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八大民俗
2017-09-21 下午 05: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连州旅游   
分享

  一、连州最俗的民俗:唱春牛

民俗1

  春牛,也叫春牛歌舞,俗称“唱春牛”,据说在连州流行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其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农民靠人力拉犁耕地。天神体恤民情,放仙牛下凡人间代替人力犁田。人们为了表示感谢,就在每年开春之前,举行活动,唱牛赞牛,并通过这一形式传授生产知识,祈求农业丰收。

民俗2

  传统春牛在表演时人物一般七至九人,分别扮成生旦、丑角、婆旦等角色。春牛曲调流畅开朗,锣鼓和舞蹈和谐、奔放。既抒情也叙事,朗朗上口,易唱易懂。春牛的乐器也很特别,主要有芒冬鼓、小钹、高边锣、硬锣等。

  地点:连州九陂镇、星子镇一带

  时间:每年开春之前

 

  二、连州竞技最强的民俗:赛龙舟

民俗3

  连州的赛龙舟活动在西岸镇特别盛行。每年端午节,西岸河两岸人山人海围观赛龙舟。赛龙舟,首先要举行“祭龙头”仪式。人们将“龙头”抬到祠堂,给龙头“上红”(披上红绸带),还要给龙头“开光”(即点睛),然后将龙头抬到河边,安插在龙舟上,就可以开始赛龙舟了。

民俗4

  西岸赛龙舟一般以村或姓氏为单位,每条龙舟上有锣鼓手、旗手、舵手及浆手数十名。在两岸观众的欢呼呐喊声中,参赛的数条龙舟鼓声擂动,彩旗飞扬,赤博彩带的浆手们随着鼓声,奋力划浆。赛龙舟胜出者可获得烧猪、米酒的奖励。

  地点:连州西岸镇

  时间:五月初五端午节

 

  三、连州最具佛教意义的民俗:洗佛节

民俗5

  洗佛节盛行于连州沙坊村一带,每年六月六日,就要将庙里的菩萨抬到河里洗晒一番。因此,当地人也将六月六称为“洗佛节”。

民俗6

  沙坊村的“洗佛节”十分有特色。仪式开始,先是游神祈福,由道士率领着“八音”鼓乐队吹打引路,来到村边的东岳庙,将诸神“请”出来。一路游行,依次摆放到村里的五座门楼前,然后摆上祭品,再由道士念经祈福。在鼓乐声中,神佛们被扛抬到村前的小龙河中央,大人小孩一起替神佛洗浴。仪毕,村民再将众神佛簇拥着送回村前的东岳庙。

  地点:连州镇沙坊村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四、连州最像动物的民俗:舞马鹿

民俗7

  西岸镇东田坪村,流传着一种民间舞蹈舞马鹿。为什么叫马鹿呢?当地群众解释:“因为它头似马,身似驴,长着牛腿,而一对角则是鹿角,所以叫马鹿。这是一种半仙动物,它生活在密密的森林里,能给人带来福寿和吉祥。”

民俗8

  《舞马鹿》的舞蹈动作是在粤北采茶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新的,风趣幽默,很有特色《舞马鹿》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点:连州市西岸镇东田坪村

  时间:农历八月十三

 

  五、连州最具男子汉的民俗:舞火龙

民俗9

  连州市星子镇舞火龙的习俗由来已久,火龙由稻草汇扎成,能长能短,可大可小。农历八月十五夜开始“接龙”,舞火龙者九至二十人不等,皆赤膊上阵,多为青少年。此外还有鼓、锣、钹组成的“乐队”配合。香火龙穿街过巷舞起来,吸引观众点燃鞭炮往舞龙者身上扔。民间认为,“烧龙”的鞭炮越多,龙越旺;舞龙者烧得炮越多,人越旺。

民俗10

  接连三晚,至八月十七夜舞完。之后把火龙送到村子附近的河边或池塘边,举行祭祀仪式后将其放进水中,谓之“送龙”。

  地点:连州星子镇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六、连州最古老的民俗:抬大神

民俗11

  每年重阳节,是连州市保安镇一年一度的“抬大神”庙会,它是一种保留完整、发源于汉代的傩祭活动。是日,该镇村村寨寨结彩门,家家户户贴对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喜庆气氛。下午3时许,诸神汇集环镇游行一周,当地人谓之为“赛神游”,这是大神庙会的高潮。

民俗12

  队伍由“大神”领头。“大神”由人戴面具扮演,穿龙袍坐龙椅头顶神伞,由八位汉子抬着,前边有戴青面獠牙面具的“判官”和“行者”开路,之后是香案、锦架、龙狮、八音、十样锦锣鼓和小童扮故事。赛神游队伍每行若干步,便停下,八位汉子此时以波浪起伏节奏抬着高神摇摆起来,一时之间,穿着彩服的大神在高台上飘逸荡漾,煞是壮观,此谓“摇高神”,最得群众喝彩。

  地点:连州保安镇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七、连州最具舞蹈性的民俗:小长鼓舞

民俗13

  小长鼓舞是连州过山瑶的传统舞蹈,最具民族特色,被喻为瑶族艺术之花,深受瑶族同胞所喜爱。瑶族小长鼓舞含二层意思,一是图腾崇拜,祭祀祖先,二是通过长鼓的舞蹈动作传授生产、生活的技术。

民俗14

  小长鼓舞的表演多为两人,四人对舞等形式。难度较高的是表演者两人同在一米见方的八仙桌上对舞,所以两人对鼓、打鼓花等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生须配合严谨、默契。

  地点:连州瑶安瑶族乡盘石里村

  时间:农历十月十六

 

  八、连州最奇特的民俗:瑶族布袋木狮舞

民俗15

  布袋木狮舞是瑶族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狮头用泡桐木雕刻而成。长约40公分,宽约25公分,长方形状,分上下两块,上为狮子面部,下为狮子下颚唇齿。狮被用一黄布袋,内可藏2—8人。

民俗16

  木狮舞动,鼓乐齐奏,木狮头按乐曲节拍,两唇一合,发出蝈蝈的响声,形象生动,情趣盎然。木狮每表演一个造型为之一象(亦叫景)总共有72象(景)。

  地点: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

  时间:农历十月十六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