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生副省长调研梅州古驿道重点线路保护修复工作
2018-11-05 下午 06:33   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分享

  11月4日,许瑞生副省长出席2018年南粤古驿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赛梅州·平远站,并率省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体育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观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梅州站)优秀作品展、角坑村委古驿道红色文化展、马栏铺红四军宣讲旧址,对平远梅州岃、兴宁十二肩岭古道本体保护、连接道建设、及其历史文化挖掘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1

图为定向大赛开幕式。

  梅州市兴宁—平远古道是广东省2018年11条古驿道重点线路之一,全长50.2公里,沿线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红色历史文化,涌现出罗屏汉、黄文杰、黎汉英、陈侃等一批革命历史人物与英雄事迹。沿线还保留有革命烈士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战斗遗址、地下交通联络站等多处革命遗址。

2

图为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梅州站优秀作品展。

  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梅州站)共有来自17个参赛单位的75件作品入围。许瑞生副省长饶有兴致的参观了作品展,与学生亲切交流,对文创大赛两年来取得的成效予以高度评价,对长期参与并坚持创作的老师和学生予以高度赞赏。他表示,同学们的创意都很棒,将当地文化特色用各种手法表现在产品当中,通过材料创新、载体创新等形式推动更好的传播,帮助推广当地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3

图为角坑村农业景观。

4

图为粤赣边界。

5

图为梅州岃古道上的标识。

  随后许瑞生副省长来到角坑村红色驿站,梅州岃古道等地,深入了解保护修复工作进展、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标识系统设置等情况。他表示“角坑村有感人的红色历史,今天,我们来寻找红色基因,让南粤古驿道修复活化利用更具有励志、激励的作用,让更多的红色历史、南粤故事得以传承下来。”在梅州岃古道,指引类标识系统配有古驿道地图,图上全面的展示了古驿道及其周边村落的景观节点,并根据民众建议,在粤赣边界设置了观景亭,许瑞生副省长对此表示满意,他强调,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要积极发动民众参与,积极听取公众意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

6

图为许瑞生副省长调研兴宁十二肩岭古道。

7

图为十二肩岭古道上的茶亭。

8

图为十二肩领古道上的“伙店”遗址。

9

图为陈雄大师现场手绘古驿道排水沟设计示意图。

  下午,许瑞生副省长对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十二肩岭古道开展调研,全程步行1.9公里古道本体。他表示,古驿道修缮时应学习利用传统工艺,用最高的智慧来搞修复;尤其要注意排水和分洪设施的修缮,以及对周边地质灾害的评估和防治,认识到古道修复建设本身也是防洪减灾的重要手段,他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现场为基层干部和施工人员手绘古驿道排水沟设计示意图,讲解了具体的施工要点。许瑞生副省长指出,该古道沿线自然生态景观优美,线路整体平顺,满足山地车通行条件,可组织相关活动赛事,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古道、使用古道,从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在标识设置方面,应从游客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受,进一步提升标识的可读性、可看性。如在村口处设置指引标识牌,标明古道行走距离,推荐线路方案;在标识牌的地图中标明罗屏汉故居、张瑾瑜故居等重要红色历史建筑的位置、距离等,方便游人了解古道及其周边村落景点;对于历史遗存、历史故事等的解说类标识,尺寸宽度应结合游人阅读的流畅性和标识的美观性进行设置。在看到沿线的开敞空间、水库、小桥、伙店等节点后,他指出,可利用现有的遗址和沿线资源来营造景观,让文化遗址与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又不干扰到生态系统本身的完整性,让古迹还原真实,让群众留有余想空间,感悟历史。

  许瑞生副省长表示,南粤大地的山山水水都是开放式的自然博物馆,省自然资源厅可将水田垦造、农村拆旧复垦等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与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结合,充分发挥地方村民、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与外来旅行者、研学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良性互动,让当地村民提升文化自信,增强自豪感,推动当地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构建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建设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