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平东路侨批局:一纸侨批寄乡情
2017-07-22 上午 12:17   来源:转载自信息时报   
分享

       今年年初,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档案馆组织,中国南粤古驿道网正式启动“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从省里到各地市,一股“寻访侨批后人”热正在悄然升温,各地已经也寻访到了多位侨批后人,获得了不少的故事和线索。

       而在广州,一间早已被遗忘的侨批局重新吸引了大家的视线。广州十三行微改造未开始的时候,它湮没在周边繁杂的楼宇中,很不起眼。随着十三行微改造的进行,周围建筑逐渐开始换成风格统一的面孔。而它作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得以保留原貌,路过的人们才想起,原来这栋建筑有着不一样的历史地位。它,就是和平东路侨批局。

 

       和平东路50号

       侨批局旧址位于和平东路50号,是一栋建于清末的砖混结构三层双开间楼房。一层趟栊门的上方有块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隐约可见“永昌叻庄”四个字,这就是侨批局的名号。

       这栋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总面宽7.95米,总进深13.7米,占地面积108.9平方米。楼房外墙是青砖、石墙脚。首层石门洞原来有板门、趟栊、脚门,但现在脚门已经不存在了,板门也已十分老旧。首层还有个窗户,混凝土窗框、铸铁图案窗饰,窗楣有精美雕花图案。二、三层两侧为混凝土傍柱,柱上有蛋形装饰,拐角处还有精美雕花,带嵌入式阳台。

       要说侨批局旧址与附近建筑最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数楼顶的六角攒尖顶凉亭了。凉亭是砖混结构,绿琉璃瓦滴水剪边,圆形柱子支撑。古雅的凉亭,仿佛一下子将人们带回19世纪中叶。

 1

       侨批

       在闽南语中,“批”就是信的意思。“侨批”,顾名思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书信。但这个书信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一定会附上给亲人的汇款,以补贴家用。

       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在20世纪70年代没落。广东、福建一带下南洋的老华侨大约是最熟悉侨批的人了。

       19世纪中叶,长达400年的黑人奴隶贸易逐渐废除,全球出现用工荒,这一原因使得东南亚的殖民者们纷纷前往中国开办招工所,招收大量中国劳工。当时,每位前往南洋做工的中国劳工都必须签订一份契约,凭着这份契约,前去南洋的船票、食宿以及做工的工具、家什等一切开销均由招工所垫付,并在之后赚得的工钱中扣除。在那个时代,以这种契约形式下南洋的中国人被称为“契约华工”。(出自《“卖猪仔”的南洋血泪史》)

       到了南洋,勤苦工作的华工仍然心心念念着家乡的亲人,便通过书信与亲人往来。书信要飘洋过海,侨批便应运而生。据《侨批档案》记载,目前广东、福建共有16万件侨批,其中广东有14万件。

2

       水客

       侨批最初是由水客“慢递”的。水客是指经常来往于海内外替人捎带钱或物的人,有点类似于现在出国旅行帮人代购的游客。当时交通不发达,水客来往海内外,递送一次侨批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要是送回批,那就更久了。

       所谓“回批”,就是家乡亲人在收到侨批后给的回信。因为水客还有别的事要做,所以通常是国内的人收到侨批后,要当即书写回批,水客就在一旁等着,拿了回批再走。如此一来一回,南洋华侨每年也就只能收到一两封回信,因此说水客是兼职的“慢递员”也不为过。

       水客平均每年往返三次,深受南洋华侨的信任。因为一年也就寄一两封,所以南洋华侨每次在侨批中汇款数目都不小。这样的侨批,承载着侨胞辛苦一年攒下的钱,水客往往慎之又慎,尽可能避免送错或遗失侨批。

水客还有另外一种挣钱的路子,就是拿侨批中的款项去进货,再出售货物,从挣到的钱中扣除本钱,归还到每封侨批中,以此赚取差价。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水客最兴盛的时期,仅在汕头,专门递送侨批的水客就有上千人,带回来的批款多达国币2000万。(出自《“卖猪仔”的南洋血泪史》)

 

       侨批局

       随着下南洋的华侨越来越多,闲散的水客渐渐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货运”需求了。因此,比较有钱的侨胞或托寄大宗款项的侨户便改为自派专人携带款项回乡,同时也递送亲友集中托寄的大额批款。这些承办侨批业务的户头,便是“侨批局”的雏形。(出自《侨批:联结华侨与家乡的津梁》)

       最初的批局由新加坡澄海籍华侨黄继英创办。黄继英开设有致成染坊,他了解到有越来越多的澄海籍工人需要寄送侨批,便决定自派水客,带侨批回家乡,并于1835年设立“致成批馆”,作为水客行馆。规模扩大后,批馆形成了批局,还在黄继英的家乡澄海东湖开设了多家分店。

3

       广州市的侨批局每家平均有8-10人。而位于和平东路的永昌叻庄,人数达20人,有经理、司理、会计、抄单、派送、什役等职别,经理总揽一切事务。侨批的派送员则被称为“批脚”。

       到1948年全国解放前夕,侨批局还有100多家,国内外分号共1000多家。1973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指示“侨批业应归口银行”,此后统归中国银行专门办理。侨批局自此结束了它的使命。

       2008年12月,永昌叻庄旧址成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是一栋住着十几户租客的出租屋,楼内狭窄而拥挤,外墙部分砖体风化,首层外墙涂上白灰水,二、三层阳台、小亭有加搭现象,天台南侧加修了铁围栏。此次十三行微改造,它将如何进行维修,令人期待。

       侨批的时代已去,但它曾是联系华侨与祖国的那根脐带,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特殊的文化印记。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