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新年之六:汕头新春“阅侨批、赏潮剧、叹非遗”
2018-02-21 下午 04:36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2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广东省、汕头市网信办协办的“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汕头站)采访活动在汕头举行。

1

  该活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展现汕头市开展“创文强管”工作以来,城市环境面貌一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实现信心回归、潮商回归、形象回归、特区精神和特区效率回归的良好态势,集中报道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为新春佳节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激发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2

  活动组织了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4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先后对侨批文物馆、老妈宫戏台、华侨试验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地进行实地采风。各大媒体纷纷表示,近年来汕头的发展和变化有目共睹,将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更好地传递汕头信息,弘扬社会正能量。

3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总面积达2199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558万人。汕头不仅是国家经济特区、著名侨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更是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的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汕头文化传统独特,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特色。汕头自然条件优越、岸线资源丰富,汕头海岸湿地是联合国确认的中国首个GEF(全球环境基金)湿地国际示范区。汕头港被列为中国“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

 

  相关链接:

汕头樟林古港-新兴街古驿道沿线春节民俗

  “赛大猪”

  每年正月初八,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月浦乡都要举行“赛大猪”,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六个字“出丁头、摆大猪”。这项民俗活动始于明代,并盛行至今。明代时,潮汕地区常发生鼠疫,为了挡灾,村民便把大猪当作“祭品”,祈求挡除厄运,以保平安。赛大猪通常和酬神、祭祖、游神(营老爷)等一起进行,类似北方的社火、庙会,通常会请舞龙舞狮、戏曲、潮剧、小品、歌舞、木偶的队伍,连同当地的锣鼓队、标旗队、花篮队等游行表演,是一场持续多日、形式多样、喜庆热闹的民间欢乐盛会。

4

  “七样羹”

  正月初七又称“人日”,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制作用七种蔬菜组合而成的“七样羹”。潮汕有句俗语说:“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奴仔(孩子)吃了脸红润,姿娘(小女孩)吃了像朵花。”七种蔬菜各有寓意:白萝卜为“菜头”,取其“彩头”之意,韭菜取其“长长久久”,春菜取其“万物回春”,葱也就是“聪,聪明”的意思,芹菜的谐音为“勤快”,厚合、大蒜取其“诸事合算”之意。

5

  “食日昼”

  “食日昼”即“女婿日”,是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这是出嫁女儿孝敬养父母的一种表现。民间有俗谚云:“行孝‘走仔’(女儿)初一、二,不孝‘走仔’神落天(初四),无贴无兑元宵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潮汕人称这习俗为“食日昼”,顾名思义,女儿回娘家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与父母小叙一番,在晚饭前便要赶回婆家。

  “营塗景”

  “营塗景”又叫“营标旗”“营锣鼓”。这里的“营”字是潮汕话的谐音,意思是巡游、展示。巡游队伍中还有锣鼓队、英歌队、花篮队、高跷队等,热闹非凡。“营塗景”是全城狂欢节目,是展现潮汕民间文艺的舞台,也是国泰民安、物阜民康的象征。

6

 

 (原文刊登于大洋网,南粤古驿道网已作整理。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