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值得被铭记,有些精神需要被传承。《同学们》是一部粤产纪录电影,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教育的光辉历程,让我们一同走进影片,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学者们坚持教育、传承文化的崇高精神。
粤产纪录电影《同学们》将于5月22日亮相。该片由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凤凰卫视电影台、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档案馆等单位精心筹划、摄制。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华南学校,为延续教育火种,在逆境中坚持办学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粤北西京古道旁的韶关坪石、大村等地,地处岭南国家公园(拟设)及其周边,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追溯这段珍贵历史,向引路人致敬!
《同学们》剧照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涌现出了许多熠熠生辉的学者,他们是我国文学、艺术、物理、植物、天文、地理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当地传播知识和文化,让科学、文学与思想碰撞出闪亮的火花,使得当时粤北学术研究的气氛和成果令人侧目。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拓者之一王亚南将《资本论》首次带入课堂教学;“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先生在坪石荒郊野外的古庙里给学生讲授世界最前沿的量子物理;“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志在解决农民的温饱,让中国没有粮荒;家境优越的“岭南第一才女”冼玉清不顾朋友家人劝阻,毅然从澳门启程,奔赴粤北支持复学……
在那段难忘的岁月里,除了《同学们》电影中提到的学者,近百年来,还有大量“引路人”也在此开展自然科学研究,陈焕镛、丁颖、吴尚时等科学家在这里深耕细作,相继发表了南岭区域自然科学论文达500多篇。
陈焕镛,华南植物研究第一人
根据最新资料,岭南国家公园(拟设)范围内记录了野生高等植物300多科1400多属4000余种,这个数据背后,是无数植物研究学者经年累月不断地记录、不断地发现的成果。其中,一个无可取代的名字、华南植物研究第一人——陈焕镛院士,为之作出了载入史册的贡献。
陈焕镛,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和分类学家,毕生在华南大地上“耕耘”,开创了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研究的新纪元,特别是为植物分类学作出奠基式的贡献,领导主编了《中国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海南植物志》等专著。
一生为农,两脚沾泥的农学家丁颖
丁颖,一位来自广东茂名的农学家,他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对指导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4年,丁颖从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中山1号”新品种,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极大地缓解了当时华南地区的粮食压力。
丁颖教授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代表作有《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种》《水稻纯系育种之理论与实施》《水稻纯系育种法的研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中国水稻栽培学》等。
中国近代地理学重要开创者之一吴尚时
吴尚时,中国地理学家、教育家,岭南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192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赴法国留学,1934年考取国家硕士学位。
吴尚时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踏足粤北古道,走遍粤北,在坪石确立“珠江三角洲”地理学说,提出“广花平原”的地理概念,撰写《广东省之地形》,对华南的若干盆地的红色岩系及其地貌发育论述留下多篇文章,为“丹霞地形”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粤北红色岩系》等论文就是这时期考察的结果。
时逢日军侵华,学校不断搬迁逃避战火,华南、西南千里迁徙之途成为先生的野外考察路线,这需要非同一般的坚毅意志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先生学术文稿多半完成于此艰危时期,过度的劳累和极度困苦的环境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1947年,先生去世,年仅43岁。
莽莽林海,是滋养南岭人民千百年的自然宝库。为了与自然共生共赢,让更多的资源为人民造福,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英才投身南岭的研究,雄山峻岭间留下了众多国之名士的青春和足迹。当年烽火逆行的先行者们,作出了卓越贡献,每一次缅怀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更是一个时代的回响。
(原文发布于“广东林业”,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