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广州,竟是一座中国版“水城”(下)
2022-11-04 上午 11:04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分享

  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曾由衷地赞叹广州水脉:“盖会城沙水气脉,起伏周环,有情有势,真天地造设之奇。”

  古代城市设计者将“水系成网”和“活水自流”作为广州古城水利的核心思想,每条河涌的起止、位置、走向都很明确,脉络清晰,各司其职,构成了绕抱回环、交流如织的水网,不但节约了提水调水的巨大费用,还能使水保持清澈、活力。

  清末开辟马路水运逐渐衰落,古六脉渠难觅踪迹 

  清中叶以后,广州成为“一口通商”的口岸城市,城市的发展突破了原有城墙的限制,沿着珠江两岸和西关平原发展。

  在东濠涌博物馆内,一张电子版的清代广州水城图呈现了古代广州“珠江与六脉相通,河涌溪流首尾相连,水系网络四通八达”的情况:广州北面靠山、三面环水,城西城东建有护城河。

  那时节,广州人进城要过“水关”。街坊们撑着船,划进“水关”,才能入城。

清代《广州府舆图》上东濠涌护卫着广州古城

  清末,西关一带被开发为城市居民区。此后,随着官方拆除城墙、开辟马路,广州水运逐渐衰落。甘溪也逐渐干涸,六脉渠水系逐渐淤塞或被改为地下暗渠。

  近代,东濠涌雨小时,“流水石桥素馨花,微风细雨古渡头”;一旦遭遇暴雨、洪水过境和台风“两碰头”“三碰头”,它就水患不断,“人家十万羊城居,一朝巨浸半丘墟”。 

 

清代外销画里的渡口

  篷船画舫过如鲫风,流不让姑苏城

  经营犹记旧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南宋 方信孺

  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前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疍船齐唱木鱼歌。——清代 王渔

  梁国昭教授曾见过一幅19世纪英国画家钱纳利(George Chinnery)的油画,为之怦然心动:

  盈盈的碧水、秀丽的拱桥,或游弋在水面、或穿梭在桥洞间的小船,还有河畔颇具岭南风格的民居——也多亏了这些房子,否则你会很容易误以为这些美丽的风景属于江南水乡。

  如果说清代《羊城竹枝词》里“水绕重城俨画图,风流应不让姑苏”之句描绘了一道水城风景线,那么,东濠涌博物馆就用蜡像为我们还原了水城风貌:河涌畔,商人在家中悠闲饮茶;河涌上有船行过;岸上,富商的私家园林溪水临门;不远处,犬吠鸡啼,木屐踏踏,小贩叫卖;临水而居的人们从小楼里探出头来,向水上的撑船人微笑致意;桥底下,梳着长辫的疍家女在卖艇仔粥。她的艇仔旁有菜艇、屎艇、沙艇;远一点的地方,还有紫洞艇、驳船、舢板、渔船……

  对文人墨客来说,古广州的河涌充满诗情画意;对普通百姓来说,河涌则提供了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

  从东江、北江驶来的船,多在东濠口泊岸,沿濠涌开设的糙米栏、牛栏、猪栏鳞次栉比,是四乡农副产品出入的主要集散地。

  数不尽的大船小艇,使得珠江上“桅樯如林”,也成就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水上商业世界。

  宋元时期,广州“城外蕃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当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就说过,广州是“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

 

广州生态治水城市成为“海绵”

  自1949年以来,广州修建了麓湖(调蓄白云山山洪)、东濠涌水闸、珠江堤防等。

  2010年-2014年,广州陆续开展了东濠涌综合整治、雨污分流、东濠涌深隧工程等建设。

  至此,昔日古城区域形成了“上蓄(挖麓湖)、中通(疏通东濠涌)、下排(利用珠江低潮位将水排入珠江)、外挡(水闸泵站挡住潮水倒灌)”的防洪(潮)排涝体系。

  古老河涌鹭鸟翩跹 

  2019年,一只红尾水鸲在东濠涌栖息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引起广州市民热议,还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红尾水鸲的出现,意味着这条古老河涌彻底告别臭水沟的旧模样,实现华丽蜕变。

  如今的东濠涌水清见底,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蝉鸣。河涌两岸建成了7.6公里长的绿道和带状公园,滨水步道、观景走廊,叠水瀑布、羽毛球场……成了集园林景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健康休闲观赏景观新空间。

  近年来,广州以“人水和谐”的新思路,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低碳生态治水之路。降水位、少清淤、不搞人工化是广州低碳治水的关键词。

猎德涌

  随着管网截污的不断完善,天河区有了降低猎德涌水位的底气,随着水位降低,河涌水体透明度提高,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从而逐步构建完整的生态链和丰富的生物群落。

猎德涌

   “千涌通百川”泄洪涝 

  治水成效经受住了今年广州十年一遇的“龙舟水”的考验。

  据广州市气象局统计,2022年“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全市平均累计雨量为408毫米,比近十年同期偏多17.2%,比去年同期偏多42.6%。但全市并未出现大面积的内涝和江水倒灌。

  这得益于广州近年来不断筑牢“千涌通百川、三江护安澜”的洪涝安全网,以及用“以水定城,顺应自然”的海绵城市理念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海绵”项目不断涌现

  治涝先治源,要从源头出发,给降水汇流降速,就得打破硬底,让城市成为海绵。

  近年来,全市已形成海珠湿地、灵山岛尖、中新知识城等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或片区50余个。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28.66%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2021年,广州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相关阅读:

  100多年前的广州,竟是一座中国版“水城”(上)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何洛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