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名人:中共信宜首任书记罗克明
2018-05-17 上午 11:05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茂名日报   
分享

       编者按:本周末,借着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的东风,依托当地特色资源,2018年南粤古驿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赛(茂名·信宜站)将于5月19—20日在茂名信宜镇隆古城举行。届时,赛事将落实到以道兴村、助推振兴乡村,为公众提供优质生态产品,让寂静的镇隆古城焕发新的生机,让信宜发展迎来新契机。

       今天,驿道君就先带大家认识一位信宜名人——中共信宜首任书记罗克明。

 

1

罗克明。

       1902年,罗克明出生于广东信宜池洞扶参村,幼年时随祖父迁居怀乡百片坑村。1919年秋考入广东省立第九中学(高州中学),学业成绩优秀。1925年秋考进广东大学,他积极投入爱国学生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毕生为党工作,30岁因病在香港与世长辞。参加过怀乡起义的杨一士、杨万禄等同志生前述过罗克明的事迹。2007年在信宜参加纪念怀乡起义80周年活动时,罗克明同志的女儿罗绍芬讲述了他的革命人生。

       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12月,罗克明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回信宜从事建党工作和开展农民运动。他以怀新小学为据点,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党政策主张。1926年1月,他吸收青年学生陈维世、潘定耀、雷永安等加入共青团,建立起信宜县第一个共青团支部。该支部成立“醒民剧社”,运用演话剧和街头讲演等形式宣传革命,并在农村开办夜校,团结教育农民群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先后在怀乡、中堂、平花、洪冠、平梅等十多个乡建立起农民协会。7月,在怀新小学召开农民代表大会,通过农会章程和决议,正式成立怀乡区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破除迷信,禁止蓄婢和买卖婚姻,清算土豪劣绅的革命斗争。

       罗克明领导怀乡区和各乡农民协会,进一步扩大组织,并新建立起东镇区农会和35个乡的农会。这时,广州农讲所第五期学员梁本荣回到家乡思贺开创农运,成立了十多个乡级农会;闵靖平在水口开创农运,建立起多个乡级农会。1926年底,信宜全县农协会员达4万多人。在怀乡,罗克明在开创农运的同时,吸收大批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建立起怀乡、东镇两个区的党委会和13个乡党支部,党员发展到210多人,共青团员达700多人。广东省农协南路办事处领导成员黄学增、朱也赤、钟竹筠多次到怀乡督导农运,对怀乡革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领导怀乡起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逆转。信宜很多农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被国民党反动派解散,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被迫转入秘密活动。1927年5月,中共南路地委负责人、南路农民革命委员会主任朱也赤在怀乡陈业之家里召开党团骨干会议,宣布建立中共信宜县委,罗克明任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朱也赤、罗克明以怀乡为中心,恢复和扩大农会组织,建立农军,开展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罗克明任起义军副司令兼信宜县县长。1927年12月15日,在中共南路地委和信宜县委领导下,举行了震动南路的怀乡起义,起义部队成功攻下了区团局和区署,夺取怀乡印金仓库的存粮数百担。16日在怀乡圩背大营地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怀乡区苏维埃政府,怀乡起义指挥部挂起了“国民革命军南路警备司令部”的牌子。怀乡起义震动了整个信宜,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县兵、民团2000人前来围剿,镇压怀乡起义。由于敌强我弱,力量悬殊,起义军决定撤离怀乡,转移到白石扶龙白泥冲,与敌激战四昼夜后,突围转到洪冠。

2

罗克明故居。

       怀乡起义失败后,罗克明被敌人悬赏1000银元通缉,他的家庭惨遭洗劫。罗克明带着潘定耀、张敏豪等人转移到钱排、达洞,重新组织武装队伍70多人,发展共产党员30多人,继续坚持武装斗争。1928年秋,信宜县反动当局再次调正规军一个营,窜到前排、达洞清乡扫荡,形势空前恶化。罗克明带领张敏豪、潘成耀等人抄小路、绕山头、走山沟,经马贵、古丁、茂名、阳江取道到香港,找到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告怀乡起义情况。

       坚持革命工作

       1928年秋,罗克明等4人奉命留在香港、澳门工作。后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也遭敌人破坏。1929年秋罗克明转移到马来亚,同潘定耀、张信豪、杨万禄等人筹集资金,创办《星洲旬刊》,他担任主编。《星洲旬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深受当地侨胞的欢迎。这份进步刊物却遭到当地政府的抵制。1930年2月《星洲旬刊》被查封,罗克明和潘定耀等人被驱逐出境。罗克明回国后,党组织安排他到广西桂林大学任助教,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春,党组织调他回到广东工作,在中山泥湾育英小学当校长,继续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春,罗克明又被调回香港工作。那几年,他为革命奔忙,对怀乡起义中散落他乡的骨干,通过书信往来,鼓励大家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革命形势,坚信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一定会胜利。他向罗翘英寄诗共勉:“大地风烟入眼愁,乾坤何处着浮鸥?英雄热泪国民血,滴落残笺寄君收。”他给杨一士写信,鼓励他考取中山大学社会系深造。由于日夜操劳,罗克明的肺结核病日见严重,组织上安排他入医院留医,他婉言谢绝,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继续抱病坚持工作,直到身体无法坚持才入院治疗。1932年10月,罗克明在香港九龙广华医院病逝,年时30岁。罗克明病逝后,遗体安葬在香港九龙-座山上,立有墓碑:信宜罗克明之墓。

       参加过怀乡起义的杨一士晚年谈及罗克明的往事:罗克明病危时,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张敏豪从香港寄信给我,请我赴港见罗克明最后一面,但我是被香港驱逐出境的,无法去。想到罗克明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介绍人,不能见上最后一面,深感悲痛遗憾。怀乡起义突围时,他一出门过河掉了只鞋,就赤脚带着我跑了一百多里夜路,忍饥挨饿,摆脱了敌人追捕。怀乡起义失败后,为了革命事业,他四海为家,兢兢业业,来往于香港、澳门、越南,后去新加坡办报宣传马列主义,被捕入狱,还被驱逐出境。但他始终不改革命意志,为党坚持工作,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如今,罗克明的雕塑坐落在怀乡起义纪念馆内,馆外便是怀乡小学。雕像神情肃静,面目如真人般挺拔、刚毅,让人不由得对那些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英雄肃然起敬。

3

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

       曾策划怀乡起义的指挥部旧址也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为了保护革命遗迹,1989年和2012年,有关部门对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进行两次重新修缮,以保护红色文化遗产,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已成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各种纪念日,都会组织青少年学生前来参观,让青少年们重温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注:以上图片来源自网络。)

       (原文刊登于茂名日报,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