, 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1934.12)。

  [22]林翼中编.《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二册). 广东省民政厅第一科庶务股出版, 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1934.12)。

  [23]林翼中编.《广东全省地方纪要》(第一册). 广东省民政厅第一科庶务股出版, 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1934.12)。按: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至二十三年十月,广东省民政厅厅长林翼中巡视广东,实地考察,汇编而成。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