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兰非彼兰 花开惹蝶舞
2023-12-05 下午 03: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华南植物园”   
分享

  说到兰草,让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花中君子——兰花,但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兰草,却非兰科植物,而是菊科的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兰草,叶似马兰,故名兰草,其叶有歧,俗呼燕尾香。时人煮水以浴,疗风,故又名香水兰”。同时指出“近世所谓兰花 ,非古之兰草”。其中所说古之兰草便是佩兰,它以香著称,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效,古人常将它放入香囊随身佩戴,夏月佩之,辟秽,气香如兰。时至今日,佩兰仍是端午节香囊制作的配用材料,用以辟邪避瘟。屈原在《离骚》中也写道“纫秋兰以为佩”,这些正是佩兰得名的由来。

1

2

 

  芬芳佩兰 入诗入药

  外表低调淡雅的佩兰,既是民间良药,也是文人墨客雅吟诗歌词赋的对象。佩兰又名鸡骨香、水香、都梁香、千金草、孩儿菊等,古代常称其为兰草。佩兰性味辛、平,归脾、胃经,具有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的功效,用于暑湿或湿温初起、发热头重、胸闷腹胀、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渴的治疗。佩兰属芳香化湿类中药,其化湿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常相须为用,治疗湿阻中焦之证,并配苍术、厚朴、蔻仁等,以增强芳香化湿之功。

  古代端午节的一个习俗,就是用佩兰煎水沐浴,名为沐兰汤。据《大戴礼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在古代沐兰汤习俗极为广泛普遍,故端午节才又被称为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佩兰富含挥发油,有特殊香气。用佩兰煎水沐浴,既可抑菌杀虫,预防和治疗多种夏季皮肤病,还可起到开窍提神、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由于用佩兰煎水沐浴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沐兰汤习俗得到了推广,不再仅限于端午节。古人在参加重大活动前或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沐兰汤,进行卫生保健。如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说:“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苏轼在《华清引》中说:“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

3

  古代佩戴佩兰香囊的历史源远流长,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寄托着期待身心安泰的深深情怀,之所以如此,皆因佩兰的芳香化湿药效。在留存至今的众多古诗词中可略见一斑:“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南北朝萧督《咏兰诗》);“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北宋苏轼《殢人娇》);“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唐代韩愈、孟郊《遣兴联句》)。

4

▲(图片来自网络)

 

  清香花开  蜂蝶皆忙

  佩兰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横走,淡红褐色。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分枝少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的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的毛较密。中部茎叶较大,三全裂或三深裂,中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渐尖,侧生裂片与中裂片同形但较小,上部的茎叶常不分裂,又或全部茎叶不裂。中部以下茎叶渐小,基部叶花期枯萎。全部茎叶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羽状脉,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的细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排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卵状披针形,中内层苞片渐长,长椭圆形;全部苞片紫红色,外面无毛无腺点,顶端钝。花白色或带微红色,瘦果黑褐色。花果期7-11月。

  佩兰盛开之际,丝丝缕缕的花瓣汇聚,化作片片紫霞,其幽香清远的香味吸引着成群的蝴蝶接踵而至。佩兰为蝴蝶提供了香甜的花蜜作为报酬,蝶儿殷勤地为它传粉,自带霞彩的蝶在素雅的花间飞舞,构画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5

6

 

  不娇不贵  易繁易养

  佩兰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旱能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疏松的红壤土生长良好。对于营造蝴蝶花园是一种优良的植物。

  笔者在多次繁殖扦插试验中发现,老枝成活率不高。在嫩枝扦插时,采用了三种不同基质、三种不同生根粉用法处理插穗,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红泥扦插成活率高,河沙扦插成活率低。利用种子繁殖,一般播种时间在11-12月份,采用盆播,待小苗出土后,在次年3月左右待小苗长出2-4片真叶时移栽,比较容易成活。

7

图为扦插繁殖的苗。

8

图为种子繁殖的苗。

  堪称香草美人的佩兰,不娇不贵  易繁易养,又芳香怡人,对蜜蜂和蝴蝶具有天然吸引力。试问,这样一种花开蝶自来,引得彩蝶舞蹁跹的植物,有谁不想拥有呢!

9

10

 

  观赏地点:药园、濒危园路

 

  参考资料:

  1、祝庆明《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兰草(中国知网)

  2、吴文博《藿香与佩兰:可“闻”可“饮”祛暑湿》(中国知网)

  3、中医中药网https://www.zhzyw.com/《佩兰的文化和药用价值》

  4、《中国植物志》

 

  (原文发布于“华南植物园”,文:柯萧霞、谢就媚,图:陈育娟、胡淑萍等,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