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粤地的教育坚守
2020-12-25 上午 10:3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花城出版社”   
分享

  本文摘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抗战期间粤地教育历史纪事》前言。

4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教育精英辗转至湖南与广东交界处,于坪石、大村、东陂等地的教育阵地坚守学术,将教育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国立中山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岭南大学等各校,在战时颠沛流离的艰辛之下仍坚持开展教育工作,值得后世铭记。

1

《大村岁月》配图,由横岗远眺大村Campus Scene 1942(来源: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习近平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到这里,形成群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在粤北抗战期间,也有一批教育精华辗转周折到湖南与广东交界处,依托粤汉铁路、武水和古道转化而成路况甚差的公路,以战时的韶关机场与香港联系,坚守于坪石、大村、东陂等地的教育阵地,度过艰难岁月,坚守于学术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亦是粤北先生们的高贵品质。

  中年粤北讲台开,

  战地春风桃李栽。

  坪石岭前歌剧闹,

  桂林洞里警钟哀。

  诲人不倦吾滋愧,

  抗敌图存志不灰。

  封豕长蛇终殄灭,

  夜深犹盼捷书来。

  这首诗是抗战粤北教育坚守者的写照,作者朱谦之是一位坚守岭南教育的学者,留日后于1931年回国,从1932年到广州至解放,担任过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主任、历史学部主任等职务,1952年院校调整进入北京大学。

2

水彩《岭大村校园》,司徒卫创作,引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提供《红灰精神:司徒卫的艺术世界》

  在坪石,当时许多是临时校舍,现在找不到“课室”,但仍然有一些上课的祠堂或者民宅。遗址地点可辨,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的诸多成员为主力军,通过合理的历史文献活化,在室内外建立可读性纪念性空间展示形式,让未来的老师和学生寻找到前辈的身影,心中有了“课堂”,脑海有了老师的“老师”影像。粤北山水可以作证,这里是粤港澳教育的圣地,是中国广东、香港和澳门教育事业的先驱在战火中献出了韶华乃至生命、保护火种、传播知识启蒙之地,等到捷书的到来,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作用。

  抗战粤北办学的历史在诸粤港澳教育机构的官方网站关于学校历史沿革的栏目中均有记录,澳门培道中学网站发展历史写道:1941年迁往坪石,并由1941年至1944年与培正联合办学,建立培联中学。香港培正中学的网站上写道:1941年香港沦陷,我校被迫停办,校舍被占,教职员生唯有转往澳门和国内。香港岭南大学的“历史与发展”栏目中写道:1941年,岭大校长带领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艰苦的(arduous)旅程来到韶关办学。

3

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旧址现状,参照历史照片“广同会馆”的原尺度推测(阿瑞绘制)

  国立中山大学当时选择校庆11月11日是以孙中山先生诞辰为准,实际上孙中山先生的诞辰是11月12日。1951年,许崇清校长致函宋庆龄,得到赞同而将11月12日改为中山大学校庆。2019年11月12日是中山大学95周年校庆,12月2日是培正、培道130周年校庆,百年名校的校庆自然是热闹的日子,但未见有多少人论及坪石先师,愿2020年各校在校庆时能够记起来。

  在1946年告别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公开信中,王亚南先生引用了孙中山先生的话“对世界迎头赶上去,把民族从根救出来”,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大、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为代表的学子敢于在最前线学校的动力。王亚南先生对同学们最后的寄语是“愿大家向着学习的光明前途迈进!”今天仍然是大家的目标。

  通过南粤古驿道循先师足迹,以偏概全记述之,旨在尽量保持历史文献的原真性。

 

  附: 《抗战期间粤地教育历史纪事》目录

  第一章 颠沛流离的迁徙:国立中山大学001

  第一节 回到粤北后的一年003

  第二节 广同会馆的研究院017

  第三节 塘口村的理学院022

  第四节 铁岭的文学院025

  第五节 管埠的师范学院031

  第六节 三星坪的工学院036

  第七节 武阳司的法学院046

  第八节 农学院的实践基地:乐昌演习林场058

  第二章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林砺儒主政061

  第一节 勷勤大学解体后的学院063

  第二节 在秦汉古道的教育家068

  第三节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体育专科076

  第三章 大山村的私立岭南大学081

  第一节 金鸡岭隔江相望的岭大农学院083

  第二节 全体离开香港奔赴粤北大村087

  第三节 1942年招收新生090

  第四节 大村的知识女性094

  第五节 大村的岭大附中097

  第四章 大山村的私立东吴大学文理学院103

  第一节 一路向南105

  第二节 充实力量与守望相助并重107

  第五章 广东其他教育机构111

  第一节 私立广州大学113

  第二节 广东国民大学116

  第三节 职业学校和中学120

  第六章 粤港互助——相会岭南在粤边123

  第一节 联合办学125

  第二节 未尝一日辍,以成就学生读书救国之宏愿130

  第三节 穗港教育的体育友谊132

  第四节 粤港互助134

  第七章 教育管理和财政运作 137

  第一节 机构运转的办学经费139

  第二节 适应战时非常时期的教育公费补助141

  第三节 教职员工的生活状况142

  第四节 坪石先生的老师149

  第八章 书籍和出版153

  第一节 学校图书155

  第二节 学术期刊156

  第三节 学校校闻166

  第九章 粤地抗战时期的人才对中国科技教育的影响16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学术快速进入常态的动力之一169

  第二节 重返石牌和康乐园178

  第三节 对港澳以及东南亚教育的影响184

  第四节 在坪石完成学业的学生及其日后的成就186

  第十章 抗战期间粤北对中国学术贡献193

  第一节 初步研究的判断195

  第二节 适应野外调查学科的发展197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与中国经济学的基础204

  第四节 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213

  第五节 李约瑟的访问和评价219

  第十一章 管埠中师——被尘封的教育文化遗产223

  第一节 管埠中师影响中国教育史的五年225

  第二节 管埠师范教育的系统化237

  第三节 从法兰西俭学岁月到武水烽火育人248

  第四节 管埠的艺术大师254

  第五节 坪石时期左联文化传承261

  第六节 在管埠就读的师范学院学生们267

  第七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欧洲大学的比较271

  第八节 管埠中师实践的意义276

  第十二章 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回顾279

  第一节 天文台的遗址挖掘281

  第二节 2019年7月以来部分发表在南粤古驿道网站的研究成果 287

  第三节 私立岭南大学的“导师制”306

  第四节 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之“植桐计划”谈起318

  第五节 岭大大村校园解谜: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大村校园遗址调查与勘探 325

  第六节 长达五年的对谈:简述李约瑟与王亚南对谈故事335

  第七节 抗战时期广东的公路和驿运340

  第八节 由谭维汉《西迁述要》探究私立广州大学西迁路线与办学历史 346

  第九节  弦歌不辍:马思聪在坪石361

  第十节  中国农科高级人才培养的开拓者之一:国立中山大学的农科研究生教育 368

  主要参考资料381

 

  (原文刊登于“花城出版社”,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