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楼之村:英德江古山村
2018-03-12 下午 04:19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围楼是客家建筑的代表,在位于粤北地区的南粤古驿道沿线上,能看到许多围楼建筑,大多数的客家古村内一般只有一座围楼,但在北江-珠江口古驿道文化线路上的清远英德横石水镇有一条被称为围楼之村的江古山村,小小的古村之中居然隐藏了10座古围楼,今天驿道君就带大家看看吧。

江古山村1

江古山村围楼建筑众多

  江古山村位于横石水镇的西北部,离镇墟约4公里,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生。林姓为江古山村第一大姓氏,林氏祖先在明朝弘治年间从乳源迁居至此,至今已有500多年。

  沿着村道往村里走,远远就能看见一栋栋高大的围楼建筑,它们与村庄的其他房子有着明显区别,其雄浑朴实、精致高雅,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民俗风情。在这些围楼中,又以双桂楼、九牧楼、九龙楼、丛桂楼、新生楼保存比较完整,堪称是江古山村围楼的代表。

  据考证,双桂楼、九牧楼、九龙楼为清朝道光年间村民林启昌、林启玉、林启顺三兄弟为了防范外来盗贼所建;丛桂楼、新生楼为建双桂楼的大哥林启昌的后裔所建。这些围楼历经了近两百年的风雨洗刷,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江古山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的选址、科学的设计、精确的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围墙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后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墙壁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鹅卵石、河沙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黄豆浆或糯米饭、红糖搅拌以增强墙体的粘性、硬度和咬合力,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围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是客家围楼建筑的典范。

江古山村2

九龙楼

江古山村3

在角楼融入锅耳式建筑,这在客家围楼中比较罕见的。

  在众多围楼中,九龙楼的样式最为精美。九龙楼始建于公元1835年,楼长74米,宽68米,高15米,占地面积约为5032平方,内部的房间达到惊人的104间。碉楼顶配有栏洞及锅耳飞挑,十分美观。墙檐以花草、云纹灰塑、青砖立体鱼纹装饰。楼内四角均设有碉楼,而碉楼与门口都有枪眼,互相照应,易守难攻,令贼胆寒。楼内设有住房、议事厅、饮用水井、猪栏、厕所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江古山村4

围楼坚固的围墙令盗贼胆寒

  关于九龙楼的建造,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故事。建造该楼的村民林启顺当时抽大烟上瘾,眼看家业就要毁于一旦。有一次,他到大哥林启昌建双桂楼的工地看,被大哥林启昌数落:“抽烟鬼,看什么看,你又没本事做!”林启顺面对大哥的数落,顿觉颜面尽扫。回家后下决心戒烟,并用三年兴建起了自己的围楼,取名九龙楼。同时,他在建造九龙楼时,增加了一些浮雕,楼墙内侧加装了铁枝防盗,碉楼还加设了锅耳式,更加气派。 

江古山村5

林氏宗祠

  江古山村中还有始建于明朝(约公元1493年)林氏宗祠,该祠堂是明代三进式(即三开间、三进深、两天井)方正形建筑,坐西向东,用青砖筑砌的墙,房顶用木、瓦做材料。前厅为门洞,中厅较宽,后厅安放祖先牌位,牌位前有祭台,供祭祀之用。祠堂门外种有长、短各2块长方形的麻石条,据说是与江古山村较有身份的人物个数有关。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还曾是中共英东县委所在地。

  江古山村大多数古建筑已经破旧,失去了居住使用的功能,许多人已经从围楼里搬了出去。为更好保护这些古围楼,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当地镇政府正计划将其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原有建筑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维修维护,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

 

  交通小贴士:

  自驾:华南快速干线——京港澳高速——翁城出口——江古山村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