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这家手作茶馆,驻足享受慢生活
2019-09-13 上午 11:59   来源:艺道游学导师委员会副理事长   
分享

  见到钟影的时候,正是天朗气清的九月。午后,她戴着黑色金属细框眼镜,扎着半丸子头,俨然一副邻家小姐姐的模样,没有距离感。

  13年前,钟影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企业里从事设计工作。2009年,她和好友一起创立了设计工作室,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设计室—工厂—家。高强度的工作填满了她的生活,工作上所向披靡,德国创新设计红点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至尊红棉大奖等奖项不断收入囊中。5年多,她一直过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整个人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

 

1 

  2014年,儿子诞生之后,她才逐渐明白,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广州地铁3号线沥滘站旁,地铁施工后留下一小片空地,她把它租了下来。植白工坊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2

  为何取名植白工坊?按照钟影的说法,“植白”等于“直白”,真性情待人接物,简以诚为人处事。这是一间集休闲与手作为一体的茶馆。推开白色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铺着小碎石的院子。虽然这座砖红色的房子旁就是车水马龙的闹市,但踏入院子的那一刻,仿佛置身桃花源里。

3

  一扇玻璃门后是八十多平方的空间,一整面墙上的木架搁置着各种各样的茶叶,有来自云南的普洱,台湾的高山绿茶,也有产自广东红茶之乡的英德红茶。“茶墙”的对面是一张木质的大桌子,桌子上放置着钟影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小物件,经过她的重新打磨和改造后,焕发出另一种温暖和美感。

4

  从平衡蜻蜓灯到醉龙小板凳,我们看到,她非常擅长将中华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结合,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有故事的“文创小物”,并用“以旧焕新”的设计思维,诠析文创深度。

5

 

  1.平衡蜻蜓灯

  竹蜻蜓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传教士惊叹不已,将其称为“中国螺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

6

  在童年记忆中,我们抓着一支竹蜻蜓,双手一搓、一松,竹蜻蜓就飞上了天空。简单,普通,却见证了无数天真灿烂的笑容。如今,这项中国传统的儿童娱乐活动岌岌可危。

 7

  2017年,钟影与团队决定利用自身擅长的方式,来传承这项古老的工艺。她们改变传统的竹编方式,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刨、磨、锯、凿之后,一只融合了“重力平衡”结构美学的平衡蜻蜓灯才得以诞生。

8

 

  2.醉龙小板凳

  岐澳古道曾是繁荣一时的贸易通道和官道,是链接内地与澳门的纽带和桥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这沿线散布着孙中山故居、詹园、黄氏宗祠等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提起黄氏宗祠就不得不谈到醉龙舞,又称剪龙、转龙。这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于2008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钟影加入“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导师委员会,担任副理事长一职。她与导师团前往中山岐澳古道考察,在西区侯王庙观看醉龙舞时,获得了“醉龙小板凳”的创作灵感。

9

10

  经过与醉龙舞传承人反反复复沟通后,她与导师团联合推出一款“不止于坐” 的小板凳,将大器天成的古驿道文化融入小板凳当中,古驿道文化之深厚和技艺之匠心得到完美融合。原来一张小板凳也可以这么拥有人文情怀!

11

  作为一个创意教具,具有木作、雕刻、绘画等延展功能。孩子们可以用画笔颜料将木面临摹绘制,DIY成专属自己的物件。

12

13

  有了平衡蜻蜓灯和醉龙小板凳之后,钟影联合艺道游学大赛组委会在省内各地举办多场线下体验活动。这种文创+线下体验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动了众多小朋友和家长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去了解自身所生长的土地。在刨、磨、锯、凿、画的过程中,也许孩子不能马上理解,不能马上转化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但这已经潜移默化到他的思维,到他的血液里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做艺道游学、做文创特别关键的点。”钟影如此说到。

14

  在诺大的广州,在繁华的荔湾区,八十余平方的植白工坊静静温暖着每一个停下来感受生活的人,这里面也包括钟影自己。一间手作茶馆,让她得以在闹市中静下心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将使她更加潜心于“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创产品研究。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