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之旅主题选择的倡议——再论线性遗产保护与活化(四)
2017-05-03 下午 01:49   作者:阿瑞   
分享

  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和由驿道线路产生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经济文化往来,都是中国国家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化驿道的第一步是根据遗址存在现状,规划出主要的可供古为今用的线路,进一步的深化必须寻找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事件和人物,产生与驿道往来联系紧密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文素材,形成特定主题的文化之旅。

  对驿道主题线路的研究是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在此提出八条主题的遗产线路供探讨,仅是初步的思考,这一系列主题线路包括:

  1. 南北通融文化遗产线路;

  2. 葛洪与中医药文化遗产线路;

  3. 汤显祖岭南行文化遗产线路;

  4. 驿道古酒文化遗产线路;

  5. 西学东渐文化遗产线路;

  6. 瓷器文化遗产线路;

  7. 香山古道群英故里文化遗产线路;

  8. 《世界记忆》侨批和银信文化遗产线路。

 

  六、影响世界的中国制造外销品贸易路线:瓷器文化遗产线路

  景德镇的瓷器誉满天下,中国的瓷器是在7至8世纪形成大规模制作的,在元代中国生产出青花瓷器,用含钴的色料在瓷胎上画出花纹再上透明的白釉,呈现白地蓝花的特殊色彩和形态,属于釉下彩绘瓷器,景德镇的三宝村是中国瓷器代表性地点。

  但产量和与港口距离成为发展的瓶颈,不能成为唯一的供应点,无形中推动了福建和广东的瓷器生产。广东宋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瓷窑,北宋建立起来的广州西村窑、潮州的笔架山宋窑和惠州的东平窑都是高质量的窑址,也是原瓷胚的来源。20世纪50年代广州考古挖掘西村皇帝岗出土了一批青白、瓷为主的的瓷器,是西村窑的制品,市场是面向海外大众。宋窑在广东大规模的存在,是外销瓷需求增加的结果。

  广东、福建的外销瓷有久远的历史,北宋时期生产的外销瓷主要销往东南亚,在这些地区的外销瓷以日用瓷为主。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先行者葡萄牙商人对中国物品的认识是通过远东香料、黄金的贸易之余逐步形成兴趣的,葡萄牙探险家和后来的葡萄牙商人在印度西南部发现中国出产的商品,他们开始将中国瓷器和丝绸样本带回里斯本,这些物品在欧洲极为珍稀。1尽管从9世纪起,瓷器已经成为出口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主要贸易产品,但在14世纪前欧洲人很少会收藏瓷器。2中国外销品的出口在16世纪至19世纪,集中在黄埔古港,黄埔是欧洲人最熟悉的中国地名之一,也是瓷器、外销画经常表现的景观。

主题选择(四)

图为外销画“黄埔锚地”,纸本水彩,佚名中国画家,创作于1840年左右。

 

  广州外销瓷器(Chinese export porcelain)贸易是16世纪开始的“来料加工”生产活动,从各地的通过驿道、运河输送的瓷胚在广州进行再加工,形成独特的广彩。从欧洲来的样式要求通过克拉克船传递到广州后画匠们加工各类形状的瓷器,依图绘制生产出特制的纹章瓷器等专门订制瓷器再运回欧洲。关于外销瓷本人在网站上《纹章瓷小记》一文做了较多的介绍。1908年《时事画报》将谢道甫先生考察景德镇制作瓷器过程用绘画加文字刊登,共14幅,包括采土、练泥、镀闸、修模、洗料、造坯、印坯、旋坯、画坯、吹釉、入窑、烧窑、彩窑、烧炉等14个环节。

主题选择(四)2

图为 1908年《时事画报》将作者谢先生考察景德镇制作瓷器过程的第一幅“取土”。

主题选择(四)3

图为第2幅“练泥”过程。

主题选择(四)4

图为第12幅“烧窑”。

主题选择(四)5

图为第13幅“彩器”。

 

  无论是瓷器贸易中的订制瓷还是外销画等外销品的生产贸易,均是广州海珠区黄埔古港活化利用取之不尽、无法复制的重要素材,目前发挥不够充分,仅停留在一两条船的极其不相衬的利用宣传而已。

主题选择(四)6

图为琳呱(1801-18510)绘制的清代文官夫人肖像,作者拍摄于澳门历史博物馆。

 

  在黄埔,巴斯墓地也是少有人关注的地方,它位于长州岛,最早的墓葬是1847年,最迟为1852年。这些巴斯商人,在世时,从事商业贸易,墓地是清番禺政府批准的用地,临珠江的山包上。在19世纪墓地建于黄埔是因为清政府当时外国人活动范围限制于此。瓷器之旅也是广州一口通商之旅,可以扩展至最辉煌的广州对外贸易文化历史多个领域和地点,黄埔长洲岛的巴斯墓地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实际是广州包容性的最好注解。

主题选择(四)7

图为外销画中黄埔长洲岛的巴斯墓地。

主题选择(四)8

图为黄埔长洲岛“巴斯墓地”。

 

  以广州为中心,在南粤驿路上还有许多知名的窑址,如三水洞口窑、番禺沙边窑、佛山石迳窑、中山碗迳窑、南海官窑、惠城瓦窑岭遗址、新会官冲窑和洞岩里窑址、潮州笔架山宋窑、丰顺马鞍山窑址、大埔余里窑址等,一系列遗址、各类博物馆应该成为这条线路的重要支撑节点,这是一条独特的文化遗产线路。

主题选择(四)9

图为越秀山山下“名城—历史—驿道”展示中心。

 

  七、影响近代中国命运的人们:香山古道群英故里遗产线路

  香山是中山、澳门和珠海的古称,1152年从东莞县独立成县。岐澳古道顾名思义是从中山石歧至澳门的传统交通线,也称南干道,全程为70公里,澳门成为岐澳古道的出海口。1534年又形成了20公里长的凤凰山古道。澳门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摇篮,众多仁人志士孕育革命而改变中国命运的人生起航的港口。在清明节已经有文“清明节的国家记忆:香山古道群英故里文化遗产线路”拙作刊于网站,不在重复。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最具有中国现代国家记忆历史意义的是岐澳古道群英故里遗产线路莫属。沿线山和海共存,岐澳岛、五桂山均是独具特色的风景景观,为香山古道赋予独特的自然风光秉赋。

主题选择(四)10

图为琪澳岛婆湾风景画,作者绘于2012年。

 

  留美幼童在美期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是中国人最早学习棒球、划艇、橄榄球等西方体育运动的先躯。在1878年中国留美幼童组成的“东方人”棒球俱乐部在中国教育事务总部前的合影是一张经典历史照片,所有成员全部是第一、二批留学幼童并都是广东人,如蔡绍基香山拱北人,钟俊臣香山人、梁敦彦顺德人、陈巨溶新会人、詹天佑南海人,黄开甲镇平人(蕉岭旧称),邝永钟南海人,李桂攀香山人,吴仲贤四会人。照片中九人就有三位香山籍的留学生,他们组成“东方人”棒球队参与到美国人的体育竟赛中,体育运动是融入留学国社会最好的表现徒径,香山籍留美幼童邓士聪参与橄榄球比赛,球技出众是分队时大家的首选队员。回国后留学生在技术报效国家的同时,也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唐绍仪晚年在香山任模范县长时专门成立了体育委员会。3香山古道是一条大众健身徒步、骑行之路,出生在此的香山先贤崇尚体育运动的故事,可以增加了香山古道的运动色彩,也增加驿道的叙事功能。将来与澳门骑行、徒步爱好者联合举办运动,又是体现“一国两制”的国家象征意义之路。

1

图为珠海规划局编制的珠海驿路规划及其示范段规划。

 

  生长在岐澳古道这一批香山籍群英以孙中山先生为中心,众星捧月还包括了影响中国政治、外交、教育、航空、工人运动、音乐、文学、铁路、电报、实业诸多领域的群英,包括容闳、唐绍仪、唐国安、肖友梅、苏兆征、杨殷、古元、苏曼殊、容国团、马应彪、唐翘卿、徐润、郭乐、唐廷枢、杨仙逸、陆皓东、杨殷、程君海、魏邦平、张惠长、黄宽等响亮的名字,故居遗址可寻,数不清啊!因为众多书籍论之,不再赘说。从系统性和国家历史版图完整性的真实体现,澳门、珠海和中山的古驿道和人物应包罗其中,统称香山古道。珠海规划局已经初步将这一特殊意义的南粤古驿道珠海驿路文化保护利用规划落地,岐澳古道、长南径古道、凤凰山古道和金星门水道,包括了进入澳门的莲花径,成效可待,本网站刊出的珠海规划院规划师们写作的“香山驿事”文章,研究成果颇丰,规划思想更添驿道人文韵味。

 

  注释:

  1. (美)唐纳德-F-拉赫 著 唐宁、胡锦山译,《欧洲形成中的亚洲》,人民出版社,2013年,295页。

  2. (英)柯玫瑰(英)孟露夏著 张淳淳译,《中国外销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1页。

  3. 张宝强:《清末留美幼童的体育活动及其影响》,《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2期。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