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增城用活用好文化家底
2022-03-16 下午 02:14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南方+”   
分享

  广州增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位于石滩镇金兰寺遗址的发现,佐证距今4000年左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经历了4000年变迁的荔乡大地,孕育和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这座城市抢抓机遇面向未来的丰厚家底。

  目前,增城全区有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0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6名;设立广州市级非遗工作站1个,非遗传承基地17个;设立非遗展厅3个、非遗工作室1个,引入社会力量合办非遗生活馆1个。

1

 

  保护文化遗产

  邓村石屋古建筑群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夏街古道、莲花书院遗址、百花古道先后入选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金兰寺遗址和明代莲花书院遗址入选广州考古十大重大发现……

  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增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在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也涌现出不少典型案例。

  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增城区认真贯彻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增城区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增城区文物保护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加快形成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体系;稳步开展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不断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全面核查不可移动文物安全。

  “目前已完成《增城区60处受损不可移动文物评估报告》,推进完成稼宝堂等3处文物修缮、2处文物抢险加固、11处文物保养维护及一批文物内外环境整治工作。”增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对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进行常态化的管理与看护,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物安全巡查督查,及时掌握全区文物安全动态。同时依托技术咨询服务单位,构建增城区不可移动文物智能巡检系统,提高巡查监管水平,有效形成日常巡查、机动巡查、重点检查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文物安全立体巡查监管体系。

2

 

  留住乡愁和记忆

  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展现区域特色的亮丽名片,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守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

  近年来,增城区以邓村石屋古建筑群活化利用为抓手,通过建筑保护、风貌传承、闲置盘活、配套提升等方式,建成了广州特色的邓村石屋田园度假酒店,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村企合作、村民参与”“活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古迹保护之路;以革命先辈阮海天故居等红色革命文物史迹为基础,通过修缮保护与陈列布展,建立红色教育宣传阵地,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同时有效整合周边资源,形成红色旅游线路,大力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推动了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深入挖掘瓜岭古村落、夏街古驿道等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协调‘三旧’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盘活老街区,恢复老城记忆。”增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发现和保护了一批重大文化古迹和资源外,荔湖新城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也对传统文化资源实行了保护,通过优化设计、原址保留等措施,保护了社区内的古树名木、文物单位和风水塘等,最终建成社区的“格木公园”。

3

 

  让非遗“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活”文化,被人们口口相传延续至今,这是增城宝贵的文化财富。

  近年来,增城区通过多次普查,基本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场所环境和保护传承现状,建立了非遗项目数据库,并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工作。

  据了解,2021年,增城区申报区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8项、区级传承人8名,设立市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原创粤剧节目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集体节目奖项。

  “近年来,增城区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开展双师教学等方式,将非遗融入教育体系。”增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增城区优化顶层设计,明确非遗保护路径,在全市率先出台《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增城区非遗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立《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协同机制,明确文化旅游、农业农村、教育人社等部门的协同责任,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途径保护活化非遗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区去年在19所学校中开设榄雕、粤剧、剪纸、舞貔貅等非遗教学,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除此外,还搭建“非遗+活动”“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平台,进一步增强增城非遗吸引力,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发布于“南方+”,作者为朱伟良,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