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运河和水驿的再利用
2018-05-08 下午 07:23   作者:阿瑞   
分享

国家公园1

  珠江三角洲的水系变迁历史就是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城乡人类聚居发展轨迹,南粤古驿道水驿占比例不少,利用南粤水系中的大大小小河流,在机动车未出现前,水路不失为直接和快捷的运输通道。目前各市正在进行黑臭水体和河流环境整治,其中多江联通也是未来的水系格局新变化。如何将广东水系发达的地理优势,当河涌变清后重新成为广东的“新南粤水驿”,适应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就需要提前谋划。欧洲的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等国家从60年代开始,利用历史上开凿的运河和自然形成的河流构成网络,改变传统运输业态而升级为广受欢迎的休闲水上游,为“南粤水驿”活化利用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范式。

 

  一、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和巡游  

  1550年左右安特卫普成为地图印制的重要中心城市,而且出版大量独立的地图以及地图集,世俗化的商业动力促进地图测量的准确。16世纪荷兰共和时期的发展使阿姆斯特丹在这时期超越了安特卫普和乌德勒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在12世纪由一个小村庄因贸易发展而兴旺扩展。“1275年,阿姆斯特丹被荷兰伯爵准予自治管理,从此其商业稳定发展,1306年阿姆斯特丹另一个确认和增加权利的宪政被批准,而在在一个世纪后期,城市广场和第一个市政厅建立起来了”。[1]

  阿姆斯特丹历史留下的运河超过100公里,有90个岛屿和15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两岸是16世纪-17世纪建造的历史建筑,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安特卫普衰落的时候,充满世俗化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崛起,有一种地图称为Waterschap Map在1572-1650年得到广泛使用,它用于获得水资源管理资格的公司或者机构进行填海和排水系统建造。阿姆斯特丹是低地国家世俗公众力量主导城市发展的代表性城市,13世纪这里仅仅是阿姆斯台河上的小村庄。从留存的历史地图可以看到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实施了运河港口规划,通过运河排干沼泽地并填土造地,通过土地出售获得资金建设城市,形成运河区,扩大城市的规模。

  “测量”起源于对土地的丈量后的不动产登记,荷兰伯爵在1300-1330年设置了“测量官”的职位,地理学家、建筑师、僧人和军事工程师参与测量以及地图的绘制,但他们不是官方认可的测量官。最早有测量登记的文档是1282年,有关文献属于乌得勒支教区,测量地图成为法庭上判案的证据。在低地国家中土地买卖活跃,地图的精确度要求逐步提高。[2]阿姆斯特丹就是因世俗统治力强大,通过填海造地获得建设费用迅速成长起来的城市,填海造地需要精确的地图,市场需求是地图制作水平的重要动力。

1

图为阿姆斯特丹地块划分图。

  为对填海的土地进行地块划分出售的图纸是土地的合理分区的结果,保证了公共道路的规范化,从经济效益考虑,细分长条形的地块增加了土地的收益,也是现在阿姆斯特丹城市联排建筑独特风格的形成诱因。阿姆斯特丹辛格运河(Singel)运河联排建筑形成了城市特殊的景观,辛格运河从1480年至1585年前也作为军事防御的护城河,铸币广场(Muntplein)也处于河边。

  制作于1544年阿姆斯特丹城市鸟瞰图右边描绘的就是辛格运河,可以看到城市刚扩大到此地。制图者为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黄金时代画家、制图师C·安东尼兹(Cornelis Anthonisz,1505-1553年),他于1536年制作,1544年出版。C·安东尼兹是16世纪阿姆斯特丹著名的画家、版画家和制图师,绘制若干具有艺术效果又写实准确性的城市鸟瞰图留存于世,在1538年他绘制的地图作为礼物献给神圣罗马皇帝。从1544年C·安东尼兹绘制的地图中,可以看到城墙系统比较完整,阿姆斯特尔河(Amstel)的河水流入城内。在城区内重要Singel水道边的铸币塔是建于1480年城墙的防卫塔楼,也是城门所在。

  建筑师丹尼尔(Daniel Stalpaert,1615-1676年)绘制于1662年的阿姆斯特丹地图,更具有专业性,地图展示出城市规划的严谨学术味道。建筑师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的建造,参与城市的扩展规划,他设计的建筑成为重要的历史建筑保留至今。

2

图为建筑师丹尼尔于1662年绘制的阿姆斯特丹图与1536年由C·安东尼兹制作的阿姆斯特丹鸟瞰图地图。

  C·安东尼兹和丹尼尔这两幅地图,1544年版的地图可以说是现状图,1662年的应该是规划图。通过网状的规划网络,连通运河,造地后进行切割出卖。城市面积扩大了四倍,空间容量和财政均获益。与王权和领主的土地不同,填海造地是市政厅的权力,更加增加商业化运作的灵活性。

  阿姆斯特丹同心圆型运河城市形态与荷兰人希蒙·施特温(Simon Stevin, 1548-1620年)的理论有关,希蒙是这一时期重要城市理论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工程师,对港口城市有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运河与港口的关系,运河贯穿城市并联接到郊外,其倡导的城市模式提供弹性发展空间。他的理论影响了了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的规划。[3]

4

图为荷兰天文学家、地理学、数学家希蒙·施特温(Simon Stevin, 1548-1620年)。

  17世纪阿姆斯特丹经常在两种城市模式中比较,一是来自阿尔萨斯(Alsace)的丹尼尔(Daniel Speckle,1532-1589)的“理想城市”(ideal cities ),另一个是来自布芦赫(Bruges)的希蒙·施特温(Simon Stevin 1548-1620)的网格状的棱堡模式。他认为城市的外部尺度为2.8公里长,2公里宽较为合理和舒适。阿姆斯特丹在70年后采用了希蒙·施特温的城市尺度和模式。[4]在希蒙·施特温思考抽象化城市平面布局时提到是受当时的阿姆斯特丹的水上城市的启发,而当阿姆斯特丹规划扩大城区又反过来采用其理论。

  在以“辛格尔运河以内的阿姆斯特丹17世纪同心圆型运河区”(Seventeenth-Century Canal Ring Area of Amsterdam inside the Singelgracht)为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是这样评价的:“这些新的城市空间可以统一发展建造商业房屋与大量的纪念性建筑。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扩张是这一历史时期同类发展中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均衡的。这一历史市区也是大规模城市规划的范例,直到19世纪它还仍旧为世界各地所参考。”1607年的运河建造计划将城区扩大了四倍,每条运河均成为城市发展的边界。

  1585年城市人口为三万人,而1600年为五万人,而1670年发展到二十万人。外城墙一直采用棱堡的形式。[5]

  1607年规划以第一环运河称为希伦格拉特(Heerengracht)为基础,此沿线是建于1593年棱堡防卫城墙(Bastioned walls)的位置,以此平行向外扩大城区范围,分别建造了第二、第三条运河,形成的土地明确功能用途,重新建造棱堡城墙的费用均采取商业运作的模式,由私营机构投资,新造的土地对公众出售,1607年规划形成的城市土地规模是原来的四倍。

  从1649年布劳绘制的阿姆斯特丹地图与1688年弗劳德利克(Frederik de Wit)绘制的阿姆斯特丹规划地图可以看到城墙的逐步向外拓展,布劳绘制的地图在西北面土地功能还没明确,城市建设尚未延伸到东北城墙内的,在空间上判断为还没有建设。但30年后的1688年弗劳德利克绘制的地图表明城市土地基本上功能明确地使用了。

5

图为于1688年弗劳德利克(Frederik de Wit)绘制的阿姆斯特丹地图。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世俗化的城市形态特征明显,运河、港口及其商业移民成为城市的发展动力。17-18世纪欧洲形成了几个城市活力蓬勃而规模迅速扩大、人才聚集的城市。而这一系列城市的兴起与海上贸易和欧洲国家对世界其它洲殖民地的发展分不开。运河延伸港口码头岸线,获得填土的扩大土地空间,体现公共利益的城市规划。

  铸币塔或者称为蒙特塔(Munttorn)是阿姆斯特丹地标式的历史建筑,一座具有手法主义设计风格的高塔,阿姆斯特丹的城墙也是数百年中不断拆除和扩展城区范围的过程,历史留存的旧城门现在处于城市中心区,铸币塔或者蒙特塔就是1480年原来的城门。1618年的大火烧毁了东塔,只剩下西塔,伦勃朗专门记录了大火烧毁后的西塔的景观。1620年按照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进行装饰,亨德里克·德·恺瑟为建筑师,他在塔顶开放式的设计,并在塔的四面安装四个时钟。1668年在塔顶安装了铜钟组合。17世纪因建筑的安全特征,将此塔作为银币和金币的储藏建筑,日后就被称为铸币塔。在附楼嵌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城徽,一条大帆船的船上船员举着阿姆斯特丹城市纹章的旗帜和荷兰王国的纹章盾牌。现在铸币塔已经成为市中心区,铸币广场成为繁忙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铸币广场(Muntplein)。

6

图为阿姆斯特丹的旅游点指示牌显示1585年当时棱堡型城墙的城市现状和铸币塔。

1

图为本人速写表现了运河和铸币塔景观。

8

图为伦勃朗的阿姆斯特丹运河和铸币塔速写,呈现昔日繁荣贸易的景像。

  跨越运河的桥梁很多,运河景观是阿姆斯特丹城市旅游最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源,运河上各种桥梁是重要的节点。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形态演变,有别于欧洲传统的中世纪城市,可以说是世俗化的城市化历程,城市的发展更多地强调港口的贸易和航海功能,填筑土地增加城市容量。阿姆斯特丹创造了独特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结构模式,同心环形运河、陆地交通与水上交通同时规划建设,闸和桥起到重要的作用。

  阿姆斯特丹重要的阿姆斯特尔运河(Amstel)上可开启的桥闸“瘦桥”(Magere Brug)是最早建造于1691年,重建于1934年,桥闸是“上开桥”(Bascule bridge),是被称为阿姆斯特丹最美的桥。

  阿姆斯特丹运河大大小小的桥之多需要用序号排列进行管理辨认,“蓝桥”(blue bridge)编排的序号是236,是重要的景观通车桥梁之一,桥在1883年被刷成蓝色,在桥上的灯柱用纹章图形皇冠和船形装饰柱身。

9

图为“蓝桥”的灯柱纹章装饰。

  许多桥闸在运河建造开始就形成的,当近代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形式出现后,阿姆斯特丹重新建造大量适应现代交通方式和审美价值的桥梁,处于中心区在1929年建造的可开启的桥闸Peperbrug,序号Brug 281,2002年被列入荷兰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在荷兰列入国家级的文化遗产有6万处,其中包括1500多处考古遗址。

2

图为阿姆斯特丹运河上1929年建造的可开启的桥闸(Peperbrug)序号281的景观速写。

11

图为序号281钢桥的细部节点装饰,海马造型。

3

图为阿姆斯特丹辛格运河边的序号为“Brug283”的平桥与联排建筑景观速写。

  序号Brug283桥是近代设计的桥梁,2.85米宽,6.76米长,2001年被列入荷兰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建筑师就是船务公司总部大楼(Shipping House)的设计者梅恩(Joan van der Mey,1878-1949)。在运河进入港口处,现在有被称为第一栋真正“阿姆斯特丹学院派”(Armsterdam School)的代表作的船务公司总部大楼(Shipping House),建筑处于阿姆斯特丹港,依然是具有历史和旅游纪念意义,1595年开始这里也属于荷兰探险家(Cornelis de Houtman, 1596-1599)出发往东印度开拓香料之旅的出发点。阿姆斯丹学院派是流行于20世纪初的建筑流派,与同时期的德国红砖建筑风格类似,他们除了美学上追求内外结构的一致性与传统荷兰建筑色彩,也对社会运动感兴趣,关注工人住宅、社区学校等,在1913年-1916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26-1928年完成第二期工程,是包括荷兰蒸汽船公司等6家船运公司总部,其中还保持着一家是与亚洲贸易的东印度公司,是保持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通航贸易的公司,一直到马来西亚独立才结束。建筑师是出生于豪达的梅恩(Joan van der Mey),荷兰阿姆斯特丹学院派的成员之一。建筑汇集了阿姆斯特丹多位艺术家参与,室内是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航海时代的探险、世界各大州异国情调等海洋文化均是装饰的主题配合公司的业务特点。蛮有意思的是建造首期时,对第二期的红砖需求提早烧制,保证了两期工程建筑外立面材料材质和色彩的一致。上世纪90年代被列入荷兰最佳100处历史遗产,大部分船运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搬出,阿姆斯特丹市政厅交通运输公司成为业主。此后按照传统的新艺术运动风格进行室内改造,在2007年后开业成为一座五星级酒店。

13

图为船运公司总部改造为酒店后建筑入口。

  “阿姆斯特丹骄傲”同性恋巡游是在阿姆斯特丹城市中最著名的几条运河中进行的,每年8月的第一星期周末举行,华丽装饰的船载着游行的人们载歌载舞,有的在船上装饰物以以三个圣安德鲁十字架为标志,用城市纹章的主要图型构成要素表达城市个性,也是该组织的标记:垂直排列的三个圣安德鲁的十字架再加“我们骄傲”的字体,这是阿姆斯特丹同性恋者的组织符号,这足以说明在城市活动与生活中城市纹章的视觉传播运用是相当广泛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同性恋游行,高潮处于运河巡游,各类装饰多姿多彩的巡游船沿运河巡游,巡游船上的装饰物。

14

图为阿姆斯特丹同性恋运河巡游的场景。

15

图为阿姆斯特丹同性恋运河巡游的场景。

16

图为巡游时电视直播。

  “船屋”(Hotel barge)的产业是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内河航运业衰败的时候,欧洲许多船运公司将运河航行的船泊改造成为可以居住的飘浮的旅馆。运河成为阿姆斯特丹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辛格运河上许多从欧洲其他城市而来的游客自己驾驶居住型渡假的船通过运河抵达城市市区,居住在辛格运河边。

17

图为停满船屋的阿姆斯特丹运河,从欧洲其他城市通过运河抵达的居住型渡假的船。

18

图为船屋还加带露台式的浮台享受阳光。

 

  二、荷兰乌得勒支运河的阳光咖啡吧

  荷兰乌得勒支是建于古罗马帝国时期,是一处军事防御阵地。1122年获得城市自治权利。在650-1579年间是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在对抗哈布斯王朝争取荷兰独立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形态也是棱堡防御加运河为基本结构,现在运河保留下来,成为城市休闲公共空间。

19

图为于1652年威廉·布劳(Willem Janszoon  Blaeu 1571-1653)制作的城市地图与2014年现状对比。

20

图为乌得勒支城市中心河流仍在发挥作用,成为城市休闲观光的水道。

21

图为乌得勒支运河中家庭式的自驾小艇。

22

图中心区原城墙的位置表达原城墙的走向。

  在运河周边,由于交通的便利,许多公共建筑就建在运河两侧,如乌得勒支大学建于1636年,是荷兰黄金时期若干较早成为的大学。大学建立时就处于旧城中心区,与圣马丁教堂处于同一区。中心城区临街于1892建造的大学建筑,靠近运河。建筑入口华丽,除了典型的红转白色框架的典型荷兰建筑风格外,在上花墙最高处用三层高的立面用纹章为核心进行装饰,分别是最高层为大学的太阳光芒的校徽,学校的铭言是“公正的阳光照耀我们”用拉丁文刻在下面,二层是荷兰联合王国的狮子挥剑的纹章,1816-1907年使用,三层为乌得勒支省和乌得勒支市的纹章。护盾者为两位希腊神话女神。

23

图为乌德勒支大学历史建筑在山墙的部位纹章应用。

24

图为乌得勒支大学的设计理面图。

 

  三、法国米迪运河(canal du Midi)

  法国奥德省(Aude)省会城市卡尔卡松市(Carcassonne)具有2500年的历史,城市是围绕建立于中世纪的城堡而形成的,在1853年重建的“卡尔卡松城堡”(Cite de Carcassonne)和从图卢兹流经卡尔卡松联通与地中海和大西洋通过加龙河的米迪运河(canal du Midi)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有328个包括遂道、船闸、桥梁等土木工程,为工业革命开辟了道路,独具匠心的设计,使运河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是世界现代史土木工程的奇迹。

25

  这条240公里长的运河建造和设计于1661-1662年,建造者皮埃尔·保罗.德里凯(Pierre Paul Riquet)得到图卢兹主教和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通过征收税收获利,使用者利用了水运运输减少运输成本,改变了图卢兹地理区位条件,可以与地中海联通,是法国最著名的运河游览水道。

26

图有闸门的小桥。

  沿途许多加固的河堤、航标灯、小码头结合水生植物和周边两岸的森林形成独特的风光,沿途经过的地区有种植葡萄、向日葵和小麦的农耕景观增加了运河的旅游价值。1912年在入海口处的Les Onglouss运河还经过若干法国最美小镇,包括埃罗省(Herault)的米内尔夫(Minervois)、 奥德省(Aude)的科尔比埃(Corbieres)法国红酒知名产地。运河沿途65座船闸,船的宽度最大为5.5米,最长30米。

27

图沿途的石桥景观。

28

图为途中的小码头。

29

图为出海口在20世纪初建造的灯塔。

  目前欧洲利用类似的运河和自然内河构成网洛开展水上游,包括自驾游、船屋等多种选择的水上出行方式,颇为时尚。“法国水路”网站(French-waterways.com)是一个权威网站,从中可以获得米迪运河的信息。南粤古驿道网编辑部研究后认为这一网站是定义为一家旅游网站,依托法国丰富的河流旅游资源与自身的经验与优势,为广大游客、爱好者提供较为全面、实用与专业权威的资讯,对于酒店游轮框图有以下信息:

表格1

  进入详细介绍页面后,可以了解到船只的详情,包括船的豪华等级、装饰风格、舒适程度、走的航线等。下设子菜单:

表格2

  *关于预定页面:网站几乎所有栏目都可通往该页面。该页面提供了船只服务供应的联系电话和EMAIL表单,反正你联系他们就对了。

    对于自驾游轮,点击READ MORE 后,会呈现你想了解船只的情况。

表格3

  关于SELF-DRIVE BOATING栏目解析 

  SELF-DRIVE BOATING自驾船航行栏目点击任意,可进入自驾船航行页面。分有6个子栏目:

  在法国自驾船游、特别提供、目的地在法国、船只介绍、豪华船介绍、订单和联系。下面详细讲一下在法国自驾游船和自驾游船的常见问题两个栏目。

1

2

3

图为法国运河水上各种类型的游船。

  在法国自驾船游。这个栏目用多个框图进行相关介绍:

表格4

  以上引自彭剑波、张秀珊两位编辑的研究分析。 

30

图为法国可航行的内陆的运河和河流吃水深度地图。

  在网站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水道的宽度、高度和深度,有一个结论是值得我们记住的,吃水深度少于1.6米的水道航行的商业价值就丧失。欧洲一般“船屋”(barges)的标准尺寸是38.5米长、5.05米宽,吃水深度1.8米,同时有适应家庭、双人和自驾多种形式的游船。每条运河均有不同的船泊尺度要求,如加隆河运河,从图卢兹为起点,多尔特地区卡斯泰特为终点,建成于1856年,现在运河航行最大的船泊是宽5.8米,30米长。在这条193公里长的运河上,现在能够通行的长度为38公里,有53个船闸,从最高标高135米下降至2米。

  目前这一产业正兴旺,法国是欧洲国家中拥有人工运河和自然河流最长的国家,法国是由国家的管理机构VNF(Voies Navigables de France)经营管理航行和船屋,约每年6000万欧元的收入。此机构成立于1991年,为法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管辖的水路管理机构,在全国多处设立分支机构。

  200年前,在运河游还没有发展成为旅游业时,美国第三位总统、时任法国大使的杰斐逊专门游览了米迪运河,赞美不已。现在在欧洲法国的运河休闲游是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包括船泊安全标准、执照要求的管理规则和技术规范要求均完备。除了上述网站外,还www.elegantways.com,www.barginginfrance.com等专业网站提供服务。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设立了“两山学习基地”和纪念公园。2003年-至2005年,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淘汰重污染企业,组建安吉县首批旅游风景区。2004年村民人均收入7376元,2017年为41378元。在余村附近的蔓塘里村民400人,村民小组3个,农户112户,主要产业为白茶和黄花梨,原名为“万塘”,因谐音改为“蔓塘”,足可以见证水与村落形成的关系。绿水青山目前提的多是青山,实际绿水同样重要。在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中,在水系治理中,对水上游的旅游出行生活方式予以提早谋划,幸福生活就在身边。

31

图为浙江义乌的水上栈桥和装饰。

  (文中有关法国水路的照片和图片引自“法国水路”网站(French-waterways.com),其他照片和速写为本人所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英]杰弗里.帕克著《城邦——从古希腊到当代》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年    149页

  [2]Cornelis Koeman and Marco van Egmond, State Contexts of Renassance Maooing Surveying and official Mapping in Low Countries,1500-1670,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ume 3, Part 2,Chapter43 Edited by David

  [3][美]斯皮罗-科斯托夫著 单皓译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112页

  [4]Fred Feddes A Millennium of Amsterdam THOTH Publishers Bussum  2012 p97

  [5]Fred Feddes A Millennium of Amsterdam THOTH Publishers Bussum  2012 p81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