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先生”马思聪:家乡、人民、祖国的旋律 坪石众先师小记(38)
2021-11-10 上午 11:00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综合整理   
分享

  马思聪先生是我国一位饮誉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一生,充满着许多戏剧性的遭遇,经受过不少波折、艰辛和劫难;但更主要的是:通过锲而不舍的探索和穷究底蕴的追求,在勇攀艺术之巔的崎岖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艰辛的脚印,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与醉人心脾的乐章,同时还留下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警醒和反思的课题。他的音乐之魂及其巨大影响,将永远萦绕于我国乐坛、经久不衰。

 

 

  马思聪,小名又叫“艾”,1912年5月17日出生于广东海丰县海城镇。他父亲马育航是邑中才士,也是晚清末年的癝生。马育航是陈炯明的同学,早年与陈炯明在海丰创办“海丰自治报”。马育航曾参加过同盟会,参加过策动广东新军起义。

  

  投身于抗战及进步事业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战的烽火。马思聪由南京到广州,任教于中山大学。这期间他的思想感情已融化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中,强烈的爱国主义驱使他的创作进一步走上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他以内蒙民歌《情别》为主题,写了《第一小提琴回旋曲》,接着不久,他又高兴地发现内蒙古河套地区(解放前称绥远省)的一首民歌“城墙上跑马”,他一遍又一遍地哼着那浸满泪水和乡愁的歌词:“城墙上跑马,掉不回那个头,想起咱们的包头,哎哟我就眼儿抖”。他不断地咀嚼着那饱含辛酸的旋律中的每个音符,他被深深地感动了,创作的灵感不禁油然而生,他含泪疾书,终于写成了著名的管弦乐曲《绥远组曲》,现在改名为《内蒙组曲》。它由三个乐曲组成,即《史诗》、《思乡曲》和《塞外舞曲》。《史诗》展现了民族的勤劳和奋勇抗战的激情;《思乡曲》委婉动人,勾引起人们对于离乱生活的联想,藉以寄托对于亲人和故土的思念;《塞外舞曲》朴实、雄健、奔放热烈而带有浪漫气息。《绥远组曲》有小提琴谱和乐队总谱,是马思聪成名作品中的杰出乐章。

1

图为马思聪。

  这一年他还以青年诗人金帆的诗《自由的号角》谱写成歌曲。又由蔡若虹写词,谱写了有管弦伴奏的男中音独唱歌曲《永生》,曾在嘉陵宾馆孔祥熙主办的晚会上演出。演出后,在座的周恩来主动前来与马思聪握手。周恩来也酷爱音乐。从此两人结识了,周恩来成了马思聪的“知音”,也正因为周恩来的卓越才能与崇高品德给马思聪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光明,以致以后愿意紧跟着共产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力。认识周恩来,可以说是他政治思想上的重大转折点。

2

1949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全国政协委员马思聪 (右一) 等。

  1938年他创作了《第一弦乐四重奏》,这时抗日的号角正唤起了国内外同胞,他们同仇敌忾,奋起共赴国难。南洋华侨救乡会在香港九龙旺角成立了华侨回乡服务办事处,组织了“东江流动歌剧团”,马思聪给他们写了团歌,词是林悠如所作。这首团歌响遍广东东江各地,深受群众喜爱,它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唤起了同胞们抗日的激情。

  不久,东江流动歌剧团被解散了。时至今日,事隔半个世纪,这首团歌仍在当年的东江老战士中传颂着,并收集进“东江流动歌剧团”的团史中。

  1939年日军飞机滥炸广州,时局紧张,中山大学决定迁校。马思聪夫妇到香港小住,长女马碧雪在香港出世,不久携同半岁的长女离开香港,经河内到云南澄江。时中山大学已迁校于此。

  翌年,马思聪到达重庆,创办中华交响乐团,任乐队指挥,兼任协奏曲的小提琴独奏家。他在重庆指挥演出过几十场次,大受中外音乐爱好者的赞誉。他和徐迟先生的结识就在这一年,从此徐马两人成为莫逆之交。1940年2月间,李凌先生到重庆上清寺马思聪家拜访,他是奉周恩来面谕,来搞联谊工作的。李凌这次的拜访虽然有点像“不速之客”,但是李凌与马思聪同是广东人,说的一口家乡话,而且谈的是音乐问题,一旦谈开了便很投机。李凌来自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的“中国民歌研究会”主席。他收集了中国各地的民歌几百首,和马思聪谈民歌时拿出了他这些珍藏的民歌,使马思聪大开眼界,视为珍宝。此后,李凌经常和马思聪来往,彼此成为挚友。这时,另一位在白区音乐界搞地下工作的赵沨先生也经常与马思聪来往。他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马思聪逐渐看出了李、赵两人的政治面目,而且当时还处于白色恐怖的环境之中,但他也并不介意。

3

图为马思聪与李凌、赵沨等好友在一起。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之后,国共两党矛盾日益尖锐,日军乘机大举进逼,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马思聪深有感触。他与抗日战士心连心,满怀激情为二十首抗战歌词谱了曲,它们是颂歌、赞歌、战歌。同时还写了《抛锚大合唱》,反映当时人民处于苦难中的生活和鞭鞑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时,马思聪又到香港,并多次举行演奏会。他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和美妙的琴声折服了中外听众。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在香港经受炮火的洗礼,但是他虽然处于危险的境地,但仍不忘致力于创作。他在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动手写《第一降E大调交响乐》。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大批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处于日军大搜捕的恐怖之中。党的地下组织及时组织了疏散大队,护送一批批的文化人和民主人士脱离险境。1942年初马思聪偕同夫人王慕理、岳母、小姨和学生梅振权、陈宗元、黄豪业一行7人在疏散大队的帮助下,经由大埔、沙鱼涌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历时五天、风尘仆仆回到故乡——海丰。

 

  难忘的故土乡情

  日寇在占领香港之前,于1941年春先作军事上的试探,入侵海丰,旋即离去。海丰的元气虽未大损,但伤痕尚存,人们对于离散之苦记忆犹新。这次马思聪历险回家,乡亲们都为他们庆幸。经历过艰险的日子,才感到和平岁月的可贵,因此他们倍加亲切。马思聪见到他的三叔父和三婶母时,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放,悲、欢、苦、乐的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令他一时说不出话来,最堪告慰的是大家经历战乱之后都还健在。

  他们一行7人,每人背着一个背囊回家。马思聪和他的三位学生每人手上多提一把小提琴,除此之外,身上别无长物了。思聪的背囊里除了几件衣服外,塞满了乐谱和作品手稿。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因此学生们每天除了三餐和散步的时间外,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四段时间都非常认真地练习,一天至少拉琴九个小时以上。此外还学习和声和视唱。马思聪自己每天也练琴,天气寒冷时,他从房间里拉琴直接拉到大厅上来,拉到身上感到暖和额上冒汗为止。除练琴之外,他还从事创作。

  这期间他也参加社会活动,曾应海丰县民众教育馆邀请,为抗日募款与当地的“徽明剧社”一起义演。自己也曾到汕尾开演奏会。演奏过《绥远组曲》、《摇蓝曲》、《西班牙屐舞曲》……等。两次义演所得,悉数交给政府,支援抗日战争。

  马思聪没有忘记他的家乡有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三个剧种。它们各有独特的曲调。这些曲调对于马思聪来说是最为宝贵的民间音乐素材。他要堂弟为他请来民间乐师鄞降临,拉拉家乡的白字曲,他一边拉一边唱:“二三四,五三四,二二二三四……”(旧白字戏曲用的是“二四”谱)马思聪自己在一旁记谱,听得哈哈大笑起来!鄞降临要求马思聪用提琴拉他刚才拉过的曲调,马思聪毫无差误地按照所记的曲谱把原曲拉了出来。鄞降临听后拍着大腿打趣地说:“我从来没有收过象你这样聪明的徒弟。我一条曲在农村要教三年,徒弟们才学得会。今天遇着你这个一听就会的聪明学生,我鄞降临无法赚食了……”。说着站了起来,拿着“响弦”(白字曲的主乐器)滑稽而友善地向马思聪一揖说:“还是我拜你为师吧!”于是又引起了哄堂大笑。这次马思聪记录了不少白字戏曲调,以后他从这些白字戏曲调中选取了创作素材,写成了《钢琴弦乐五重奏》。

  马思聪在家乡义演,《绥远组曲》大受乡人赞赏,尤以其中的《思乡曲》更为人们所喜爱,它是那么的委婉动人而富于诗意。他的堂弟马思周向他建议配上歌词谱为歌曲,他同意了,于是他一边按着旋律哼唱,一边在曲谱上填词,其中有一小段一时未能接续下去。他堂弟说:“填上‘举目回望,四野荒凉。落日依山,雁儿飞散。'好吗?”他握笔的手一顿笑着说:“好!恰当!有情有景。”接着就一口气填了下去,把《思乡曲》的主旋律谱成了歌曲。从此这首:“城墙上有人,城墙下有马,想起了我的家乡,我就牙儿肉儿抖,举目回望,四野荒凉,落日依山,雁儿飞散,庙台的金顶闪闪光,驼群的影遮列天边。哎噢吁啊想家乡。风大啊黄沙无边,夜寒啊星辰作帐,草高啊盖着牛羊,家乡啊想念不忘,想念不忘。我的家乡路儿正长,心头怅惘。城墙上有人,城墙下有马,想起了我的家乡,我就牙儿肉儿抖,家乡啊,想念不忘,想念不忘啊!依呀噢。”《思乡曲》便在他的家乡海丰县传播起来了,它倾诉着流落他乡的人对于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故乡、熟土、亲人啊怎不令人思念。看!那无边的草原、落日、飞雁、庙台、驼群……听!那啼声、蹄声、铃声……交织在一起,拨动着听众的心弦,震撼着人们的肺腑,引起人们对家乡牵肠挂肚的怀念!!!

  马思聪在家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热闹的春节,不久友人沈宜甲来信要他到桂林去。三月间他就在亲人戚友的送别中带着夫人、小姨、岳母和三位学生离别了可爱的家乡,重又踏上了人生曲折的旅途。

  他辗转来到桂林,略事小住,旋又回到粤北坪石管埠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坪石位于广东与湖南交界之处,是当时粤汉铁路必经之地,是个小市镇。由于战争的需要,广东一些机关学校向北迁徙,这个小市镇也就应时热闹起来。这里有一条美丽的溪流通向管埠,山明水秀,树木苍郁,在这一片幽静的大自然里,中山大学的师范学院就迁徙于此,这种环境对于马思聪的音乐创作大有好处。

4

图为中大附中所地管埠村全景现状。(阿瑞供图)

5

图为2011年管埠村影像地图。(阿瑞供图)

  夏天,他的《第一降E大调交响乐》脱稿。紧接着他又以西藏民歌为素材写成了《西藏音诗》,它分为:一、《述异》二、《喇嘛寺院》三、《剑舞>三部分。

  六月间马思聪和徐迟先生的《两封关于音乐的公开信》在桂林版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两封信中一封是徐迟先生的“提问”,一封是马思聪的“答问”,讨论的是关于纯音乐、标题音乐、舞剧、歌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马思聪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非常精辟的有如经典性般的定义。它经过了四十多年的考验,直到今天还是正确的,值得我们遵循和学习。他的音乐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创作实践,因此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和他的音乐理论完全一致的。

  当时他的堂弟马思周曾经先后在报章上读过他们这两篇文章,心中存个疙瘩,以为他们是在“论战”,待他来到管埠,与马思聪相见之下谈起这回事。马思聪笑着说:“这不算是论战,只不过是学术上的探讨而已……,徐迟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一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者,对于音乐也是很内行的……”言谈之间流露出他对徐迟先生衷心钦佩之意。

  翌年,他的次女马瑞雪诞生,他创作的《第一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同时问世,这个作品极受听众欢迎。

  1944年,时局紧张,日军步步进逼,湘桂大逃难,马思聪携眷经桂林、柳州、贵阳到昆明。自从抗战以来,夫人王慕理是演奏会的钢琴伴奏,偶或担任独奏。当时他们除在各地开演奏会外,也曾到美军基地劳军。

  1945年马思聪又到重庆、成都等地演奏。“八·一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他接受杨森将军的邀聘,赴贵阳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这年他创作了《牧歌》和《跳神》两个小提琴曲和取材于家乡海丰白字曲调的《钢琴弦乐五重奏》。

  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马思聪和全国人民一样共同经历了八年艰险、离乱、飘泊的生活。

 

  呼唤民主迎接春天

  八年抗战结束,内战的序幕随着拉开。1946年初,周恩来在重庆呼吁“全国人民必须站起来,为自由和民主的权利而斗争”。马思聪在贵阳随即响应。时值诗人端木蕻良也在贵阳,马思聪请他写了一部合唱曲的歌词,很快地就把曲子谱好,这部作品就是《民主大合唱》。

  3月马思聪离开贵阳到重庆,5月由重庆飞往上海,建立了“上海音乐家协会”。在上海开了演奏会之后,接到台湾交响乐团的邀请,到台湾任该乐团指挥,是年秋天,儿子马如龙于台北诞生。冬,携眷回广州,仍任教于中山大学,并任广东省立艺专音乐系主任。

  1947年广州掀起反饥饿、反内战的浪潮,学生们纷纷组织队伍上街示威游行。马思聪激于义愤,参加了中山大学的示威行列。

  这年李凌等人在香港创办中华音乐院,聘请马思聪兼任院长,他受聘后与夫人王慕理每月去香港一次。在香港他又会见了赵沨和金帆,此后,赵沨在马思聪的掩护下化名吴夫田来广州艺专任教。金帆由香港给马思聪寄来合唱歌词,原词七段,马思聪选用了其中四段,采用陕北郡鄂鄠的调子为素材谱写了《祖国大合唱》。中山大学演唱这部大合唱时听众有好几千人,唱了一遍又一遍。听众报以雷鸣的掌声,场面非常热烈。于是《祖国大合唱》不胫而走,广州、上海、南京、北平、香港以至南洋等地的学生们都纷纷演出这首预示光明即将到来的祖国颂歌。

  1948年马思聪又再由金帆写词,谱写了《春天大合唱》,由广州艺专的学生们演出。一天,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登门拜访马思聪,邀请他到美国任教,被马思聪婉言谢绝了。过了些日子,马思聪的住宅前后出现了反常的可疑迹象,马思聪便举家匆忙地迁到香港。

  马思聪的《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和《春天大合唱》以明朗的音调,雄伟的气魄,表现了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向往光明,争取民主、自由、幸福的信念,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尤其是《祖国大合唱》,激情炽烈、气势磅礴,唱出了人们渴望已久的愿望和理想:

  太阳滚过大海的绿波,

  照着中国美丽的山河。

  让我们用太阳的光辉,

  来赞美我们亲爱的祖国。

  …………

  祖国阿,看千万忠勇的英雄,

  用鲜血染红你的胸脯。

  我们要在你的土地上面,

  建设自由幸福的乐园。

  那时再没有人剥削人,

  再没有作威作福的恶棍。

  你就要从血泊中永生。

  让我们拍着手掌欢迎新中国。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连续十余年,中国人民饱经忧患,经受着火与血的考验,为独立自由、民主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涌现出无数英雄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马思聪紧跟着时代步伐,投身于伟大的洪流之中,不为外国优厚的物质生活所诱,不为南京重庆的淫威所屈,坚定执着地始终用自己的乐曲和琴声,去呕歌祖国河山的秀美、各地的民间风情和向往自由、美好、和平、进步的愿望。当战火燃起之时,他更是以琴作号、以弓当枪,写出和演奏了众多震撼人心的颂歌和战歌,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事实证明:他不愧是个爱国爱乡、爱憎分明、有才能、有良心、有正义感的音乐家。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马思聪用半生谱写了家乡、人民、祖国的旋律,至今受后人敬仰。在海丰,马思聪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他的名字随着音乐一起流淌在每个人心里。多少年来,当地的广播电台每天的开始曲和终止曲,都播放马思聪那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曲》。老一辈人当中,不少人都有幸聆听过马思聪两次回家乡时举行的音乐会,父老乡亲们无不以家乡出了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音乐家而自豪……他的女儿马瑞雪在《马思聪最后二十年》这本书里就写到了在海丰感受到的“马思聪与故乡之间的密不可分”。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从来没有去过海丰,也不会讲海丰话。但是,说来奇怪,当我接近海丰时,无论多么不起眼的荒山荒地,那里的每一粒沙,每一根草,都使我感应着越来越浓郁的亲情。

  终于来到父亲的出生地了,他的堂弟马思周带领全体留在海丰的马氏家族迎接我们。他穿着一袭白衣,亲切地告诉我,他是从小和我父亲一起玩大的。

  不知何故,我最先被带到的地方不是父亲出生的房屋,而是父亲在抗日战争避难时住过的房屋。我失望地四处张望,询问父亲的祖屋。这时,一位晚辈年轻男孩跑来牵着我的手;他说:祖屋不远,他一直都是住在那里。堂叔马思周也跟了过来,一边做向导,一边为我解说祖屋的历史。

  因为失修,祖屋显得破旧,但是,面积不小。家谱记载,我的曾祖父是前清举人,他住的房子在当年应该是颇为显赫的。走过几重跨院,堂叔拉我停在一间卧房,指着房里的床:你爸爸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你爷爷也是在这里出生的。我呆呆看着那张床,惊喜过望。耳边响起奶奶告诉我父亲的出生经过,眼前涌现父亲呱呱落地的景象。登时,积存了四十多年的父爱,潮涌一般,一层又一层紧紧裹住了我。我真想永远留在这里,再也不去任何地方了。

  海丰和台湾很像,太像了。海丰、福建和台湾都是一脉相承讲闽南话,拜马祖。民间风情和生活习俗都如出一辙。怪不得台湾和大陆来往频繁后,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希望早日实现统一。漂泊了太久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是所有暂时被隔开的华人梦寐以求的事。我父亲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都没有放弃这个愿望。

  到祠堂拜祖我是第一次亲身经历。祠堂前方墙上挂着六块黑色铁板神祖牌、每一块神祖牌上都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父母亲的名字刻在最后一块神祖牌上。看着父亲以前那么多的祖先,我真想好好研究他们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才让马氏家族生了一个马思聪呢!

  在海丰过了一夜,第二天去汕尾市。陪同的人带我去看筑在沙滩边的一道褐色横墙,墙上浮雕刻着彭湃的像和马思聪拉小提琴的像。向导向我解释;汕尾市的人筑这道墙,是为了要墙上的人保佑他们出海平安。横墙面对的海滩非常漂亮,一望无际的细沙那么干净,没有一点杂质。我忘情地奔向沙滩,任浪涛扑向我;辽阔的大海,干净的沙滩,恰似父亲坦荡无邪的胸怀。

  离开横墙没有多远,我看见一座正在兴建的博物馆,陪同的人指给我看,左边墙上又有一个马思聪拉琴的雕像。故乡啊故乡,处处标示着怀念马思聪的故乡。

  马思聪与故乡的密不可分,我几乎没有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找到。

  ……

 

  相关阅读:

《马思聪魂在故乡》节选(作者杨柳,刊自《羊城后视镜》)

  在海丰,当地的电台每天的开始曲和终止曲,都播放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曲》……

  穿过一条显得有些拥挤的小街,海丰县宣传部的同志把我们领到一座旧宅前。与当地其他民居一样,这里大门也贴上了姓氏门联:“银青世泽,铜柱家声。”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陕西人,为平乱功勋卓著,也到过广东任职,朝廷给他立铜柱表功,这儿马姓的人家全用这副联。

  大宅主人、现年已82岁的马思周老人是马思聪的堂弟、幼年时的朋友,他热情地迎接我们进了马思聪旧居——1942年,整整60年前,马思聪一家从香港躲避战火回乡,就住在这里。

  房子显得有些旧了,天井,客厅,厢房,大约有400平米。“那是我的爷爷(也是马思聪的爷爷)20年代购置的。”马老介绍说。

6

作曲家、小提琴家马思聪在香港

  几天前,广州来了一个女作家和一些拍电视的,又采访又录像,老人忙乎了两天;听说过十来天广州艺博院也要搞纪念马思聪诞辰90周年的活动,对此,他能帮得上忙,再忙再累心里也高兴。

  马思聪当年与广州也有诸多联系。他19岁从法国回来,应欧阳予倩之邀在广东戏剧学院任音乐指挥,后来又任私立的广州音乐学院院长,在那里认识了后来的夫人王慕理。

  1947年,他在广东艺专任音乐系主任,谢绝司徒雷登赴美讲演的邀请。解放后他也多次来过广州。他逝世后,女儿马瑞香把他的意大利名琴从美国带回,献给广州艺术博物院的马思聪纪念馆。

  在海丰,马思聪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尽管马思聪尚未有纪念性建筑,但他的名字,随着音乐一起流淌在每个人心里。多少年来,当地的广播电台每天的开始曲和终止曲,都播放马思聪那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曲》。老一辈人当中,不少人都有幸聆听过马思聪两次回家乡时举行的音乐会,父老乡亲们无不以家乡出了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音乐家而自豪……

7

马思聪与太太、女儿

  马思周老人记得,马思聪的音乐天赋是家乡赋予的。海丰临海,船只来来往往,在带来货品时,也带来了音乐。3岁那年,马思聪就第一次在外婆家见到留声机(同乡彭湃当年也是用留声机吸引农民以发展农会的),还跟着唱片学唱;7岁时又在堂兄家第一次见到脚踏风琴。由于他很快学会了,母亲果然买一部给他。到11岁那年,从法国回来度假的大哥马思齐带回一把小提琴,他的心里突然被照亮了,就在这个暑假,马思聪成了中国第一个赴法修小提琴的留学生。家乡,成了哺育他音乐营养的摇篮。

  广东人中,潮汕人的凝聚力特别强,这已是公认的地域性格。而这种性格的形成,首先是他们非常爱乡。从法国学成归来,马思聪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回乡。那是1942年,这年他已经30岁了。当时香港在几个月前沦陷,大批文化人和民主人士在香港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及时疏散。在没有任何打招呼的情况下,马思聪带着夫人王慕理、岳母、小姨和3个学生突然回到家乡,马思周又惊又喜。他们跋山涉水走了5天,足有几百里。马思聪握着三叔与三姨母的手,仿佛在说:“终于到家了。”

8

马思聪

  这时正是年底,天寒地冻,一次,乡亲请马思聪到民众教育馆义演为抗日募捐,他马上答应了。那晚,狭小的场地里挤了几百人,徽明剧社在上半场演出曹禺的《家》之后,下半场是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思乡曲》、《西班牙屐舞曲》、《摇篮曲》等等美妙的旋律,流进了乡亲们心里。第二天,全城到处传诵着马思聪的名字。留学期间,他其实也回来过一次,那是17岁那年,一回来就忙着收集家乡的音乐素材,还和童年朋友郊游、登高、到海边拾贝壳。1945年他创作的《钢琴与弦乐五重奏》里的四个主题中,分别采用了家乡的白字戏和渔歌,他说:“我要表现童年时代故乡生活和对家乡的回忆,以此表现对家乡的思念。”

  回家乡两个月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春节过后,马思聪接到桂林的友人来信邀请,决定起程赴桂。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马思周陷入深深的回忆之时,门外传来了问候声,县文化局长陈孙带着县领导来了,县里计划在这栋旧宅挂上马思聪故居的牌匾。

  陈局长告诉我们,县委县政府这几年把海丰的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为文化建设奠定了物质条件。所以,挂出马思聪这块金字招牌时机已经成熟,这次不但搞大型音乐会,还准备以后在海城建文化广场、图书馆、剧院等等。

  “这次音乐会有一个特色,”陈局长说,“作为海丰的游子马思聪漂泊在外写的曲子,这回全部由海丰人自己演唱。”说话间他洋溢着自豪。局长不光在说,而且已经付诸实施。

  踏着夜色,我们来到了音乐会的排练场——海丰陆安师范学校一间大教室。这间1918年创办的中师,是全省最早的四间中师之一,我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就在这里毕业。

  合唱队有200多人,全是从学校及各单位临时抽调。他们怀着巨大的热情,全部义务到这儿排练。这些年轻人平日多唱时代曲,邓丽君、刘德华的歌朗朗上口,对马思聪的高难度的合唱歌曲完全陌生,但这没有难倒年过花甲的指挥阿铁。阿铁是海丰籍的音乐家,退休前是福建电影制片厂专业作曲,早年毕业于广州音专(今星海音乐学院),这次特地回家乡负责排练。他和文化局老局长黄琛一起,不厌其烦,一板一眼,一字一句地教,终于把唱惯了时代曲的嗓子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十个声部的美声。只见他手一扬,合唱队发出深沉的咏叹:“你睡啦,人民的歌手啊,为什么这样早,刚刚最需要你的时候……”这首是马思聪当年为纪念洗星海而写的《你睡啦,人民的歌手》,全曲深情委婉,表达了作者对故人深切缅怀。当年从苏联传来挚友洗星海的噩耗时,马思聪无限悲痛,更想不到,将来自己也和洗星海、聂耳等大音乐家一样客死异乡。这次音乐会选唱这首曲子,也强烈地表现家乡人对游子马思聪怀念之情。

  随着《塞外舞曲》的停止,一位记者上前向伴舞的少女们提出一个题:“你们什么时候听说马思聪这个名字的?”十几个人回答中,最早的是在小学三年级,最迟的是在中学二年级,有的从父母处听说,有的从老师处知道。人们终于可以放心,马思聪的名字一直与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哪怕是在风雨如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马思聪不堪受辱离国出走,消息几乎是两年之后才传回家乡,多少人暗暗为他上香,保佑他在大洋彼岸平平安安,保佑他有朝一日能再为乡亲演奏《思乡曲》。平反之后,马思聪的女儿马瑞雪回故乡,她告诉乡亲们,父亲每天都想着故乡,他说过,将来万一回不来,要儿女把他的骨灰送回家乡。

  马思聪真的离开了吗?大作家徐迟——他几十年的挚友说过:“我总有一种感觉,他并没有离开我们,我们拥有他的唱片、音乐匣子和一些乐谱,就像他还在,永远在,在远方。”而对海丰人民来说,马思聪确实还在,永远在,在家乡! 

 

  (注:以上图片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本文由阿瑞推荐,节选自马思周、杨永《饮誉乐坛六十年——记著名音乐家马思聪》、马瑞雪《马思聪最后二十年》等,南粤古驿道网综合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 周文娟 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