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教育的“火种”,曾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得以延续
2020-01-16 上午 10:1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东新闻频道”   
分享

  1942年的冬天,在粤北某个小镇的村子里,村民们常常会看到,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教授一边背着孩子,劈柴、做菜,一边在破旧的古庙里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和近代物理。这位教授叫卢鹤绂,是“中国核能之父”。

1

2

3

图为卢鹤绂。

  他当时所在的地方是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塘口村。1940年,由于滇西战事临近和粤北局势相对趋于稳定等原因,国立中山大学迁至乐昌坪石,除医学院设在乐昌城外,其余文、理、工、师、法、农等均设于坪石街内或坪石附近各地。

  武江河两岸的山头,山间时常回荡着琅琅读书声。

5

  国难当头,颠沛流离,生活的困窘、学习条件的艰苦、研究经费的缺乏、时局的不稳等因素没有阻碍师生们学习的脚步。棚屋之中,豆油灯下,卢鹤绂于1944年在国内《科学》杂志上发表《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学家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7

  29岁的黄友棣创作了名满天下的抗日歌曲《杜鹃花》,让世界听到了全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思乡情怀。

8

图为黄友棣。

  著名学者李达、洪琛、王亚南、陈寅恪、杨东莼、数学家胡金昌、艺术家许幸之、音乐家马思聪等亦曾任教于坪石。

9

  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四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培养学子近2万人,延续了华南教育的火种。不仅延续了中山大学的文脉,同时让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找到了硝烟中顽强生长的根脉。

10

  让我们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重返烽火课堂,走过“坪石先生”们坚守延续中华民族教育星火的足迹,感受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追求。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广东新闻频道”,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