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现场·南粤丨探秘粤北山区名校——国立中山大学
2021-04-14 下午 03: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uhc城乡遗产保护工作室”   
分享

  坪石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南粤古驿道调查计划中较为特别的一个类型,是在古驿道保护与活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与地方文旅部门一点点挖掘与有机整合的成果。

  在新一轮的文化复兴中,这些“意外之喜”,作为潜在的文化资源,正推动着逐渐衰败的山区村落,逐步找回往日的荣光。

  (一)向西走,向东走

  西南联大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慷慨悲歌。

  在动荡年代的战乱炮火中,西南联大就是我国高等学府辗转办学的一个缩影。同一时期,国内大批高等学府也相继踏上了西迁之路,例如:中部的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东部地区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沿海的厦门大学、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后文简称“中大”)等等。

  八年,这些高校不仅没有被战火摧毁,还都发展壮大,这些历史与记忆是我国抗战史、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值得一提的是,如下图中所示,当其他学校步步向西的同时,国立中山大学是极少数西迁云南后,又返回广东的高校。此次我们拜访的坪石镇及周边地区,则是中大回迁的第一站。

1

抗战时期部分大学西迁路线示意图(来源:网络)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中山大学校方被迫迁校至云南澂江(今澄江)。

  在滇临时办学不到两年,当时广东省省会迁往韶关,当局认为广东除敌占区外局势较为稳定,为解决湖南、江西等邻省学生入学困难问题,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将中大迁回广东。1940年8月,在许崇清校长主持下,中大又迁至粤北山区坪石办学,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三次“粤北会战”后,日军先后攻占了韶关、乐昌,打通了粤汉铁路,中大不得不再次迁校,一支向粤东,一支向湖南。

  (二)武江上的点点明珠

  据当地专家介绍,中大七年外迁时间里,在坪石的时间最长,从1940年9月至1945年1月,达四年之久。而坪石镇位于粤湘交界,武江经湖南多县通珠江水系,加上西京古道与铁路通过,交通便利;而粤北山区较为隐蔽、环境幽静;同时距离乐昌韶关不远,是学校安置的绝佳地点。

  回迁时,包括中大校本部在内的数个学院陆续迁入乐昌坪石。曲折的武江串联起了这点点明珠。

2

坪石校区分布示意图(由展厅现场展板图片改绘)

  其中,中大校本部与研究院迁入坪石镇老街,文学院设在坪石镇铁岭,法学院迁入武阳司(后迁往车田坝),工学院迁入三星坪,师范学院设在管埠,附中设在水牛湾,医学院迁入乐昌河南,理学院设在坪石塘口,农学院则设在相邻的湖南宜章境内的栗源堡……

  各个学院分布在村落中,通过武江及其支流水路联系,至今各村还有不少曾经村民借给学校的校舍,水道边也基本还能找到曾经渡船的埠头。在广东省档案局的支持下,目前“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在坪石各个学院点都立了一个信息柱,上面有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信息。如果你路过它,记得仔细瞧一瞧。

3

武江(来源:网络)

4

武江边信息柱

  管埠村在坪石镇以东,是师范学院所在,学院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教师有很多左联人士。许幸之、马思聪等多位艺术大师在这里教学、研究、创作……

  村中的“清泉里”原是富户住宅,当时借给了中大教授使用。建筑风格十分别致,悬挑的木质阳台,与当地民居有不小的差别。而因当时条件艰苦,学生们是用杉树皮做屋顶,用竹片钉起来做墙壁,建起的学生宿舍,至今虽然没有实物遗留,但图纸保存完好。

5

清泉里

6

管埠礼堂图纸(来源:摄于现场展板)

  沿武江向西就到了坪石镇,坪石老街是中大学校本部所在。历史上坪石是武江与西京古道枢纽,商贸发达,老街在民国时约2公里是“河+吊脚楼+街+长进深民居”的模式,街道用红砂岩石板铺砌,路面光滑。因后续破坏,老街至今几乎无遗存,仅有个别老房子前的石板还可识别。

  如今,设计师们将老街用新石板重新铺砌,尺度比原来略宽1/3,在临江一侧公共空间里,通过地方建筑山墙面意向的构架模拟还原,形成驻留空间,以求将历史的片段信息留下来。

7

改造中的坪石老街临江空间

  在抗战迁移中全力保护中大图书的杜定友先生,是中国图书馆学的专家、图书馆事业创始人,杜先生说:“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为了纪念中大师生在迁校过程中对于图书(知识)的保护与传承的人文精神,坪石在老街修建了定友图书馆,并作为居民文化场所予以延续。

  图书馆内一个个师生搬运图书的箱子讲述着当年那段艰难往事;而绿色草坪地毯则还原了当年为减少木建筑楼板杂音,中大师生用松叶铺地的生活智慧。这一点点设计的小细节,让那段历史画面感十足,我们也不自觉地降低了交谈的声音。

8

定友图书馆

  沿江水继续向上游走,就是三星坪和武阳司了。三星坪与江对岸新村同是工学院所在,包括机械系、建筑系等。武阳司是法学院所在,村中还保留有少数传统建筑,调查时正在修缮。

  武阳司后山上有古道以及抗战炮楼,遗存仅有一面墙,墙上还可以看到弹孔等,目前正在修缮,计划在原有墙体外增加钢架平台,作为景观平台,利用的同时保留了历史信息。

9

三星坪村工学院旧址(来源:网络)

10

武阳司修缮后的建筑与抗战炮楼

  古道在这里不是“主角”,但听本地专家介绍,这一地区山间有诸多隐蔽的小道,也是驿道网络的一部分。如工学院所在的新村山上有古道,翻越后可通往塘口村的理学院。它们对于中大师生来说,是生活学习来往通道,也是他们晨间午后散步、交流、创作的场所。

11

新村古道

12

复建的路亭

  (三)坪石先生

  “坪石先生”是对抗战时期驻留在坪石的高校教授、学者的尊称。“坪石先生”们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坚守教育事业,支撑起的岭南地区高、中等学府,延续华南教育的星火。

  在这短短的四年里,“坪石先生”不仅仅在学校里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在整个区域传播着先进文化思想。

13

各村中的“坪石先生”塑像

  武阳司村里立有一座人物雕像,主人公便是王亚南。他是《资本论》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两位翻译者之一。当年在武阳司村,他任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在坪石广泛讲授《资本论》,听课者蜂拥而至。

  雕像后面是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学教育历史陈列馆,哪怕是规划将用于展览的传统建筑正在修缮,村里仍临时利用办公楼的一楼,用一件件文物和照片,进行了完整篇章的展览,讲述着王亚南、李达、梅龚彬等一批“坪石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故事。

14

武阳司陈列馆

  结语

  坪石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项目从2019年7月开始,研究、规划与实施同步进行,虽然我们考察的几处都正在进行或尚在完善中,但满满的信息已经呈现出来,实物、展板、影像、音频,还有二维码的电子导览,让我们了解了抗战时期中大迁移历史;各个院系师生在坪石地区不畏艰苦、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状况也历历在目。

15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游径图(来源:网络)

  研学基地只是古驿道项目系统中的一个缩影,历史与文化信息的挖掘,支撑着项目规划与设计。研学基地目前定位为红色研学,适当的修复配合适宜的新设计,以及一步步地完善展示体系、设施配套,仅仅一年时间,这里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组织、学校、市民前来学习参观。

  这关于中国教育的星星之火,正以另外的方式,在这和平的年代继续传承。相信这里的未来会更好。

 

  (特别感谢:乐昌市自然资源局苏局长、邱科长与地方专家何老师的细致介绍。)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UHC城乡遗产保护工作室”,作者为陈欢,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周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