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开始注重线性文化遗产研究,不再偏重对遗产本体的研究,研究的焦点开始从描述建筑遗产的样式、取材以及营造法式等比较技术性的研究,转向关注对于建筑在当时的文化中起的作用,会关注它背后的社会现象、历史赋予它的意义和建筑遗产的精神,从而对遗产整体价值的认定。文化线路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提倡一种整体性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路。另一方面,随着岁月的变迁,文化线路部分的建筑物等有形遗产已经损毁或消失,传统建筑的材料及营造法式也难以找寻或逐渐失落,如何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以“绣花功夫”修复或保护建筑遗产并活化利用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由此,本文以文化线路视角研究乐昌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探究研学基地的文化线路由不同空间区域的联系而体现出的有形与无形的价值,提出传统与现代营造技术结合的建筑修缮概念,为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和利用工作及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参考。
二、乐昌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现状
乐昌市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粤北边陲,毗邻湖南,坪石镇位于乐昌市西北部,是乐昌市北面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一个旅游城镇。历史上曾被誉为广东八大重镇之一,素有“广东北大门、岭南第一镇”之称。乐昌是西京古驿道东线上的一个支点,同属于粤北秦汉古驿道线路。粤北秦汉古驿道线路是沟通中原和岭南最早的古驿道之一,主要位于粤北韶关乳源县、乐昌市和清远连州市境内,该线路是秦汉时期开辟的岭南与中原沟通的重要通道,也是广东省最早的古驿道之一。[1]
2019年,“三师”专业志愿者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时,在乐昌坪石一带发现了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中高等院校办学的历史遗址。同年9月,“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韶关乐昌坪石正式挂牌[2]。
图为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分布图。
2020年6月,南粤古驿道建设小组将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究基地的线路纳入南粤古驿道沿线,并在南粤古驿道开展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活化与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主要围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基地动态、研学进展等方面[3]。乐昌坪石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主要由中山大学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师范学院、农学院以及岭南大学、培正、培道和华侨中学的旧址以及附近村落组成。
三、基于文化线路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空间资源的保护修缮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下简称研学基地)文化线路的保护首先应遵循“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研学基地的“真实性”是通过其构成元素来体现的。这些构成元素是在研学基地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真实性”因素都可以在文化线路中体现出来,研学基地文化线路本体及沿线的古村落、文化遗存都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它们都是具有真实性。而保护构成要素的真实性是研学基地文化线路保护研究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本体建筑及其相关附属设施已经残缺不全了,现场实地调查规整后还保留有包括门楼、校舍、礼堂、食堂、卫所等,以及沿线的古建筑、古村落及其岭南风物风情、史实传说等,共同形成基地丰富而较完整的文化遗产资源。研学基地文化线路的保护中,研学基地本体的保护修缮是其中重要的工作,恢复中山大学各个学院的旧址建筑及道路的“点”才能串联成研学基地的“线”。
3.1研学基地本体的保护修缮原则
研学基地的本体建筑保护应基于安全性、整体性、原真性、适应性等原则。其中,安全性指以保障人身安全为前提,保障本体建筑在自然环境下不再损坏,建立基地及其沿线地区涵盖安全隐患排查、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期维护和事后紧急救援的全流程安全保障体系。整体性指将研学基地视为沿线所有物质、非物质遗产集含的遗产族群,通过整体性而获得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其保护修缮是对研学基地价值构成各要素的完整保护。原真性指其路面、荼亭、古桥等遗存的修缮工作应尽量选择与遗存相一致的材料、形制、结构以及施工工艺等,通过细致分析和考究古道本体及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碑刻、标语等实物遗存,甄别现场实物遗存所使用的原材料及建造工艺,尽量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复原,必要时采用现代营造技术支撑,以便在后续的修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貌和传承原工艺[3],还原历史场景。适应性指保护修缮工作应以人为本,适应现代人生活的使用需求,满足现行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利用中更好地延续和保护文化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活力。根据保护修缮原则中山大学各个学院的旧址修缮详见表1。
表1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中山大学各个学院的旧址建筑保护修缮
3.2研学基地本体的保护修缮实践
遵从上述修缮原则,设计团队根据研学基地不同的本体进行了针对性的保护修缮实施方案,推动了有意义的传统与现代营造技术结合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研究与实践。
1.武阳司的中大法学院旧址的修复工作中,修缮遵从原貌,将建筑体量分为四部分,根据建筑原有的构造方式还原其细节,保留原本的砖的砌法和墙的色彩。至于中间的门楼修缮,则根据现状推敲其结构与装饰,尽最大程度重现原貌。为使得建筑整体性得到保持将局部的房屋由平房改建成坡屋顶。武阳司三号楼的屋顶基本破损,但梁结构位置还得到保存,其修缮思路是以安全为第一,顺从原本梁和墙体的位置和结构进行建筑的总体刻画,建筑框架形成之后,结合门楼做法,针对墙体由于风化而变得斑驳的墙面,修缮方案并未釆取重新全面抹灰的思路,而是保留延续其独特的风格,用石灰砂浆修补裂缝、清除面层浮尘等;此外,在法学堂旧址周边,为了游客有更好的体验,进行了场地设计,增加了园林植物、休憩椅凳等,打造研学、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中重要节点。
图为“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办学纪念地修缮前后对比。
2.研学基地文化线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无形遗产是依托其物质要素而产生的,它们与物质要素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无形遗产的依托,本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消失的中大法学堂,设计借鉴虞炳烈教授设计的师范学院礼堂图纸得以恢复。法学院研学课堂设计平面呈三开间,长向立面开侧门和侧窗,山墙面一面为凸起的入口空间,入口呈坡屋顶,坡度与主建筑屋顶一致。建筑屋顶为重檐式,中间高出部分形成侧高窗,增加研学课堂的采光量。考虑拟建场地进场通道限制影响,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及营造技术,立面采用鱼鳞板的设计风格,室内应用轻质墙板,屋盖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并采取可靠的屋面材料及构造保证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研学课堂有三面侧廊和室外木平台,便于观赏室外的田园风光,木平台连接木栈道,通往武阳司炮楼,建成后将成为与场地环境充分结合的研学基地文化线路上独特的新建筑。
图为师范学院礼堂图纸。
图为法学院研学课堂。
3.国立中大理学院的天文台由于历史原因仅仅残留遗址,据史料,具有抗战时期中大遗址的历史价值以及虞炳烈建筑师作品的艺术价值,通过价值解读,原建筑立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与历史价值,故釆用原样修复的思路,将其恢复作为主要的形象展示面。设计将从“造型的象征意义”和“历史功能的转化与利用”出发,还原建筑的历史风貌,利用装配式钢结构构架,架空原遗址,重塑遗址的几何形态及尺寸特征;恢复立面与格局重现天文台的旧貌。其采用落实“艺术价值恢复”和“原有功能恢复与保护展示功能结合”的保护利用策略,营造环境氛围,延续场所记忆,还原历史场景,尊重遗址,减少干预,让建筑与自然保持对话,循序渐进地进行保护利用,为未来的史料发掘再设计提供可能性[4]。
图为中大天文台旧址。
图为中大天文台根据图纸复原。
3.定友图书馆是研学基地的重要节点。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学家、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和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在韶关乐昌坪石度过最艰难的“守家产”的日子,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图书馆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研学基地内的定友图书馆,由于历史原因原址已经消失。为了重现当年杜定友馆长的伟大抱负,充分利用坪石老街现存旧建筑与周边环境,重新打造图书馆。为了复现这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馆,设计采用了保留历史建筑风貌,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策略,利用在原址周边的建筑原已经荒废的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居民楼进行加固与改造。历史建筑的结构加固设计应以价值要素保护为前提,根据安全性检测鉴定和抗震鉴定,结合现场实际结果,确保加固方案的安全性、耐久性、可行性、先进性[5]。原废弃居民楼为砖木结构建筑,通过检测鉴定及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保留以砖块和土坯墙为主的外立面,与失修的门洞和窗户体现出流逝的时间;拆除内部木楼盖及屋顶破损的木构架,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及营造技术;全新修缮内部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图书馆,装饰保留木构元素,其他外墙采用传统建筑砌块砌筑;钢丝网砂浆批荡及钢框架的支承提高墙体及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传统建筑风貌与现代建筑钢结构结合,让华南教育历史宣传与图书馆实用功能结合,焕然一新又具历史风貌的定友图书馆成为了研学基地的文化线路上的标志性建筑。
图为坪石老街废弃居民楼原貌。
图为定友图书馆新貌。
3.3研学基地道路实施分类保护修缮
研学基地具有集历史环境、古村落、历史街区为一体的整体形态,道路是串联中山大学各个学院的旧址建筑为主的“点”到研学基地“线”的关键因素。研学基地按照保存完好、轻微残损、严重残损、被覆盖四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其中,保存完好段的古驿道,以清理路面、完善植被绿化、定期维护为主。轻微残损段的古驿道,对于石板路面,有石块缺失且杂草长在石板路面上的,应釆取补齐缺失石块、清除杂草等措施清理恢复古道形貌,针对石块发生移位或松动的情况,应以补齐石块、复位石块为主,补齐石块必须为相同材料,且可依安全及排水的实际需求对现状护坡、排水等进行整修;对于土路路面可按实际情况需要釆用原工艺原材料进行恢复。严重残损段的古驿道,以补砌缺失路面、设计排水系统、设置警告标识予以说明等方法为主。被覆盖的古驿道,水泥路面可釆取保留原路面、增设古道标识的方式;[6]中山大学天文台前的道路复原土路路面可用三合土等材料按照古道铺设的方式来修缮等。其他典型研学基地道路修缮处理如表2所示。
表2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道路修缮
四、小结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多层次的复合型文化遗产,具有线性特征,并且在研学基地发展过程中形成经济、文化的交流。研学基地文化线路的保护应遵循“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通过分布在线路上的各个本体建筑及道路的尊重历史、遵循文化脉络的修缮保护,形成内涵深邃、丰富的研学基地文化线路。研学基地的本体建筑保护应基于安全性、整体性、原真性、适应性等原则,建筑、景观的修缮保护又是一项建设工作,应结合传统及现代建筑材料及营造技术,满足建设标准的要求,更要适应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海龙.边缘之拓治——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D].厦门:厦门大学,2007.
[2]张肖容,卢云锋,刘带,陈龙,陈泽霖,邵颖思.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发展现状及活化利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26期117-120
[3]潘裕娟,渴译瑞,黎映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策略探究:以珠海香山古驛道为例[J]城乡规划2018(5):71-78.
[4]温文浩.重现与再生—韶关坪石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建筑遗址保护与利用[J].低碳世界
[5]广东省标准-历史建筑修缮与加固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6]龚蔚霞,周剑云.历史文化传承视角下的线性遗产空间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以梅州市古驿道活化利用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0(1):17-21,29.
(原文2023年4月4日发布于公众号“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作者为罗赤宇、温文浩、邱丽琴,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