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古道风光美如画,不辞长作粤北人(上)
2021-03-02 下午 02:23   作者:欧伦彬   
分享

你家哥哥真可怜,起早贪黑去挑盐。

一根扁担两箩筐,翻山越岭冇得闲。

呷了好多糙米饭,睡了好多屋角檐。

辛辛苦苦日跟日,风风雨雨年复年。

……

  一首描写挑夫在古道挥汗如雨、艰辛劳作的古老歌谣使我们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皇朝。

 

古道见证客籍迁徙史

  据《乐昌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任嚣”,兵发五十万大军“取陆梁之地。平南越以为南海、桂林、象郡……”“其中一支十五万人的小分队,从现在‘湘粤古道’的位置,由湖南开往广东。湘粤古道正是这十五万大军硬踩出来的。”(2007年10月15日《文萃报》)。由此可见,乐昌境内历史上的这条古道,自古就是中原进入广东的第一站,是一条开辟最早、贯通南北的重要道路。为全面打通中原至岭南的交通要道。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太守卫飒决定沿着当年“踩踏”出来的道路开凿一条南北通道,这条道路由湖南省临武县经广东乐昌市坪石镇武阳司、梅花镇关春、云岩镇出水岩等地,直达乳源、曲江、英德浛洸,全程500多公里,其中在乐昌境内为80多公里。

1

图为西京古道上的挑夫。(欧伦彬/摄)

  乐昌周围高山连绵,层峦叠嶂,云遮雾罩,气候异然。汉代马援将军率军平定岭南路经乐昌时,发出了“鸟飞不渡,兽不能临”的感慨;唐代大文豪韩愈被贬潮州乘船过昌乐泷时,面对险山恶水挥笔写下了“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等壮美的诗句,可见乐昌地理位置之险要。

2

图为乐昌西京古道坪石镇武阳司段。(欧伦彬/摄)

  西京古道开凿以后,历代曾经多次重修。部分重修事实已可见诸有关史料。其中《郴州志》、《韶州府志》记载:唐代曾经重修。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刘浚等以石砌筑路面。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知县吴邦俊从乳源县城至湖南宜章全程修葺。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当地乡民重修古道。路面或用石块铺筑,或凿山石开成,宽处三四米。西京古道成为古时沟通南北的“高速公路”,是岭南和中原各地前往经商、探亲访友、赴京赶考和游历的必经之道。路途人流之密集、场面之热闹由此可见一斑。唐代中期,张九龄奉旨开凿南雄梅关古道后,中原人尤其是西南一带进入岭南多了一个选择,大大促进了广东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3

图为西京古道坪石镇白竹段。(刘钦迟/摄)

4

图为乐昌西京古道梅花鹧鸪塘段。(欧伦彬/摄)

  中国人自古眷恋故土,一般不会轻易迁徙。除非万不得已。数千年来,由于北方长年战乱频仍,天灾人祸屡现,大量难民举家一路南迁。加之贬谪官员和罪犯频繁往南流放,岭南荒蛮之地逐渐得到开发。为了便于以后踏上归途,大多选择古道附近一带安居。一是交通方便,易于生存;二是便于联络,打听老家消息。我们从古道村落牌匾便略知一二。如“陇西世家”、“平西世家”、“一六家风”、“三善堂”、“平阳堂”、“渤海堂”,他们均从甘肃、北京、江西、山西、河北、湖南等地一路迁徙而来。各姓氏村落“择路”而居,守望相助,使得呈“根脉”式往四方延伸,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过去,西京古道在坪石镇的乐昌境内,分出三路:一路由阳山、乳源经乐昌的云岩、梅花、关春、老坪石、武阳司到湖南的宜章、郴州往中原;另一路从老坪石过金鸡岭脚,朝东南方向通往庆云(有古代要塞蔚岭关)、黄圃、汝城、江西边境;南经户昌山、蔚岭关、九峰、北乡到乐昌;还有一路则是水路——九泷十八滩,从乐昌泷口沿武江九泷十八滩西岸,经罗家渡韩泷祠到坪石镇,可弃船骑马经宜章北达中原(昔宜乐古道称南船北马),当地人称之为 “宜乐古道”、“郴乐古道”、“黄宜古道”“黄金洞古道”和“湖广古道”等,有22条之多,总长达400多公里。乐昌境内最长的为西京古道支线“宜乐古道”,沿途用0.8-1.5米宽的为红砂岩石、青石、麻石修筑成路。主道途经坪石、黄圃、庆云、两江、九峰、北乡、乐城八个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长为120多公里。而由此延伸的岔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其主岔道有五,一为东南经坪石金鸡岭脚往东北庆云、黄圃、白石、汝城、江西边境,途中庆云转东南两江、九峰、北乡到乐昌;二为顺武江往东南大源至乐昌为主要的西京水路,沿河两岸有陆路、渡口穿行;三为南往三星坪、神步、吴塘、关春、梅花、云岩接乳源县红云西京古道;四为西南经三星坪、武阳司、新董水头通湖南宜章县的栗源;五为西北往白竹、三拱桥通湖南宜章县城。此段沿宜章河往西北穿行,途中有毓泉亭遗址、小坑桥(桥头有岔路南往武阳司,西通石溪、三溪、梅田)、三拱桥等交通建筑。由于食盐产自广东沿海,盐商通过陆路和水路运送至坪石,然后再贩卖至湖南、江西等地。该古道对研究古时交通脉络和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具有重要的价值。

5

图为西京水路坪石镇韩泷祠段。(欧伦彬/摄)

6

图为宜乐古道北乡镇石窖子段。(欧伦彬/摄)

 

亭阁精美 古朴优雅

  西京古道乐昌段,沿途绿树如茵,鸟语花香,古建筑随处可见。现尤以古亭居多,有25座。古驿道“上通两湖,下通百粤,来者来,往者往,熙攘交错,累如贯珠”,因此“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卅里一驿站”供百姓歇息、挡风避雨去暑。

7

图为西京古道云岩镇下开封古凉亭。(欧伦彬/摄)

  短亭以“下开封桥村石凉亭”最精美,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其为东西走向,四周墙体和顶部全部由大小不一的石砖砌筑,属城门拱圈式无梁殿结构。亭顶覆盖厚土,面阔4.64米,进深5.95米,面积28平方米,顶部厚1.25米(石块加填土),类关隘隧道。西门门首上阳刻行楷“少安毋躁”,东门上阳刻行楷“宾至如归”。亭内现存“新建亭碑”四块,亭内拱顶中间有一石块,上阴刻楷书“嘉庆十一年修建并记”。亭内为西京古道通道,宽2.5米,东往乳源县红云乡,西往出水岩、梅花、湖南等地,亭门外以东7米处有一石筑照壁,俗称“挡风墙”、“风水墙”。而长亭以“草鞋岭村思源亭”最美,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南北走向,木石结构,面阔一间6.70米,进深一间7.85米,面积53平方米,抬梁式7架梁,南北门头上均有阳刻“思源亭”。中梁墨笔书写有“清嘉庆十二年 立”。亭内为矩形平面,四面围合,前后开拱门洞,西京古道从中穿过的单体建筑。南往云岩步坳亭、乳源红云乡,北往梅花鹧鸪塘、湖南等地。该亭是乐昌现存面积形制最高大的一座古亭。

8

图为西京古道草鞋岭村“思源亭”。(欧伦彬/摄)

  另外,古道上还有阁楼。如梅花镇大坪杨家寨梅乐古道附近的文昌阁。其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坐东南向西北,为歇山顶式重檐三层砖、木、瓦、石结构。通面阔9米,通进深8.9米,通高约11米,面积80平方米。前后拱劵式石门框(21世纪初,由于后门拱门年久失修出现险情,村民只好用砖石封住门),起拱高度青石砌四壁,以上至二楼檐下为青砖叠砌,三楼以上为木结构,中间供奉文曲星。每逢传统佳节和高考之际,村民都会前来祭拜,佑护家人平安幸福,文运昌盛,科甲连登。在过去,这里还是过往人员歇息、茶叙之地。据《杨氏族谱》记载:“十二世孙辛酉选拔贡生考授洲左堂甲子科,大清乾隆三十年顺天乡进士截选知县杨大经所建。”

  1931年2月3日,邓小平、李明瑞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红七军“血战梅花”后撤退到杨家寨,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在此召开了紧急会议,认为梅花战斗失利,在粤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已难以实现,决定撤出梅花,向江西前进。部队撤离后,部分伤病员在此疗伤。解放后,文昌阁做过加工厂和村民集结活动的地方之一。解放后,当地村民把文昌阁称之为“红军楼”。文昌阁这种重檐楼阁在粤北极其罕见,对研究乐昌市清代阁楼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9

图为梅乐古道上的文昌阁。(欧伦彬/摄)

 

古桥遍布 美丽壮观

  常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道路一路延伸,难免会有溪流江河阻挡,架设桥梁已是必然。在乐昌西京古道及其支线上,就有21座古桥,通往各个村庄、圩镇和田野。这些古桥,没有沙泥,没有石卯榫,利用力学的作用,全靠一块块精打细敲的石砖砌筑,千百年屹立不倒,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在这许多美丽壮观的古桥中,要数宜乐古道上的应山石桥和月弯古桥最具代表性。

  应山石桥位于黄圃镇应山村,建于清乾隆丙戌年(公元1766年),南北走向,采用拱圈式纵联砌置法拱砌。桥长49.85米,宽6.5米,三拱跨,单拱跨16.9米,桥身厚1.15米,面积324平方米。桥面两侧有石砌护墙作栏杆,长48米,高53厘米,厚36厘米。上石阶5级,每级长6.5米,宽66厘米,级高12厘米;下石阶28级,每级长6.5米,宽66厘米,级高12厘米,是广东省目前发现的跨度最大的石拱桥。每当春夏两季,雨水上涨之时,桥身倒映在水里,形成三个像玉环似的拱桥,十分美丽,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玉环桥”。

10

图为西京古道支线宜乐古道上的应山石桥。(欧伦彬/摄)

  在漫长的岁月中,应山石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

  当时为何要投入巨资建造如此宽大的石拱桥?我们从附近颇具规模的应山古村、石溪村和黄圃老街一排排的铺面以及各省会馆可看出,古时宜乐古道上商贾往来是非常频繁、热闹的,是湖广重要的交通要道。该桥对研究古桥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87年列入乐昌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月弯古桥位于两江镇普乐村。据清同治《乐昌县志·桥》载:“月弯桥,在普乐洞,建于清嘉庆年(约公元179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月湾古桥属单孔石拱桥,长25米,宽6米,高10米,建筑材料为石板,结构跟赵州桥一样。桥为半月型石拱桥。石桥造工精致,桥体全部用人工凿成的石砖干砌而成,没有用上一点灰浆。那一米多长一尺余厚凿得四方端正棱角分明的石砖,每块少说也有五六百斤重。据当地老人讲述,在1934年11月,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路经九峰、两江,有一头随军大象过桥前,用长鼻子嗅出了月湾桥牢固,才敢走过此桥。路过另一座两江“小江桥”时,大象用鼻嗅测后,不敢通过,宁可从河面游水而过。

11

图为两江镇宜乐古道月湾桥。(陈闽/摄)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欧伦彬,韶关市乐昌市博物馆馆长。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