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活化人文记忆,“华南研学”已成国庆黄金周广东旅游新风尚
2020-10-10 下午 10:45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舒韵江   
分享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黄金周,广东旅游市场出现新风尚——“华南研学游”大受欢迎。韶关、清远、梅州、云浮等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迎来省内外各地游客,每日数以千计的大湾区游客重新走近那段岁月,极大地推动了各地旅游经济市场的恢复。

1

2

  据有关数据显示: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大村)积极开展系列研学活动,其中玉清书舍开展“爱上阅读”读书活动,吸引本地村民和游客参加,此外,该基地组织文艺创作团队到大村开展采风活动,与茶花公园联合开展“亲近大自然”亲子研学游活动,吸引游客上千人,带动餐饮及旅游商品消费上万元;

  韶关乐昌坪石研学基地将已建好的《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定友图书馆、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历史陈列馆等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每天有近千名游客造访,截至10月7日已累计接待上万名游客;

  而清远连州的华南研学基地带动连州红色研学旅行热,其中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旧址之一、如今经活化建设的“砺儒书舍”接待游客上百人。

3

4

5

6

7

  “华南研学游”为何如此火热?是什么同时受到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等群体的喜爱?

  究其原因,不仅因为“研学”这一学习形式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更因为华南研学背后有关历史人文记忆的挖掘与传承。

8

9

10

  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东吴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纷纷内迁至粤北,艰难办学,延续教育火种,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惠州师范学院、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培正中学、仲元中学乃至江苏苏州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澳门培道中学、台湾东吴大学等的根脉所在。

11

12

  据悉,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修复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推动。自2019年6月开始,广东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网等工作人员经过100多天的努力,把散落在韶关、清远、梅州、云浮等地的一段段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重新串联起来。

13

14

  近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等重要讲话精神,助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响应“一带一路”与创建“文化强省”等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在相关部门及各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以文旅体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为有力抓手,积极统筹各方力量,加快基地建设,积极打造“研学+”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15

16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抗战时期广东省中高等院校内迁办学旧址为依托,将成为未来共建“人文湾区”、继续深化大湾区教育合作的历史机缘与全新契机。实际上,如今的华南研学基地已成为探寻粤港澳“同根同源”历史与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与热门目的地。据了解,坪石研学基地已多次迎来粤港澳中小学、大学的学生团体,也多次接待了面向大众的旅行团,反响热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的党建活动也选择在此举行。正在规划建设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已成为华南教育历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世界学术史的重要历史场景,同时也是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场所,对促进粤北生态区发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脉同源精神家园等,正在发挥着深远影响。

17

18

  如今面对日益凋敝的乡村以及城乡间日益渐增的裂缝,在省、市各级领导下,华南研学基地通过挖掘历史人文资料、重现抗战教育故事、传承烽火教育精神等多方式,活化抗战时期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办学的旧址,在给人们带来一种回归原本的生活方式体验、为人们涵养家国情怀创造有利环境之余,也对各地文旅资源保护产生重要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19

20

  “华南研学游”采用游览观光、参观体验、研学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多样化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各市各基地将以文促旅,以旅促产,结合乡村当地产业特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消费,提高村民收入,进一步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