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荆斩棘觅史迹 探寻马头岭红色故址
2023-06-05 下午 02:30   作者:黄玉美   
分享

  五月中旬,被夏雨润泽后的梅花高原,风清气正,景物鲜丽,山色空灵,生机旺盛,精神抖擞。怀着对爷爷杨炳焕从事光荣革命史实的无比崇敬,刚届花甲之岁的杨春生,携弟弟杨帮南领本人及“梅辽四地通”白生根老兄,再次踏上寻觅当年杨炳焕在白色恐怖烟云笼罩下,机敏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马头岭。

  年富力强的杨帮南一马当先,如关公挥动大刀,顺着模糊的路迹,奋力劈砍企图封锁路线的荆藤蔓草。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沙……沙……沙”草木散落声,沾附在亮绿叶片上珍珠般的水滴也在空中飞舞,化着独特的字符,给静谧的山道赋予有文化色彩的动感,一条鲜活的道路脱颖而出,我们踏着洋溢清香的绿色山径徐缓上移。善恤民意的白兄不断提醒帮南,能钻过去就可以了,不要砍得太利害,省些体力。为了能最大程度还原路的历史面貌,帮南小弟继续我行我素地大动干戈,更执着挥刀清障,似乎同时也在扫除埋藏在心中的历史“荆棘”,努力还原爷爷从事革命活动的“庐山真面目”。我们边步劈路者“后尘”,边欣赏眼前的风光:油亮和蔼的草叶为山体铺垫,是山最基础的风景,承担为山体储存水份的使命,没有它们的默默付出,将不会有整山的存活;有强大适应能力的苔藓,含容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借助敏捷的藤蔓辅佐,硬是将贫乏的顽石经营成一具生机勃勃的风景岛;山中君子——翠竹,从破土出世那刻起,就咬定初心,挺拔上升,不为纵横丛生的荆棘改变秉性,青翠的竹体鼓励嫩黄的竹笋早日成才,阵容强大的竹林支撑山体风景的总局;参天的乔木以霸主的身份努力铺张强大的身躯,构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

  我们拖着沉重水鞋的脚在潮润的山体不知“书写”了多长的“之”字,春生上指显露在密林中的残垣说:“快到了,这是当年哨所的墙基,万一有人来时,哨兵将发出警报。”我抬头仰望,隔着蝉羽般透明的山雾,只见一幢金黄色墙体,两面坡悬山顶建筑孤立前方,残破的屋顶散发出颓废的气雾。我向春生打听将造访房屋的身事。春生介绍说,这是父亲杨大俊为了纪念他父亲杨炳焕从事革命的地方,重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房子。我站在这幢危机四伏的残屋前,测得其坐南朝北,南枕厚重的马头岭,面朝叠嶂重峦的上罗坝山,东傍绿韵薮蔽的大仙岭,西倚青脉堆积的仙人岩。我提心吊胆步入室内,无论是锈层厚实的铁煲、架残脚废的床台、干枯的木耙、灰馀砖崩的灶台、还是中央书“远看幽山”,存留计算公式的墙柜门……均在向来人暗示主人生活的简朴。镶在南、北二块石板雕的“五角星-太阳-向日葵,周绕菱形”图案、“五角星-喜上梅梢-插花花瓶,周绕菱形”图案,仿佛在暗示这是一间以从事革命活动为主要使命的建筑物。据《梅花人民革命斗争史》载,1929年在大坪成立中共乐、乳、宜三县边区工作委员会,李光中任书记,杨高林、谷子元、李光化等人任委员,便于三县联合开展工作,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壮大革命力量。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马头岭(寮下村)是三县区委驻地。1927年,谷子元挑着木工工具来联系,发展杨炳焕(杨炳炎)等当地革命积极分子为党员,到附近筹款,并在梅花成立“鲁班公会”,谷子元(时名谷联)、李林任会长。谷子元、李林、贺伴朵在杨炳焕家住了4-5年,杨炳焕曾提着马灯送李林去坐火车。为了便于工作,聪明的炳焕精心设计了有上、下二层结构的箩框:上层放刨子、锤子、凿子等木工用具作掩护,下层藏枪、子弹等军需物品。谷子元派杨炳焕经常为委员会筹备活动经费,采购枪支弹药等军需品。1932年冬,由国民党连防队连长廖鉴操带了一连的人马来抓杨炳焕,第一次没抓住。杨炳焕等“鲁班公会”成员在一次为58团带路时,正想转移时,廖鉴操带了一连人再次突然袭来,抓杨炳焕等,遗下出生仅3天的儿子杨大俊。当抓获杨炳焕的国民党兵走到坳坵学校休息时,共产党营救队晚来了一小时,错失了最佳营救时间。据《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七日第经专署杨炳炎等被控共匪嫌疑案卷乙宗林任》(呈承字第五七六号)记载:“……解由保安第十七大队部转解讯羁,一路由宜章县义勇队叶连长率领前赴乳源县属马头岭杨梅坑等妥围楼,亦当场捕获匪犯杨九连、杨高山、杨树思、杨炳炎、杨文侯、杨应轩、杨维俭、李国山等八名,解由乐、宜、乳三县联防队办事处转解讯办,请察核荨情,到县正核办问。同日复准保安第十七大队长周一寰,并核乐、宜、乳三县联防办事处主任方松轩将两路捕获匪犯连同供词分别解送县,当经隔别提讯,各该匪等均狡不认供。连电前因,除查讯明确,拟议呈核,暨分呈广东绥靖主任公署广东省政府外,理合将查缉匪犯邱梅林等经过情形,长文呈请察核。”又据《民国二十六年五月 携杨应轩供原籍在卷》记载:“问:你子杨炳炎匪共党曾作何事,从实说,答:民实不知。问:你子与李林买过枪,你经过手否,答:民实没有看见,亦无经手  左手中指摹。……答:李谭氏是本年阴历初五日在湖南良田乡自新无证书;问:你们认得杨炳炎否?均答:人则认得,名字就不晓得;杨应轩是何人?答:是杨炳炎之父。问:杨应轩、杨炳奕与李林有何关系?答:杨炳炎卖枪与李林及送书信。应轩则在家煮饭招待李林。除此以外,他两人并无别事。”在审讯中,尽管被打得遍体鳞伤,杨炳炎从没供出有关“鲁班公会”活动的事宜。最后,坚强的杨炳炎毅然咬破左手指,按下手印,断绝敌人审讯念头。

2

3

  我们悻悻寻原道下山,面对洁雾灌顶的上罗坝山,我发自内心钦佩杨炳炎等革命先辈将正义事业凌驾于生命之上,誓死捍卫使命的崇高节操;对杨氏父子将革命先辈奋斗“基因”薪火相传的情怀表示由衷敬意。他们对父辈的孝心已有机锲入山中的一草一木,自然融汇终年清白的山雾间,成为当地文化不可缺失的元素。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