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三师”志愿者团队设计项目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2023-07-22 上午 11: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   
分享

1

  2023年度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活动于6月28-30日在中山举办终评会议。日前,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官网对获评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712个项目予以公示。据公示文件显示,由我协会“三师”志愿者、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朱雪梅,率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大村基地和特色精品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荣获传统建筑类一等奖。

2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大村基地规划、建筑和场景再造设计

 

项目背景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提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重要讲话精神。抗战时期,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华北及沿海众多院校千里迢迢纷纷内迁,华南地区大多学校也历尽艰辛迁至粤北山区坚守办学。为了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国家记忆,弘扬烽火办学的教育精神,广东省政府决定在粤北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提升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为粤北生态发展区文旅融合增添动力。

 

大村概况

  大村位于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北部,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辖域内有七个村小组、梅村街及其周边自然山林、溪流、农田等区域。规划范围面积约533.54公顷,现状人口2300人。上京古道穿越其中,也是当年粤汉铁路仙人庙站所在地。

3

图为建设前破败的大村。

  抗战时期,私立岭南大学、私立东吴大学文理学院、私立岭大附中等相继迁校到此。师生们从沦陷区千里跋涉,经古道、铁路,千里跋涉来到仙人庙站、来到大村。一位位学识渊博的教授、一群群风华正茂的学子,在敌人的炮火下坚守办学,烽烟中薪火相传。随着抗战胜利,学校陆续撤离,旧址逐渐荒废。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村整体发展严重滞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无疑为促进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4

人才辈出的岭南大学。

 

规划亮点

  “无”中生有,精神场所的营造

  寓教于乐,将沉重的历史通过“无”中生有的设计手法,在荒芜的场地上,结合文献信息、考古挖掘和场地尺寸,恢复典型校舍,建设精神高地,营造烽火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场地,感受当时学生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场景,让大众感知历史,宣传爱国主义。如怀士堂的复建,有意识地将岭南大学和东吴大学的校徽、校训与建筑室内外设计相融合,通过岭大岁月、东吴时光展示两校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同时,修复古村即将倒塌的祠堂,用“福”字照壁集中展示校、村精神高地。

5

图为岭大岁月外景。

6

图为岭大岁月内景。

7

图为东吴时光外景。

8

图为东吴时光内景。

9

图为东吴大学大门。

  变废为宝,节制审慎的修复

  采用低碳、低冲击设计手法,整合利用杂乱荒芜场地、残破闲置民居等,通过节制审慎的在地设计和协同建设,提高房屋设施利用效率。一是拒绝大拆大建,修复大量传统民居;二是灭失建筑原址复建,保证良好自然采光通风;三是拒绝大挖大堆土方,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四是收集田野宅旁废弃的铁轨枕木,改造为休息坐凳,唤醒粤汉铁路时期的历史记忆;五是变废为宝,将三清三拆的建筑垃圾,巧妙利用转化为室外小舞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良好示范。

10

收集废弃铁轨枕木,用作休息坐凳。

1

残破旧房改造为玉清书舍外景。

2

残破旧房改造为玉清书舍内景。

3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建成室外小舞台。

  织点穿线,多元连系的带动

  通过对校舍旧址及村落历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空间设计,连系古驿道、碧道、校道等线性空间建设,设计布局织点穿线,让每个节点都有故事,将“山水的乐、田园的趣、节点的意”融入到研学中,突出基地“好玩、有趣、有意义”的特色,适当恢复有代表性的要素,巧妙设计亲水环境,展示抗战教育文化、农耕文化、宗族文化、商贸文化等,在设计中体现历史真实性、故事趣味性和当代时尚性。满足村民、游客和研学团队不同需求,发挥领头羊和排头兵作用,引领连片发展。

4

图为田园景致。

5

图为小桥汀步。

  实施成效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接待游客150多团次,人数达12000人左右,带动了当地餐饮业、旅游业和农业的互补发展,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赞赏、村民市民真心喜爱、研学团队广泛认同,同时吸引了众多岭大校友前来寻根,重觅先师足迹,重温烽火逆行的艰苦岁月,感怀岭南学子红灰精神。随着周边村落环境的连片提升,大村研学基地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可期。

7

岭大校友寻根大村。

8

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