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侨批|每一封发黄的侨批都有感人的故事
2017-07-18 下午 02:34   来源:转载自客家网   
分享

1

       2013年,由广东、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梅州侨批在国家、省、市三级档案部门的合力下,全程参与申遗活动,并以独特的客家文化内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梅州侨批档案又称“客家语”侨批档案,是中国“侨批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清末以来,客家人与各国族群交流发展,是研究近现代华侨史、移民史、邮政史、金融汇兑、国际外交、民俗民风等领域的重要史料。

       客家人“亲”、“孝”的证物

2

       早年的客家华侨历尽千辛万苦,飘洋过海出外谋生,他们有着强烈的“根”意识,渴望将自己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并与亲人互通信息。由于当时海内外的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不完善,汇款与家书“合二而一”的侨批,便成为了华侨与侨属之间理想的传递载体。

       据有关史料记载,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后来侨批的递送逐步发展为信局借助于邮政而进行,启用侨批专用邮戳。1979年,侨批信局归并中国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中国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渠道则由发达的电讯及邮政局所替代,至此国内侨批业终止,前后历时150多年。

       各个时期的侨批档案实物反映了清代、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各阶层最草根的生活场景和发自内心的真实心境的记录,有的反映了清代和民国时期民不聊生、风雨漂泊,灾害频及的历史,有的见证了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人捐款捐物支持革命的爱国义举,也有的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人抵御侵略、浴血抗战的悲壮事迹,还有很多记录了当时邮政历史的现状等。

       侨批文物散落在千家万户的侨属侨眷家中,能保存至今的已相当稀少,挖掘收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笔者近二十年来走遍了梅州市的各个乡镇村落,经常劳而无功扮演“收破烂”的角色,请求他人提供信息,花钱不少,所得无多。笔者收藏的侨批档案最早为清代咸丰八年,距今已有155年历史,普通的家信能保存150多年,实属不易。

3

       笔者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从印度经中国昆明航挂梅县雁洋的侨批,是珍贵的“驼峰航线”实物证据,信件贴有战时检查封条,封条上加盖有当时典型的带皇冠图案的英联邦八角形检查通过放行戳(PASSED DHF/04)和检查戳(DHF/11),同时加盖有三个少见的印度检查火漆封印。“驼峰航线”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抗击日军侵略,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联系,以便获得战略物资供应。“驼峰航线”经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再到中国的昆明、宜宾、重庆等地,被飞行员称为“死亡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条件最艰苦、付岀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

       客家人“亲”、“孝”的证物

       近现代历史上,客籍乡民因生活所迫或追寻梦想,先后一批批地告别父母、妻儿下南洋,来到异国他乡,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想方设法融入当地社会,寻找一条生财之道,一旦生计有所着落,手头有点获利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把款物托带回远在唐山故里的双亲及妻儿,尽孝尽责。

       据资料显示,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梅州各县市区有40%左右的人口依赖侨批为生,水客、侨批员成了国内侨眷的生命线,并逐渐让成千上万的侨批、回批搭起了国内外亲人间感情的桥梁,把天涯拉成咫尺。

       笔者收藏的梅州市侨批实物年代跨度,从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至公元1993年长达一百三十五年,其中清朝的邱森彬、李赞博家族,中华民国的廖远定、杨路义家族,新中国的张息专、张赛花等家庭,侨批封存量较多,平安批使用年代跨度每家族都在30—40年之间,每个家族都可整理成一个侨批文物的故事,也可以从侨批封所承载的信息中了解侨批对侨属家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新中国初期的张息专家族,现存侨批封共145封,从1955年至1985年时间长达30年,批款每年从未间断;计有在南洋各国的亲属12人,汇有侨款兑换港币共计26840元,平均每封批款港币达185元;每年计有批款港币约900元,平均每月75元港币,按当时中国银行折实兑换人民币约30元。上世纪5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人民币30元约是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一个月的工资收入。

       客家华侨“家”、“国”情怀的例证

       侨批,除记录了客家华侨在外生存状况和对家人的爱,还见证了华侨爱乡爱国的壮举。

4

梅州市侨批档案馆一角

       据统计,民国时期梅州地区要集资兴办较大型的企业或公共福利事业,都是由一些热心人士在国内外向侨眷集资或派人到海外发动捐助,如梅州最先创办的电力企业光耀电灯公司,就是由华侨集资兴办,梅县松口镇1000多间店宇中60%左右由侨资兴建或侨资购买的。

       在辛亥革命期间,众多华侨如谢逸桥、谢良牧兄弟等通过侨批将钱捎回国内支持孙中山先生;抗日战争时期,祖籍梅县丙村的印尼华侨张国荣回国参加抗战,家人通过侨批送钱给予支持;抗美援朝时期,梅县水客工会捐了很多钱,加上华侨托带回来的捐款,买了几架飞机支援前线等。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侨批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私人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梅州市的钱庄业,大部份是由侨批业发展而成。至民国初年,由于旅外华侨不断增加,梅州各县的水客随之增多,侨汇继续增加,侨批业逐渐兴盛,银庄、汇兑庄也逐步发展。如民国初期,大埔县的6间钱庄,全部经营存、放、汇款及侨汇,在汕头、漳州、厦门等地设分庄,业务有一定的发展。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爱国华侨邓树南从印尼回梅州,创办了梅州首个银庄——大生银庄,并在香港、汕头、兴宁、荷属东印度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生意一度红火。尔后陈富源汇兑庄、宏通银庄等亦相继开业。至1941年统计,正式登记的银钱庄号有12家,其他金银找换兼汇兑店号有126家,水客800多人,挂牌侨批业有57家。

       新中国成立后,侨批业带来的爱国、爱乡热潮不减当年,梅州市历届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保障华侨的合法权益和尽最大努力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鼓励海外侨胞回国投资办实业和支持公益事业,海外侨胞捐资家乡各项建设事业盛况空前,捐助项目从水利水电、购置农用机械、车辆、造桥修路、发展养殖到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其中捐资兴建学校教学大楼、宿舍、科学馆、图书馆,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设立奖学基金等热潮经久不息。据统计,2003年底,全市共接受海外侨胞捐资各项公益事业金额达人民币21亿元。他们在梅州捐资和投资,有力地促进了梅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