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专业志愿者在行动(17) 2020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四组赴河源指导古驿道工作
2020-11-05 下午 07:50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何月   
分享

  10月26-27日,2020年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利用工作技术指导组第四组组长、广东省“三师”志愿者协会会长杜黎宏,带领技术指导组各位专家及省“三师”专业志愿者赴河源市,对粤赣古道东源段、连平段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

 

  粤赣古道(东源段):做好重要节点风貌把控,优化利用现有节点外空间

  粤赣古道是一条“起于民间、兴于商贸”的民间商贸通道,是历史上粤赣两省盐粮流通的重要通道和交通节点,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粤赣古道(东源段)2018年入选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2019年被纳入南粤古驿道巩固提升项目。

  10月26日,技术指导组一行来到东源县双江镇,对樟下—寨子古道、寨子驿站学堂,桥头村崇德小学驿站学堂、桥头圩桥,下林村白鹭长廊等节点开展了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

  粤赣古道(东源段)起点为双江镇寨子村,终点为新港镇斗凹万绿湖边,总长为13.62公里,古道本体为3.47公里。双江镇古驿道沿线有赵佗故城、菊石化石、马腰寨瀑布、桥头圩桥以及市级保护文物客家古屋等人文古迹、自然景观。民国初年,崇德高级小学在双江镇桥头村设立,使得桥头圩繁华一时,当地村民有流传谚语“先有桥头圩,后有河源城。”

2

图为双江镇委书记陈飞燕在寨子驿站向技术指导组一行介绍双江镇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情况。

  截至目前,双江镇寨子村学堂和下林村二级驿站建筑主体现已封顶,工程完成量占比约65%;白鹭长廊主体建筑完成80%;双江村礤头至半坑古驿道本体修复项目已完成路基平整,本体修复石料等建筑材料已选配,正在修复中;桥联驿道学堂厕所改造工程完成80%,学堂瓦面也正在维修中,门前广场已进行平整;状元文化馆和客家农耕文化馆也相继开工建设。

3

图为樟下—寨子古道。

4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樟下—寨子古道调研。

5

图为樟下—寨子古道沿途菊石化石科普信息牌。

6

图为樟下—寨子古道沿途植物科普信息牌。

  技术指导组一行在调研中建议:一是要加快推进古驿道沿线生态修复。半月湖景区因修葺绿道开挖大量山体,出现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问题,要督促施工责任单位尽快完成项目施工,并对周边山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复原;桥头村河道污染较重,近期应做好基本的清淤及垃圾处理工作,再逐步完成水环境治理,恢复桥头圩景观节点自然风貌。

7

图为在樟下—寨子古道眺望的半月湖。

8

图为桥头村的桥头圩桥。

9

图为桥头圩桥下的河道。

  二是要做好重要驿站节点品质把控,驿站节点设施要与周边建筑风格、色彩相协调统一,设计元素上突出主题,不可过多、过杂。寨子驿站学堂、崇德小学驿站学堂应尽快确定使用功能,结合现有文化主题做好室内布局与布展装饰;白鹭长廊灯光选用应尽量柔和温暖,降低对鸟类栖息环境影响,室内可设置自然科普类信息展示牌、多媒体互动屏、投币式瞭望镜,增加节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10

图为寨子驿站学堂。

11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寨子驿站学堂广场进行技术指导。

12

图为崇德小学驿站学堂节点外景。

14

图为下林村白鹭长廊景观节点。

  三是要加强对现有节点外部空间优化与利用。完善节点建筑入口广场园林绿化与铺装设计,通过有序的植物种植、构筑物的设置强化视线引导和主题烘托,有效降低周边停车场的干扰。

15

16

图为樟下—寨子古道入口标识。

  四是要修复和完善标识系统。寨子村文化墙上粘贴古道标志和二维码尺度过大,阻碍文化墙本体展示,且所选KT板材质与石造墙体不相协调,宜用石刻、木雕等原生态方式;大部分公厕指引标志过大、色彩突兀,要参考《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设计指引》,采用统一色号、字体设置;桥头村各节点需尽快安装标识类和解说类信息牌,用生动文字和图画介绍景点故事。

17

18

图为寨子村文化墙。

19

图为桥头圩古桥信息牌。

20

图为技术指导组在桥头村古道调研。

  技术指导组一行还召开了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中,技术指导组了解到,粤赣古道(东源段)2018年约束性任务已全部完成,包括古驿道本体修复、连接线建设、历史遗存修复、标识设施建设,沿线驿站、驿亭、公厕、农产品售卖点、休息和报警点等配套服务设施,驿站停车场和驿站周边景观提升等,竣工验收也已通过。

  2019年约束性任务已基本完成本体修复、历史遗存修复、植被复原、绿道建设,以及驿亭、公共厕所、停车场、广场、沿线休息点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工作进度约为80%。

 21

图为东源县座谈会现场。

  技术指导组建议:各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倒排工期,保质保量尽快完成年度约束性建设任务。

 

  粤赣古道(连平段):完善标识系统,注重挖掘古道内涵

  10月27日,技术指导组一行来到连平县,召开了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技术指导组了解到,粤赣古道(连平段)2018年约束性任务包括古道本体修复、连接线建设、古道沿线历史建筑遗存、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2019年约束性任务古道路面修复、连接线建设、相关景观节点及服务设施提升建设、历史遗存修复建设和信息牌建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

 22

图为连平县座谈会现场。

  粤赣古道(连平田源段)是2019年重点线路新增拓展段,结合现有资源点、历史遗存等,设计打造了古榕、金鸡石、永吉商铺、仙公庙、何太夫人墓、鹅胸桥、肖屋村等景观节点。

  座谈会后,技术指导组对连平田源段古道沿线仙公庙、何太夫人驿站、水西码头、千年古榕等节点进行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技术指导组在调研中建议:

  一是要处理好古驿道连接线相关建设问题。仙公庙部分古道边沟由水泥铺设,简单生硬,宜采用低成本、生态化方式修复古驿道两侧边沟;在建的水西村村道与仙公庙古道连接线存在很长一段并行,施工时需处理好两者边界交接问题,做到视觉上美观、结构上稳固。

 23

图为在建村道与仙公庙古道连接线并行路段。

  二是要做好重要节点品质把控。仙公庙节点的小品建筑与仙公庙建筑遗存风格迥异、不相协调,宜在现有基础上种植爬藤植物,弱化小品建筑突兀感;何太夫人驿站应与周边建筑色彩上相协调,并处理好建筑内外地坪零高差问题,避免暴雨时水倒灌室内。

 24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仙公庙古道调研。

 25

图为仙公庙。

 26

图为仙公庙临水面的休憩和观景空间。

 27

图为仙公庙信息牌。

 28

图为何太夫人驿站。

  三是要完善标识系统,加强线路引导。尽快对内容混淆、有歧义的标识进行整改,标识系统二维码所展现的内容须与其所在位置相统一,使之符合人体使用习惯;适当增加何太夫人节点解说类信息牌,用生动的文字和图画介绍景点故事。

 29

图为内容混淆、有歧义的标识牌。

  四是要加快已移交至村镇管理驿站设施的活化利用。何太夫人驿站、千年古榕节点均位于水西村内,宜结合古驿道宣传及周边村民需求设置相关功能,让古驿道设施就近服务于民、为民所用。

 30

图为水西码头景观。

 31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水西码头调研。

  五是要通盘考虑古驿道游览线路与主题挖掘。利用码头串联水路,驿站串联陆路,打造水陆一体驿道之旅,并邀请当地乡贤以古驿道为主题创作歌曲、拍摄宣传片,做好当地古驿道旅游推广工作。

 32

 34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千年古榕节点调研。

 35

图为千年古榕节点的景观平台之一。

 36

图为技术指导组一行在千年古榕节点进行技术指导。

  此外,技术指导组在东源县、连平县举行的工作座谈会中就古驿道维护管养问题等建议:一是要尽快落实工作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加强对古驿道历史文化及镇村风光景点的宣传;二是要按照《南粤古驿道维护管养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加强古驿道本体及已建巩固提升项目的维护与管养,并对维护管养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保证古驿道的良好运营和高品质体验;三是要充分发挥古驿道提高沿线地区村镇人居环境质量、周边村镇收益、改善民生作用,确保古驿道的高效能利用。

 

  (摄影:何洛曦、钟紫嫣)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