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湘古道古今说
2018-02-12 上午 09:39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祁方   
分享

粤湘古道古今说1

图:粤湘古道实景

  粤湘古道,被称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陆路对接通道,是秦汉时期至民国初年的交通要道,南起粤北的老坪石镇共和街码头、北至郴州的裕后街。它是岭南至中原古道的一部分,也是历朝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主要传播纽带和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粤湘古道古今说2

图:粤湘古道实景

  从线路上看,粤湘古道贯穿粤湘两省的五条主要南北通路,其中粤湘间最主要的通道有两条:第一条是自广州溯北江而上到韶关,经乐昌到湖南宜章、临武,走陆路到郴州,入湘江水系,到长沙的通道;另一条则是由广州过北江,从英德上连江到连州,再由连州走陆路至湖南临武、蓝山,然后由春陵水入湘江到长沙的通道。经由这一古道,岭南进京贡品、国外商品以及岭南物产皆可直达长安,曾经是“上通三楚,下达百粤”的必经之路。

粤湘古道古今说3

图:粤湘古道实景

  据有关的最早历史记载:“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 贾人掠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秦始皇34年(公元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之地,并筑郴县西南境道路50里。”由此可知,最初的粤湘古道是修建于秦朝。当年秦始皇发动50万大军征服南越,其中一支15万人的部队从湖南过骑田岭,开往广东,秦兵用脚“打通”了湖南与广东的通道,这条粤湘古道最初就是“这15万大军硬踩出来的”。

粤湘古道古今说4

图:粤湘古道实景

  自古以来,湖南的郴州就是中原通往粤海最便捷的通道,又处在五岭中段,分隔长江、珠江水域,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扼湖广之咽喉,处三省之边界。粤湘古道形成之后,挑夫和骡马成年累月运货穿梭,据史书记载:“道、咸之世,海舶未通,南货运北,北货往南,悉由此经过。故沿河一帯,大店商坊数十家。客货至,为拨夫,为雇骡,为卸船只,络绎不绝,诚南楚ー大冲要也。”所以,粤湘古道又被称为“盐铁古道”或者“官帽大道”,史籍称驿道,属于朝廷修筑的官道。

粤湘古道古今说5

图:粤湘古道实景

  粤湘古道踩踏而成后,历代官员为沟通南北货运,促进交流,不断对粤湘古道进行了修缮。汉光武帝年间,卫飒担任桂阳郡太守,号令郡民开辟郴州至曲江(广东韶关)、含涯、浈阳(广东英德)山道500余里,沿途设亭传邮驿。卫飒不仅改造了郴州到宜章的90里大道,还改造了直通粤北的陆路通道。在道上増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建立了邮驿,方便官书传递。

  粤湘古道在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汉灵帝熹平3年(公元174年),桂阳太守周憬“开武溪,商船至今称便”,修理整治了这条线,使北来的商船直达郴州乌石矶,通过骡马托运到武江直达广东。这条南北货运通道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为促进五岭南北人民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宋元以后,粤湘古道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主动脉。清嘉庆年间,彭修撰浚经此,悯人骡夫拥挤不堪,乃委宜邑令某为总理,筹款兴修。这次倡修正值骑田岭段粤湘古道的鼎盛时期,是历史上对粤湘古道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整。

  纵观历史,粤湘古道从秦朝开辟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五口通商后,上海崛起,取代广州成为国内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致使粤湘古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日渐衰微。粤湘公路、粤汉铁路于1934年与1936年相继全线开通,遂使粤湘古道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粤湘古道古今说6

图:粤湘古道实景

  粤湘古道是秦始皇为统一南越派50万大军南征,其中15万大军南下踩踏而成的。东周列国时期烽烟四起,而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ー步发展,客观上要求中国结束战乱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粤湘古道正是这段中国統一历史的见证。

粤湘古道古今说7

图:大一统手绘图

  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ー统局面。卫飒对粤湘古道的修筑,为西汉经济在运输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它承载了民族统ー和民族融合的大ー统文化底蕴,所以粤湘古道上体现的大ー统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大ー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道往往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与茶马古道、丝绸古道相比,广东地区的古道因沟通中原与相对闭塞的岭南,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显得更为突出。正是饱经着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粤湘古道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承载着南北生活方式、民族风情、价值观念等内涵的博大精深。当然,粤湘古道除了留给后人大量的遗迹遗存之外,最大魅力还在于蕴含的思索空间:一段有着这么多历史印记的古道,自然是ー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更是ー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古道的历史变迁也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粤湘古道古今说8

图:南粤古驿道活化地图

  时下,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展示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カ。对粤湘古道文化景观、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和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可以很好地使得当地有价值、有特色的社会文化资源得以保持,以维系当地文化信仰的根基,保持本地的文化特色,并且极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古道的活化行动,共同致力古道周边的精准扶贫,助旺新农村振兴的烽火。

 

(注:以上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本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