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走出的十三行巨富——梁经国
2017-12-08 下午 02:28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2017南粤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暨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最后一站——广州黄埔古港站将于12月17日举行。在黄埔古港的荣西里,有一座名为“左垣家塾”的清代建筑,这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十三行行商所建历史遗物。而这座建筑的主人则是在十三行后期的广州本土籍商人梁经国。这位“十三行”的后起之秀也拥有一段传奇的经历,今天驿道君就给您说说他的故事吧。

梁经国1

梁经国

  梁经国生于1761年,号左垣,其祖上于明洪武初年由番禺北亭乡迁到凤浦乡(也就是现在的黄埔村)南约荣西里居住。梁经国的父亲是一名私塾教师,生活清贫。梁经国7岁时,其父亲因病逝世,本已不宽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苦。母亲只能靠织布养家,梁经国也没有办法入学读书,只好在家给母亲帮忙。

  后来,梁经国开始到广州城做小贩帮补家计。此时的广州市中心还在荔湾和越秀一带,离黄埔村有十多公里,但梁经国每天晚上还会回来帮助母亲织布。

  到了18岁时,梁经国进入了冯氏洋行做伙计,学习洋行商务。他诚实能干,获得了冯氏老板的信任。其后冯氏需要出国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于是就将洋行商务全部委托给梁经国打理。在冯老板出国的十多年时间里,梁经国独自一人代为执掌打理洋行商务,生意仍然十分兴旺。待冯氏从国外回归,梁经国将洋行账目全盘向冯氏交代,分毫不差,让冯氏十分感激。于是,冯氏给予梁经国经济帮助并且鼓励其自立门户。

梁经国2

黄埔村内的梁氏宗祠

  此时的梁经国已经通过经营冯氏洋行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据梁氏后人透露,此时梁经国的积蓄已经有60多万两。此时的梁经国既有丰厚的资金,也有丰富的经验,更有贵人相助,自立门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1808年,梁经国得清政府批准,承充行商,进入“十三行”之列,商号名为天宝行。

  此时的“十三行”其实已显颓势,不少早期的行商已经破产,但梁经国的天宝行却仍然能逆势而行。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十三行商的毛织品贸易中,天宝行刚一成立就取得了一成份额,其后更上升至两成。在茶叶方面也取得了8%—10%的份额,在十三行众行商中坐稳了中游的地位。

梁经国3

清朝时期黄埔古港的繁华景象

  另外,按照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规定,英国等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必须在广州的十三行行商中选择保商才能进行。天宝行创立不久,于1811年开始,天宝行就获得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的保商资格,而且承保的商船不断增多。

  在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梁经国非常清醒认识到,作为行商,只能在清政府的庇护下才能生存,他踊跃向朝廷捐输,已保存自己的地位。例如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贡二万余两,为各行之冠”因此得到朝廷的嘉奬,并晋加官衔,由道衔加一级,封通奉大夫(文职从二品官阶)。

  同时,梁经国亦十分热心地方公益事业。1811年,梁经国就与其它两个行商在广州西关捐款建筑了一批房屋,用以创建文澜书院。文澜书院是清末广州非常著名的学堂。梁经国还为澳门重修妈祖阁捐银。因此,甚得社会人士的称道。

梁经国4

左垣家塾

  在经历20年的兴盛后,年老的梁经国把天宝行交由儿子经营。但好景不长,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和广州贸易地位的下降,天宝行在道光年间逐步走向衰落,但梁家却并未因此而凋零。

  梁经国一直以来都因幼年未能读书而抱憾,因此在致富之后,希望子孙后代能读书登科及第,光宗耀祖。于是他聘请名师在黄埔村开办了“左垣家塾”管教子弟读书。

  左垣家塾培育了不少梁氏子弟,梁家更接连七代出现名人。这七代人包括商人、经济学家及农业专家等。其中,子辈梁纶枢继承天宝行后获二品官衔(清代商人能取得的最高官衔),子辈梁同新(原名纶机,为清朝的顺天府尹)、孙辈梁肇煌(曾代左宗棠行代理两江总督)和梁肇晋(礼部主事)皆为进士;曾孙辈梁庆桂是晚清广东维新运动的领头人物,与康有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后赴北美创办了12所侨民学校,人称“华侨教育开山祖”;第五代后人梁广照为刑部主事,主张收回粤汉铁路权自修铁路;第六代后人梁方仲和梁嘉彬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成为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第七代孙梁承邺是广州市华南植物研究所的水稻育种专家。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国之栋梁。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