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村位于饶平县钱东镇西面,又名陈塘村,新中国后改名钱塘,是一个具有久远历史的古村,文化韵文深厚。虽然朝代斗转星移,但钱塘的古文化保存完好,从远至今都有证可考,部分标志性建筑物和地方都在村民的悉心保护下,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些文化遗志也印证了钱塘古村古色古香的文化和人文风俗。
一、765年历史的陈塘桥
陈塘桥位于钱东镇钱塘村畔,在南宋末年(即1246年),由潮州知州陈圭捐资建成,是潮州通往福建的官道必经桥梁。陈塘桥桥长28米;宽1.6米;高7米;6墩5孔,是饶平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一直至今,陈塘桥结构完好,是架起钱塘村人前往镇区的一条交通要道。它横跨钱塘、小东两个乡里,是两乡的一个分界线。尽管现村里道路修缮,来往方便,但许多人仍然会选择从坚固完好的陈塘桥作为去镇区的路。765年的历史,如今依旧完好无损,陈塘桥的建造也是当年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建筑结构值得考究。
二、陈塘堡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饶平县置县,全县行政区划分为3个乡和8个都,其中的信宁都辖陈塘堡和井洲堡,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陈塘堡共统15个村,其中包括:漳溪、广洋、黄大潭、黄竹洋、黄山坑、乌溪、小东、张富前、水帽、浮山、太平、乌石、仙村、石坛、新港15个。
到时清朝年间,陈塘堡共统16个村:漳溪、广洋、黄大潭、黄竹洋、黄山坑、乌溪、小东、长富、水帽、浮山、太平、乌石、仙村、石坛、新港、盐灶16个村。而钱东镇政府因建在陈塘堡(钱塘)之东面而得名钱东。
三、陈塘官路的由来
在钱塘村里有一条年代久远的路,这里的村民亲切称呼为“官路”。官路是东路石桥道的一段,起于潮州,抵达分水关。官路从西南至东北穿过钱塘村,与陈塘桥接壤,是明清时期潮州至福建省的交通要塞,也是饶平官员往潮州府的唯一通道。
在钱塘村的这段官路通是一个连接点,整条官路虽然不宽但四通八达,分岔口分别通往村里四面八方,设计精妙和巧合,布局就像一支分枝散叶的树干,方便村民出入。近几年官路并没有荒废,反而一直是钱塘村村民赶集聚买的地方,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
以前,沿钱塘村官路上去有一个小村落叫“陈门雀”,麻雀虽小,气势嚣张。陈门雀住着一群野蛮的人,偷抢欺无恶不做,周边村落的人闹得人心惶惶,都不敢外出。后来,陈门雀村仗势欺人的事被上报了朝廷,朝廷便派一队兵马下来诛杀这个村庄的人。被朝廷兵马追赶的陈门雀的人被追赶至离官路不远的一条叫“猪哥”溪旁的平地,也就是陈塘桥那里。然后被诛杀了。后来附近的人将死去的人都葬在这块平地里。当时陈门雀的人只剩下一个年纪尚小的丫头逃窜到其他地方,后来便嫁邻近村的人为妻。每到清明或者节令,这个丫头都会到这里祭拜她的同胞。有一次,她带了很多祭品来这里祭拜,刚摆上不久的祭品突然被吹乱了,散落一地,痕迹就像被一群麻雀鸟捣乱过一样。因此潮汕俗语“麻雀踩粗糠,有踩就有吃”也就此有了,那块风水地也被人们称为“麻雀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麻雀地的风水并没有被保护下来。但官路、和官路的故事一直流传在群众生活娱乐中。前期的官路不仅在赶集聚买给予群众方便,也是古近代钱塘书斋、老人协会以及各姓氏宗祠的聚集地,成为人们心中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在钱塘村人心中地位十分重要。
四、钱塘宋帝顶的历史史迹
在钱塘的山那里有一个岭叫“宋帝顶”,为何有这个名称,在文著上还有历史事实可以考究。在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已入侵中原腹地,京都失守。宋少帝与群臣经浙江南逃来到饶平钱东境内。为了躲避番兵,宋少帝与群臣一直匆忙逃跑,一路经过了钱东镇钱塘村的山岭,由于人数众多,脚下的杂草被踩踏实了,便踏出了一条小路。连日的奔波,加上徒步无车,少帝年少不耐消磨,由大臣轮流搀扶一步步挨到钱塘村山岭。
饥肠辘辘的少帝难忍边停下脚步,这时恰逢一个少妇正准备上山给劳作的家人送饭,少帝便上前要之。时逢战乱,家中缺粮少食,但妇人心肠甚好,便将锅中的粥都舀给少帝填饱肚子。
少帝离开时,望着周边的山林和村庄,向妇人问其村落名字后,妇人道“钱塘村刺空口(山名字)”,年龄尚小的少帝便嬉道“钱塘刺空口,种田免除草”。 少帝离开后,另一批人追踪至此,妇人方知这就是受番兵追赶的宋末代皇帝。
少帝站在山头上,遥望过去,钱塘群山就象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少帝抬头看得认真,头上的帝帽掉了下来,于是这座山岭“宋帝顶“的美名也就此而来。如今,这里的山林有一条一直没有杂草次生的山林小路,人们传说这就是当年宋帝等人踏过的。
后,忽必烈统军南下,南宋灭亡。据当地人传说,皇帝落难至此时,开了金口,此后该山林周边村落,农忙布田就一直杂草很好,粮食种植灾害少,产量高。宋少帝那句话也被这里的村民用地方语言翻译过来——“钱塘刺空口,布田免挲草”,而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五、陈塘大宫:箩稳的传说
陈塘大宫(城隍庙)是古村钱塘一个古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朝代的不断变迁,钱塘大宫也斗转星移地转移了几次地点,但完好的建筑风格、极具潮汕文化特色的布局依旧体现着这一村落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信仰文化。在钱塘大宫里,至今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宋朝年间的香炉。关于钱塘大宫的民间故事也一直美传至今,贤人箩稳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传说古时候,陈塘大宫建在钱塘村的村口,是周边村落赶集必须经过的要道。有一天清晨,陈塘大宫的师傅在门口发现了一个弃婴正在嗷嗷哭泣。师傅怜悯,便拿来一个箩筐把婴孩放在里面,收养在大宫里。此后,每当周边村落有经过此路赶集的人,都会设施一些吃的或者给婴孩哺乳,帮助婴孩活下来。当时人们也传说,如果经过的外乡人没有给予这个孩子帮助的,就怎么走也走不出陈塘大宫的范围,因此也有了“转来转去转不出陈塘宫”的俗语。此话主要用以表述古时候陈塘这个村落地域的广阔。
因为婴孩是在箩里面长大睡觉的,人们也用地方的俗语给孩子取名“箩稳”。长大后的箩稳聪明伶俐,文武双全,善于学习,经常拿着一支笔杆子到处走,帮助村落的人们。
后来箩稳的名声传到了朝廷一位军师那里,求贤若渴的军师便率一队人马寻贤南下。来到钱塘村的一个池塘边,军师见一年轻人正在池塘钓鱼,而他的钓钩是没有饵的,年轻人还自言自语地哼唱“愿者上钩,愿者随水流”。军师问道“这里是不是陈塘大宫,你认不认识箩稳?”年轻人傲慢懒散地回答“手拿一支竹,拿人便是箩稳叔;手拿一支瓢,拿人便是箩稳兄” (在潮汕方言中,这句话以押韵的形式表达出来,顺口幽默)。军师见他傲慢无理,大怒,便抽刀砍去,年轻人挥笔挡之,却不及时,被军师砍中头部而死。年轻人死后,军师方知那人便是他苦心追寻的贤人--箩稳。
后来,村民为了纪念文武双全,聪明伶俐的箩稳,便供奉他在陈塘大宫里,尊称“七贤师”,一直祭拜至今,每逢家中有孩子上学考试都会在七贤师像前上香祈祷,希望孩子能得到聪明伶俐的智商。
六、钱塘从德里,潮汕建筑文化的结晶
潮汕地区的建筑格局历来素有美称,久有历史的潮式古宅是潮汕传统文化的一个见证。钱塘村至今仍座落着一座经历八十载风雨不倒的宅第,宅第布局保存完好,是一处了解潮汕风土人文的好地方。
位于钱东镇钱塘村西北面的“从德里”,俗名“99个门”,始建于1933年,为私家宅第,有前埕及龙虎门。坐北向南,二进四从厝带后包,属于典型的驷马拖车建筑格局。
99个门通面宽及面阔都是 44米,面积1936米,硬山顶,灰瓦屋面,木雕、石雕,泥塑装饰较为丰富。虎门门额为“江夏世家”、龙门门额为“源远流长”,前门进门额为美祖家塾。
在美祖家塾里,久有年轮的门栏、木雕、石雕等呈现着一派古色古香。虽然略有退色,但仍保存完好。依次欣赏着丰富的建筑装饰从中能感受到潮汕先人的智慧和勤劳,也充分反映了当时潮汕地区的风土人情。
“99个门”的主人是一名华侨,这座宅第由便是他赚钱寄回建造的,房子面积大,设计精巧,始建到完工总共花了三年的时间,华侨的后人一直住在这里,至今还有部分人留在宅内生活。
为何称之为“99个门”,是因为当初在建造这座宅第时,设计者一共设计了99个门,且每个房间都有多个门,方便隔壁来往,构成了房房相通的精巧格局,体现了家人和睦的感情。
乡里的老人一提起抗日战争就会提起“99个门”。在战乱的年代,这里一直是老红军驻军的地方,宽阔的宅第里可以容纳很多军人生活、参谋和集兵,是一个抗战的指挥地,有着浓浓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得到重视,文化古迹的修护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钱塘“99个门”做为潮汕传统建筑的历史见证,也值得我们关注和保护。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我们先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瑰宝。
钱塘村这些一直被群众悉心保存下来的古文化遗址,是连接先人和这代人的情感纽带,是对历史的尊重,是一笔无法估价的文化财富。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