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省级“非遗”名录出炉 古驿道上还流传着这些精彩的技艺
2018-06-09 下午 05:07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分享

  今天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各地将同步开展230多项活动,展示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非遗”体验。在本月初,广东省人民政府已批准并公布了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9项),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5项)。今年不少入选的“非遗”项目都是我们古驿道沿线居民的特有文化传承,今天,驿道君就带你认识其中的一些吧!

 

  西京古道旁的瑶族佳酿——苦爽酒

  在西京古道穿过的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在这里保留了许多自古流传的精湛技艺,其中的苦爽酒的酿造技艺就入选了本次名录。

  苦爽酒是瑶族特有的一种用糯米酿造的酒。每逢迎接新年,瑶族的各个家庭几乎都会酿这种酒来招待客人。酿造苦爽酒的工作从腊月就要开始准备了:首先把自家种在高山梯田的糯谷碾(砻)成米,用清水洗去米皮后煮成饭(饭焦不能用),也有的用蒸笼蒸熟,将米饭放至不烫手后,洒些许平时用来做烧酒的酒饼(酒曲),用手搅拌均匀(一般一枚酒曲可做10多斤酒),然后将米饭装到用来发酵米酒的容器里(一般是大陶罐),待米饭充分发酵成酒酿后(约半个月左右),倒出装入布袋压榨,同时不断地往布袋里加水,榨到挤出来的汁不白了即可,然后把榨出来的汁水倒入大铁锅煮沸,就成了有酒香味的瑶山美酒——“苦爽酒”。

  “苦爽酒”顾名思义有点苦味,但是甘苦,不会涩舌,清香甘醇。新酒呈乳白色,老酒呈淡绿色,酒精度一般不超过10度,即使喝醉了也不会头痛。“苦爽酒”不经过蒸馏,含有淀粉等营养物质,喝这种酒就是不吃饭也不会觉得饿。在严寒的冬夜,亲朋好友围一火堆,煮上一锅“苦爽酒”,边喝边歌边舞,别有一番野趣。

1

  秦汉古道上的美味——沙坊切粉

  连州秦汉古道曾是繁华的商道,来来往往的客流,让这里成为了美食的汇聚之地。在本次名录中,有一种已经流传数百年的连州美味入选其中,那就是在连州无人不知的沙坊切粉。

  顾名思义,沙坊切粉出自连州沙坊村。沙坊村有千年的历史,但这条村的大多数名声却来源于沙坊切粉。沙坊切粉是一种米粉,这种米粉以洁净山泉水和大米为材料,并以纯手工制作而成。从大米到成粉的整个制作过程工序繁多而复杂:先把大米浸泡软,然后打成浆,接着用蒸汽把生浆蒸煮成一张张糍皮,拿到空旷的地方晾晒,这时完成了前半部分的工作;等把糍皮晒干后经过热水烫软,叠加压平,切成细丝,将零乱的粉丝梳理整齐,晒干后包装好,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出来的米粉久煮不糊,口感上佳,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因为是靠太阳和自然通风晒干,一但阴雨天就不能制作了,因此沙坊切粉在连州当地货源不多,却极为有名。“沙坊切粉”似乎成了沙坊村与外界交流、联系的最为简易、直接的“名片”。

  沙坊村中制作沙坊切粉的村人有十来户,每至艳阳高照的日子,沙坊村村前村后的空地便会摆上不少竹制簸箕,那是用作晾晒沙坊切粉的工具。一大片白色粉皮挨着摆在一起,煞是壮观。

2

  三水水道上的盛会——胥江祖庙庙会

  三水是北江流域通往珠三角的重要节点,其中的芦苞涌则是古代清远、肇庆等地通往广州的主要航道。在三水芦苞镇,有一座800多年的胥江祖庙,与悦城龙母庙、佛山祖庙并列为广东省最有影响的三大古庙。每年举办的胥江祖庙庙会被列入到今年的“非遗”名录当中。

  胥江祖庙旁,曾是三水地区最早的驿站。而这里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祭拜北帝的习俗。旧时,逢北帝诞日,芦苞民间有集资在祖庙举行贺诞的习俗,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烧大爆等仪式,祈求消灾解困、治水御火、社会和谐、百姓康宁、万业昌盛。

  芦苞胥江祖庙的庙会文化浓厚。除每隔三十年举行一次小会,过六十年举行一次大会外,北帝诞活动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芦苞当地史志记载,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即北帝诞当天,乡人都会到胥江祖庙肃拜,芦苞各坊也会结彩演剧。

  2008年胥江祖庙800周年庆典后,北帝诞庙会开始扩大规模举办。2014年胥江祖庙成功挖掘“姻亲”元素,打造以“小北帝省亲”与“祈福祭祀”为主体的民俗文化节,此后北帝诞庙会的内涵持续深化,并常态化举办。

3

责任编辑:江家敏 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