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来自三水的女性,用勤劳和刻苦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
2018-12-05 下午 04: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综合自三水旅游、广州日报   
分享

  南粤古驿道•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亚洲定向杯(广东•三水乐平站)赛事将于12月18日在佛山市三水区举行。三水地处北江、西江与绥江三条水道交汇处,是粤西前往广州的必经之地。在以水路运输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三水也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成为民丰物阜之地,并留下了许许多多与驿道有关的人与事。

  在20世纪初,三水有一批年轻妇女迫于生计,沿着水路出发,漂洋过海,前往南洋谋生。她们头包着红色的头巾,肩挑着沉甸甸的箩筐,用她们的平凡和普通,影响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为她们建了纪念馆、拍了电视剧,将她们的事迹写进了学生课本……她们就是被新加坡人所称颂的“红头巾”。今天驿道君就为大家讲述她们的故事。

1

红头巾劳作时的情形。

  “红头巾”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当时三水的一些贫寒家庭的女子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奔赴新加坡劳作。由于这些女子干活时都戴着红色头巾,所以被人们称为“红头巾”。

  她们主要在各大小建筑工地工作,以吃苦耐劳著称。由于她们来自农村,没有文化,所以除部分到胶厂当杂工外,大多戴上红头巾到建筑工地,做些和洋灰、挑砖块、搬木料的粗活。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在10小时以上,日工资少的时候仅五六角钱,多的时候也只有十一二元左右。但她们却参与过新加坡当地许多重要建筑工程的建设,例如五十年代新加坡最高的“亚洲大厦”和有名的“高等法院”大楼。

2

“红头巾”参与修建的新加坡高等法院大楼。

3

“红头巾”参与修建的南洋理工大学。

  早期“红头巾”到达的时候,并不能立刻上岸,她们被迫坐船到一个叫“齐天尚”小岛上(后来改成“圣夜旱岛”),用一种硫磺水清洗身体,经过检查没有疾病后方可上岸。上岸后她们被带到当年中华民国驻新加坡的领事馆,领取华侨登记证,才能以华侨的身份,在新加坡居住和谋生。

  “红头巾”的生活充满了艰苦与辛酸。中国最后一名“红头巾”黄苏妹曾回忆起往事,工作中她截断了手指,从四楼摔下差点丧命,仅得6毛钱一天。为了省钱,她经常在菜市场捡人家扔掉的烂菜叶回去煮着吃,午饭就在工地吃自己带的冷饭,咸菜都不舍得吃,有时咖啡泡饭将就一餐。

  在没有机械的年代,又身为女子,来到异国他乡,徒手盖起这些大楼一点都不容易。尤其在建筑工地,工作时难免磕磕碰碰。红头巾养女刘风珍回忆说,碰到带刺的板,摸到刺就挑出来,挤出淤血,有时甚至有铁片在里面,就拿刀片烧红了,挤着挑出来,也不舍得看医生。在她们身上闻到很多红花油、豆蔻油的味道,因为她们只能用这些去缓解身上的疼痛。

  背井离乡的三水女人们来到新加坡后,大都在牛车水附近的豆腐街、松柏街和海山街一带贫民区落脚。她们往往是好几个人合租一间房,栖身于一排排拥挤的上下木架床位。1930年代一个床位每月1元,1950年代则提高到5元。她们为了节俭,窝睡在空气污浊、闷热、数人拥挤的硬木板上,长年煎熬着。

4

位于牛车水的“红头巾”雕像。

  既然在新加坡如此辛苦,为何红头巾仍会选择外出谋生呢?三水区文联副主席黄敏说,跟顺德“自梳女”(即不嫁的女子)不同,明知婚姻不一定能摆脱苦难,或许还可能是另一重苦难的开始,三水女人还是选择早早出嫁。即使未婚,家乡已有指定婚配的,到南洋后也要以生鸡(公鸡)拜堂完婚,所以绝大多数“红头巾”都是已婚妇女。这些已婚的红头巾,基本都是无法在夫家生活下去而出洋的。也有一些三水女人,是为了挣脱自己不喜欢的男人而南渡的,还有一些则是丈夫早逝,生活没了依靠不得不南下。

  在20世纪初形成的比较大规模的劳工潮中,三水的出走人群比例很大,其中水灾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1915年三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灾,三水全县决堤40多条堤,整个三水几乎被洪水冲毁。而当时出现了大批下南洋的三水妇女,都是与这场洪水有关。

5

1996年“红头巾”们罕见的合照。

  不管什么原因离乡背井,这些三水女人南下后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脱。因为,即便暂时脱离了樊笼,传统家庭价值现依然迫使她们要不断地为夫家、为娘家埋头工作至年老力衰。

  红头巾何亚莲的婆婆是一个刻薄的长辈,当年何亚莲去新加坡时因为怕被婆婆知道,只挑了扁担、箩筐就走了,衣服包裹都没有带,更没有带钱,两手空空离开了家。但是,她在新加坡一直惦记着家人,努力赚钱寄回来养家,事实上,她的儿子并非亲生,而是过继的侄子,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血缘胜似血缘。每次写信回来,何亚莲都会问家里有没有钱,需不需要她寄回来,儿子非常体恤老人的辛苦,总是让她不要寄了,但她仍是会按时寄。

  1986年5月,新加坡广播电视局推出26集电视连续剧《红头巾》,使得“红头巾”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新加坡重建局为表彰红头巾在城市重建过程中的巨大功绩,特别在该局大厦门外雕塑三尊红头巾石像。此外,新加坡一地铁站壁雕上设有红头巾群像;当地著名旅游景点圣淘沙蜡像馆设有红头巾像。

  为了感谢这群“红头巾”,新加坡以各种方式纪念她们:《联合早报》曾发表《没有红头巾女工,50年代高楼建不成》的文章;邮政局特别出版纪念“红头巾”的邮票;旅游局开发出众多的“红头巾”旅游纪念品;国庆庆典和华人新年“妆艺”游行队伍中,常常可以见到红头巾身影;学校课本及各类报章与期刊也对“红头巾”进行相应的报道,引导教育学生与社会公众认识、学习红头巾的精神……

6

新加坡重建局外的“红头巾”纪念雕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百年风霜后,当年在新加坡劳作的那群“红头巾”已相继离世。中国最后一名“红头巾”——黄苏妹老人已于2015年在三水辞世,享年105岁。“红头巾”表现出来的在逆境中求生存、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传承。

 

  (原文刊登于三水旅游、广州日报,南粤古驿道网综合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