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海洋之路:清代香山岐澳古道考Ⅰ
2018-01-13 下午 02:48   作者:王一娜、周鑫;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推荐   
分享

  明清时期,香山地区(包括今中山、珠海和澳门)是珠三角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明中叶澳门开埠后,与广州形成广东贸易的“二元中心”结构,时称“广中事例”[1] ,香山县管辖下的澳门是广州的外港,是全球海上贸易航线上的重要商港。随着世界海洋贸易体系与早期全球化的推展,香山、澳门成为广东甚至中国通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节点,连接粤澳的香山“岐澳古道”是海陆联通的“黄金路段”。有关香山与澳门之间往来交通路线的问题早已受到学界的关注。邓开颂、黄启臣编著的《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6)》搜集整理了港口、航道、灯塔、码头、造船厂等有关澳门港水路交通的资料,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2] 王颋《明代香山陆海形式与澳门开埠》一文,内容涉及明中叶香山境内的澳门至广州内河水道的路线。[3] 吴宏岐的专著《时空交织的视野:澳门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中,论述了“澳门航道”与澳门经香山至广州的内河水路交通路线的区别,并对这条水路交通线的里程、耗时做出了估算。[4] 但有关香山与澳门之间陆路交通路线的研究还有待深入。2015年中山岐澳古道的最新考古发掘,使得有关香山与澳门之间陆路交通线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各种资料显示,岐澳古道在明末清初时期开始兴起,最初是往来香山与澳门的民间商道。至迟到乾隆年间,发展为官民共享联结香山与澳门之间的官道。它起自香山城南门,陆行经桂峰茶亭(今东区新安村口)、双合山(五桂山双合山)、石鼓(今五桂山石鼓)、云迳寺茶亭(今五桂山云径顶)、石莹桥(今槟榔山路与城桂路交叉路口附近)、大南坑(今五桂山南坑)、蚺蛇塘汛(今五桂山南塘)、平湖、沙岗(今三乡平湖、沙岗)、 雍陌(今三乡雍陌)、古鹤(今三乡古鹤)、前山寨(今珠海前山)、莲花迳(今珠海)抵达澳门,由澳门可以扬帆出海。

  岐澳古道既是清代广东官府治理香山、管理海防、管辖澳门的重要孔道,也是香山及周边新会、开平、台山、恩平等地乡民由陆路前往澳门、走向海洋的重要交通路线。珠江口湾区与古道附近乡民一起,创造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与海洋文明历史的重要篇章。本文结合岐澳古道最新考古发现、文献与海图等史料及实地调研资料,展示岐澳古道的形成过程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历史,以期深化对广东珠江口湾区与南海交通关系的认识。

 

  香山位于珠江口的西南部,濒临南海。远古时代的香山是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上的岛屿,自然环境相对独立。由于珠江三角洲泥沙不断积附成陆,香山岛岸滨不断向外延伸,逐渐出现浅湾变海滩、海滩变陆地的现象。辽阔的海洋与不断的成陆为香山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岛民也利用海岛资源积极开发香山。

  香山古属百越之地。秦朝统一中国,岭南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香山地属南海郡。秦汉以后,随着北方人口的迁移和珠江三角洲渔业、盐业与农业的发展,香山的地方开发进一步深入。汉时属番禺县地,晋后属东官郡。唐至德二年(757),东莞县下辖的香山建镇,标志着其地方管理初具规模。北宋元丰五年(1082),偏处南海一隅的香山镇开始引起朝廷重视,运判徐九思请建为县,但因时机不成熟,只置寨官一员,筑香山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香山由东莞县之镇改为县,成为广东最早的海岛县。香山升格置县,意味着地方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南宋初年建县伊始,香山岛域东部为离岸海岛,西北部尽为滨岸或离岸岛屿。因创县不久加上空间有限,香山县仅为下县。明代中前期,香山全境仍是四面环海,岛屿密布。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纂的《香山县志》卷首《香山县图》(图1)中对此有非常直观的描绘。该县志称:“县城东南山陵,西北水泽,设治于屿北,而四围皆海,居然一小蓬岛也。”[5] 因此,嘉靖二十七年以前由香山县城前往四境及县外都是靠渡海舟行。

海洋之路1

图1 嘉靖《香山县志》卷首《香山县图》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原为香山岛南边一小岛,后因珠江三角洲成陆加快成为半岛。澳门在明清时期属香山县恭常都,时称“濠镜澳”、“亚马港”。康熙《香山县志》云:“濠镜澳者,邑之南陲,孤悬海上者也”[6] 。印光任《澳门记略》谓:

  濠镜澳之名,著于《明史》,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云。[7]

  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海洋环境优势,澳门在明中叶已是珠江口中外贸易的港区。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获准在澳门居留和贸易,澳门迅速崛起成为商贾云集、颇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中心,“自是诸澳俱废,濠镜为舶薮矣”[8] 。嘉靖末,澳门不仅成为中葡贸易的中转站,而且是葡萄牙与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的全球商业贸易枢纽,开始进入繁荣的上升时期。明朝允许葡萄牙人居留澳门后,一方面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另一方面加强管治,维护澳门及珠江口一带的稳定。澳门在行政上属香山县管辖,与香山县城联系紧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广东监察御史庞尚鹏在上《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疏》(又名《抚处濠镜夷疏》)中提及:

  广州南有香山县,地当濒海,由雍麦至濠镜澳,计一日之程。有山对峙如台,曰南北台,即澳门也。[9]

  “雍麦”,嘉靖《香山县志》作“雍陌”,南宋时即已开村,今三乡镇雍陌村。万历元年(1573),明朝政府曾在此设立广州府海防同知,协助广州知府和海道副使管理广东中路海防与对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雍陌村仍可乘船经茅湾涌入海,直通澳门。[10] “计一日之程”是指明中期香山县城由水路经雍陌达澳门的行程。

  明中期以后,香山各地的沙田开发加速,大片汪洋之地成陆为良田。尤其是香山县城东部、南部与澳门水陆相接的恭常都、谷字都等地,农田和墟市迅速增长,人群交往与经济交流活跃。以村庄和墟市为主要节点的陆路与水路相配合,成为自香山县城前往澳门的重要交通方式。万历中期,在率先成陆的香山县东部开始出现途经凤凰山脚往来香山县城与澳门的陆路。万历十九年(1591),热心海防的山东巡抚宋应昌辑成《全海图注》,香山县部分(图2)[11] 清楚画出澳门(“濠镜澳”)、望下村、凤凰山、香山场一带同香山县城陆地连成一片,而且在“濠镜澳”旁写明“有陆路至香山县”。毫无疑问,此陆路就是路经凤凰山脚的东干道。

海洋之路2

图2  宋应昌:《全海图注》之香山县

  而与岐澳古道相关的陆路南干道则要到清初方才成形。康熙十二年(1673)申良翰等纂修的《香山县志》卷一《舆地·形胜》条明白写出澳门经关闸陆行120里至香山县城:“濠镜澳……陆行百二十里可至,设关焉”[12] 。同卷《舆地·县全图》(图3)更清楚绘出一东一南两条香山县城往来澳门的陆路主干道。

  南干道自南门桥出发,经迳顶—雍陌—唐场—前珑—古霍—介涌—南大涌—翠眉—香山寨—白石村,过关闸抵濠镜澳。它便是目前所见记载明确的时间较早、路段较完整的岐澳古道。东干道则由东门出发,经北丫,再分南北两路,北路濠头—张家边—大环—小隐—麻子—南蓢墟—涌口村—崖口—盐田—北山,南路宫花—三角塘—白叶林—山窟,两路相会于下栅,复经东岸—唐家—鸡拍—吉大村—香山寨—白石村,过关闸抵濠镜澳。

海洋之路3

图3 康熙《香山县志》卷一《舆地·县全图》

  “岭南每深山穷谷中通一路,谓之迳。”[13] 由于迳顶一段山路崎岖难行,而自东门出发的陆路畅行已久,所以东干道成为康熙至嘉庆年间官府往来香山县城与澳门之间的主要官道。康熙二十年之后、雍正之前绘制的《广东广州府舆图》之《香山县图》(图4)[14] 中,标绘的陆路仅此一条。此图还形象地绘出五桂山间的瀑布。它便是后文将提到的雍正年间经岐澳古道前往澳门的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所著《巡视澳门记》中所记的“遥望瀑布”。由此亦可见,当时岐澳古道尚未成为官道。

海洋之路4

图4:康熙二十年之后、雍正之前《广东广州府舆图》之《香山县图》

海洋之路5

图5 嘉庆十四年两广总督百龄奏折中所附的《澳门图说》

  嘉庆十四年四月二十日(1809年6月2日),两广总督百龄等为筹议控制澳门,上折奏请添设营汛并酌建虎门炮台及筹堵蕉门海口等事宜。奏折所附的《澳门图说》(图5)[15] 在香山县城旁写道:“自香山县北至省城二百二十里,系内河水路。南至前山寨一百二十里,又自前山寨至澳门二十里,俱陆路”,标绘的陆路也是仅东干道一条。

  从南门桥出发、经迳顶的岐澳古道,迳顶一段较为难行,其余路段皆比较平坦,用时甚至比东干道更便捷,仅需一日便能自香山县城抵达澳门。且迳顶又是良字、恭常、谷字三都的交会之区。而自明中期以后,以中葡双边贸易为主,从香山到澳门的陆路贸易也有所发展,并日渐呈现繁荣局面。万历二年(1574),明政府在澳门半岛与香山陆地连接的地峡莲花茎(今珠海),“设关闸,委官守之”,澳门物资皆赖关闸输入,“每逢一、六日开关”,“每月六启闭”。[16] “关闸”成为其中重要的贸易点。尤其是康熙初实行迁界,澳门被划在界外,“乃于入香山县隘道……设为关闸。许买食内地米石,计口而授,月两启放,内货随之,得航出大黄、茶叶如故。转缘禁海得独专其利”。康熙元年(1662),实行海禁,澳门不仅关税无法征收,而且连外国入贡都受到严重影响。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朝廷放开内地至关闸与澳门进行陆路贸易,广东巡抚李士桢在《请除市舶澳门旱路税银疏》中写道:“于是,澳门夷人与内地商人,各将货物俱由旱路挑至关前界口,互相贸易”“其外来船只到粤洋货,及商民货船到香山县,俱由旱路运至界口贸易”。[17] 吴渔山(1632—1718年)《澳中杂咏》第十八首云:

小西船到客先闻,就买胡椒闹夕曛。

十日纵横拥沙路,担夫黑白一群群。[18]

  生动形象描写了葡船从印度西海岸返航,内地商人带着担夫到关闸购物的情形。这种陆路贸易行为当地被称为“走澳”。正是在这种商业贸易模式的影响下,岐澳古道日渐成形。杜臻《粤闽巡视纪略》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复通后, 令番舶驻前山寨, 陆运货物至香山”[19] 。吴兴祚亦作长诗一首纪其与杜臻、李士桢的康熙二十三年之行。诗云:

参差车马赴朝霞,山势逶迤路转赊。

徐行缓辔一回首,城郭依稀塔影斜。

马蹄踏碎草头露,岩壑微茫几重雾。

断桥东向晓鸡啼,烟起山根变苍素。

岭外云深抹翠微,翠微村外落花飞。

负贩纷纷多估客,辛苦言从澳里归。

前山寨接官闸口,鬼子来迎群稽首。[20]

  “负贩纷纷多估客,辛苦言从澳里归”所写的正是在翠微村外遇到从澳门贩货归来的“走澳”估客。而“岭外云深抹翠微,翠微村外落花飞”、“前山寨接官闸口,鬼子来迎群稽首”中的“岭”、“翠微”、“前山寨”、“官闸口”,便是前引康熙《香山县志》卷一《舆地·县全图》所标的南干道的“迳顶”、“翠眉”、“香山寨”及“关闸”。吴氏“抵香山,舍舟从陆,经翠微村、前山寨、关闸口至濠镜澳”的路程,很明显是沿岐澳古道前行。这在杜臻所记香山往返澳门的行程中有更细致的描绘:

  甲午,登陆,自县东南行山脊百里至前山寨,左右皆临斗绝之坡,中一迳仅数尺,止容舁舆,颇称艰险。又二十里至澳门宿。

  是日,又阅黄粱都,穿虎穴夜行二十里,宿翠微村……丙申,行五十里,逾迳岭。岭甚峻,千崖耸列,中通一迳,旋折如丝。凭高下视,山皆在云中也。午刻抵县。[21]

  吴兴祚诗中所言的“断桥”当即康熙十二年《香山县志》卷二《建置·胜迹》中云迳山岭的“沙桥”:

        沙桥:在谷字都东三十里。过迳山岭甚峻,曰退田岭,岭间版道十二,曰沙桥,自上视下其深不测。

  “过迳山岭甚峻”、“自上视下其深不测”亦如吴兴祚诗中所写的“马蹄踏碎草头露,岩壑微茫几重雾。断桥东向晓鸡啼,烟起山根变苍素”确能反映行路之难,而“版道十二”或许正是地方乡民出于商贸的目的而自行铺设的。因此,岐澳古道最初当是由民间商业主导,主要从事香山县城、香山县南部与澳门商业往来的商道。它虽然不及东干道平坦,没有成为官府日常往来的官道,但毕竟便捷,可以充作像杜臻这类临时的专使来往香山与澳门的便道。

  雍正七年(1729)十二月,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由香山陆路巡视澳门。他在事后撰写的《巡视澳门记》回忆道:

  初六日抵香山县,裨将守之,统于顺德镇也。越日,陆行十余里即入山口,层折登顿,盘边缘岭,俯视绝壑,为之凛然。前为平迳山,乃万山之最高者,凌风绝顶,桃花盛开,遥望瀑布,飞流乱云。低压行人,曲折上下如画图。然再前为驰马坡,下此则平原旷野,无复崎岖。初八日,至前山寨,都司守之,所以扼澳夷也。二十里至关闸沙堤一线,蜿蜒数里,大海回环,夹辅左右,此南北之门户、华夷交界处矣。[22]

  焦祈年初七日自香山县城出发,经岐澳古道,初八日抵达前山寨。说明岐澳古道的路程正好是一日之间。“平迳山瀑布”在前引康熙二十年之后、雍正之前绘制的《广东广州府舆图》之《香山县图》中已绘入“五桂山”。

  五桂山,古称香山岛,为伶仃洋上的岛屿,据称山上奇花异草繁茂,神仙茶丛生,色香俱绝,故得名香山。早于新时器时代,已有古越人在此渔猎和居住。唐、宋时期,由于珠江水流挟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五桂山的周围浅海处逐渐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平原,如平岚平原、石岐平原和南蓢平原。故在五桂山周围已有不少聚落。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尽管后来有香山的文脉源自五桂山的说法,但文献中的“五桂山”却始见于康熙《香山县志》:

  五桂山,在县南八十五里,为谷字、恭常各都诸山之祖。周回二百余里。岩壑瀑布,可与罗浮诸胜相类。山左有大小花园,产各异花甚多,其阳产神仙茶。俗名五鬼山。[23]

  前引嘉靖《香山县志》、万历《全海图注》无论是文字还是舆图部分都未言及五桂山,直到康熙《香山县志》方才明确记载。这或可说明,清初五桂山的开发已开始引起地方官府的重视和方志纂修者的关注。从这个角度看,岐澳古道初兴的时间亦应在这一时期。

  “驰马坡”的记载,方志中最早见于道光八年祝淮所修的《香山县志》:“驰马坡:在县南五十三里,距蚺蛇塘汛里许,牛耙石山迳旁,勒‘驰马坡’三字,下此则平原旷野,无复崎岖”。[24] 道光《香山县志》注明此条参考焦祈年的《巡视澳门记》。而从《巡视澳门记》原文看,“驰马坡”石刻和地名当在焦祈年巡视前就已存在。

  康雍时期,迳顶的云迳寺和茶亭创建。到乾隆时期,岐澳古道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乾隆十五年(1750)编修的《香山县志》卷八《古迹》中明确说道:“(云迳)茶亭,在县南四十里,岭高百余丈中通一径,为恭常、谷字两都及澳门来往要路”[25] 。云迳寺昔日香火旺盛,寺边的茶亭则供路人休憩。乾隆《香山县志》的香山县图仍沿袭康熙《香山县志》,绘出东路、南路两条陆路干道(图6)。

海洋之路6

图6 乾隆《香山县志》之香山县图

  道光八年(1828)《香山县志》中的《县全境图》没有遵循绘制道路的传统。不过,它仍在《谷都图》(图7)中清晰绘出云迳寺—石莹桥—大南坑—蚺蛇塘汛—驰马坡—平湖—沙岗的陆路交通路线。这也是道光《香山县志》诸图绘出的唯一陆路交通路线。岐澳古道在道光年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海洋之路7

图7  道光《香山县志》之《谷都图》

  道光《香山县志》中除参考焦祈年《巡视澳门记》新增“驰马坡”,还在吸收康熙、乾隆《香山县志》,道光《广东通志》的基础上,更完整地描述岐澳古道的“沙桥”:

  沙桥在谷都东三十里,过迳山岭甚峻,曰退田岭,岭间阪道十二,曰沙桥,自上视下,其深不测。岭高百余丈,中通一径。上为平迳顶,距石鼓石逹十三里,在县南五十里,为南北往来孔道,良都、 谷都分界处。上有云迳寺茶亭、平迳汛、万松陂。[26]

  道光十九年(1839)七月,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仍是沿岐澳古道巡视澳门。林氏在《日记》对岐澳古道的记载与道光《香山县志》正好可以相互补证:

  二十五日,戊午。晴……卯刻出南门,十里双合山,或呼为香栗山。又十里石鼓石逹,过此即山路,曰平迳岭,尚不甚峻。自石鼓石逹至岭上之平迳汛,计十里。下岭三里为蚺蛇汛,又十里榕树塘,又十里雍陌,在郑氏祠内饭。未科又行,二十里古鹤,又五里界涌,又十里南大涌,又五里翠微村,又十里前山寨,在都司署中住。澳门同知亦驻此,俱来见。[27]

  无论道光《香山县志》还是林则徐《日记》,岐澳古道一路已经添设“平迳汛”、“蚺蛇汛”等基层的官府设施。汛塘是清代绿营兵分防驻扎的最小单位,“绿营制度,凡城守分防各营,都分领汛地,遇沿边沿海沿江处所及大道旁,都按段置立墩堡,分驻弁兵,各守汛地”[28] 。实际上,早在乾隆《香山县志》中,已经出现沿岐澳古道一字排开的“石鼓石逹陆汛”、“合山陆汛”“平迳营陆汛”、“蚺蛇塘陆汛”等的记载。[29] 它们明显系依照绿营的汛塘制度为保护岐澳古道而设。并同依照都图里甲制度编排岐澳古道周边村落的行政制度相配合,共同管理地方。因此,至迟到乾隆年间,岐澳古道逐渐转变成正式的官道。咸丰七年(1860),岐澳古道得到重修。今天石莹桥云迳顶附近尚残存一段较完整的古道(图8、图9,作者摄),宽近2米,长数百米,由花岗岩石条铺砌的石阶,路面规格、石材用料十分考究。它很可能便是咸丰七年重修的路面。

海洋之路8

图8 石莹桥云迳顶附近古道遗存

海洋之路9

图9 石莹桥云迳顶附近古道遗存

  至民国初年,这条重修的官道仍是香山县与澳门之间官民往来的主干道。民国《香山县志》对此有非常详细地记载:

  南干大路自县治南门起,十五里为桂峰茶亭,又十五里为双合山,又十余里为石鼓石逹(山),又十三里曰沙桥,中通一径,上为平迳顶,有云径寺、茶亭(去城南五十里),良谷二都交界处。由云径寺稍北折而东,至石莹桥(属谷镇),又二里至大南坑,又二里蚺蛇塘汛,又南行里余至驰马坡,三里许至平湖、沙冈(距城七十余里,仍属谷镇),又五十里至前山寨(属谷镇),又十余里至莲花迳沙堤,又六七里至澳门。[30]

  此段文字当采自民国初年的《香山乡土志》。清末民初,香山县“本邑道路自县治起,西北诸乡以航行为捷,东南诸乡则陆路交通为多”[31] 。这条南干大路同沿袭康熙年间东路的东干大路构成香山县东南诸乡同香山县城和澳门最主要的交通道路。

  1927年,中山人郑芷湘、郑礼卿、吴梅一、黄昌垣等发起修筑以东干大路为主体,从县城石岐直通澳门的“岐关车路”,最后第5期岐关西路工程是南北走向贯穿香山南部的公路,但完全舍弃传统的岐澳古道路线,而是取道县城石岐镇南下至东林山华佗庙、沙岗、北台,再由北台经湖州、深湾、三乡马迳到萧家村,接通岐关东路。1936年,岐关车路全线通车。岐澳古道完成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勒流至珠海金鼎的268省道中山南部路段即城桂公路,无论是从整体的路线还是所经的双合山、汛地、南桥、南蛇塘、平湖、沙冈、雍陌,同岐澳古道大体重合。只是其中从汛地到南桥的云莹桥路段不再经云径寺攀山而过,而是西移由较低的古寨沟通行。这种格局恰好既保存了岐澳古道中最有特色的云迳顶山间古道的独特性,又能在空间上呈现古道历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更能为古道的保护开发提供便利的交通保障。

 

  注释:

  [1] 参见李庆新:《地方主导与制度转型——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及其区域特色》,《学术研究》2016 年第1 期,第21-30 页。

  [2] 邓开颂、黄启臣编《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6)》,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42~78页。

  [3] 王颋:《明代香山陆海形式与澳门开埠》,《澳门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 吴宏岐:《时空交织的视野:澳门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59~77、134~172页。

  [5] 邓迁修、黄佐纂《香山县志》卷1《风土志》,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7页。

  [6] 申良翰纂、欧阳羽文纂《香山县志》卷1《舆地志》,清康熙十二年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153页。

  [7] 印光任编纂《澳门记略》上卷《形势篇》,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第31页。

  [8] 郭棐纂《广东通志》卷69《外志·番夷·澳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8册影印万历三十年刊本,齐鲁书社,1996,第700页。

  [9] 庞尚鹏《百可亭摘稿》卷1《抚处濠镜澳夷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29册影印明万历己亥年刻本,齐鲁书社,1997,第130页。

  [10] 厉式金修,汪文柄、张丕基纂《香山县志》卷2《舆地·山川》,民国十二年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377页;赖有生:《雍陌村:见证中山人走向海洋历史》,《中山日报》2015年3月26日,第7374期A1版。

  [11] 曹婉如等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图143,文物出版社,1995,第10~11页。

  [12] 申良翰纂、欧阳羽文纂《香山县志》卷1《舆地志》,第153页。

  [13] 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香山县乡土志》卷11《山脉》,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8,第3页。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选编《澳门历史地图精选》,华文出版社,2000年,图8。

  [1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一国两制研究中心选编《澳门历史地图精选》,图45。

  [16] 暴煜修、李卓揆纂《香山县志》卷8《濠镜澳》,清乾隆十五年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233页。

  [17] 李士桢:《抚粤政略》卷2《请除市舶澳门旱路税银疏》,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9辑,文海出版社,1988,第213页。

  [18] 张耀中主编《珠海历代诗词选》,珠海出版社,2007,第43页。

  [19]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2,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8辑,文海出版社,1983,第18页上。

  [20] 张耀中主编《珠海历代诗词选》,第40~41页。

  [21] 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2,第18页上~下。

  [22] 郝玉麟等监修、鲁曾煜等编纂《广东通志》卷62《艺文志·文集·国朝四》,“焦祈年《巡视澳门记》”条,雍正九年刻本,《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第901页。

  [23] 申良翰纂、欧阳羽文纂《香山县志》卷1《舆地·山川》,第157页。

  [24] 祝淮修、黄培芳纂《香山县志》卷1《舆地·山川》,道光八年刻本,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第275页。

  [25] 暴煜修、李卓揆纂《香山县志》卷8《古迹》,第227页。

  [26] 祝淮修、黄培芳纂《香山县志》卷1《舆地上·山川》,第275页。

  [27] 林则徐:《林则徐日记》,《林则徐全集》第9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第403页。

  [28] 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第263页。

  [29] 暴煜修、李卓揆纂《香山县志》卷3《兵制》,第80页。

  [30] 厉式金修、汪文炳、张丕基纂《香山县志》卷2《舆地一·道路》,第379页。

  [31] 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香山乡土志》卷13《道路》,第1页。

 

  作者简介:

  王一娜,系广东省社科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周鑫,系广东省社科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广东沿海地区的民间管治”(GD12XLS0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青年课题“清代珠三角民间海防力量的形成与演变研究”之阶段性成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