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道之镇建筑设计:惠州皇思扬古围村
2018-09-25 上午 09:45   作者:南粤古驿道网 沐凌枫   
分享

  驿道的通畅带动了商贸的繁盛,在南粤古驿道的沿线上,孕育了一个个因商而盛却独具特色的古老小镇。漫步于古风犹存的小镇之中,也许你会发现,那些悄然消失在城市之中的岭南文化,其实是深深地扎根在这些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的古村落中,他们不仅有着自己的建筑特色,还保留着当地有形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客家文化、当地方言、民俗、手工工艺、古时建筑等,他们静静地守护着一代又一代文化的传承。

  皇思扬古围村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占地约20多万平方米,先后有黄沙洋、皇思扬、黄狮三个村名,位于广东省惠州,处于西枝江畔,南傍平多公路,平西古道穿村而过,村民大多是明末清初从福建迁至这里的客家人。皇思扬古围村它是惠东县保护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古民居建筑群,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今天,就随驿道君一同探寻这座驿路之镇——惠州皇思扬古围村巧妙绝伦的建筑设计吧!

1

图为皇思扬古围村。

2

图为水天相映,中间一排暖色的古屋。

  走进皇思扬古围村,就犹如推开了一扇历史之门,那些斑驳的木门,不知承载了多少历史的记忆,看尽了多少世间的冷暖,守着岁月的痕迹,黄昏日下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如今,古村落鲜少有人居住,空荡荡的老房子屋内外爬满了杂草,倒是为这份寂寥添了新衣。

3

图为斑驳的木门。

4

图为长满苔藓,树影婆娑。

5

图为断墙里长出一株植物。

  皇思扬古围村在建筑设计上都讲究房系、姓氏划分、以及天文、地理、人和的因素造型建筑,在古建筑物四周以房屋为屏,屋连屋、墙连墙,将四姓的民居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古围村建筑。古围村有四大城门,城内各姓聚成各“寨”,寨内各房系又各成院落,院落内又分各家居屋,形成形成“城中有寨,寨中有院落,院落有家居”的“大围龙套小围龙”的建筑格局。其实无不可以说:古围村是由一个个的单独个体合成一个整体,独立却不分割,各具特色却又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加之又是交通要塞,则成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6

图为古村内城墙,墙洞是枪眼,用于防御。

  皇思扬古围村是南粤古驿道上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是惠州通往潮汕的水陆运输的中转站,又是南北来往商客的落脚点。古村人十有八、九从事集市买卖,舟车辐辏,络绎不绝。此时村中也出现了不少的豪商大贾,为交通方便,从商获取更大利润,村人便从大岭头到多祝下西门以卵石砌路,从此,此路便成了重要的交通古道。

  古村巷道经纬有序,也以卵石铺成。其中设计布局似乎是绝处逢生。走在古围村的巷道,多数巷道一眼望去好像一道“死胡同”,但当你走到巷道的尽头时,就可找到出口处,从出口处走到“死胡同”,到了尽头又有出口处,条条巷道通大路。可谓是一个蜿蜒的迷宫,漫步其中,迷茫中柳暗花明又一巷,好比我们正在走过的人生,你以为是低谷,却不知度过这个低谷有时候又是另一番开阔景象。

7

8

图为卵石铺成的古村巷道。

  古建筑尤其重视分水,依山傍水视为最好的建筑之地。古围村的建筑群内有城门、神庙、青丝观、书院、学堂等,村内分布有近10口井,水质清甜。建筑物群除祠堂是梁架殿堂式结构外,大部分住宅是二进或三进硬山式结构。在古围村的古城墙和老屋里面藏着各式各样的艺术品,屋檐、门楹、窗棂等有以蝙蝠、龙、鹿、花草等为题材的灰塑、石雕、木雕,表示吉祥如意,整幅画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装饰华丽,工艺精巧,堪称岭南民间建筑装饰之精华。

9

图为门楹。

11

图为水井。

11

12

图为雕梁。

13

图为金色的吊牌。

14

图为岁月的冲刷,时间的洗礼,双龙戏珠依然栩栩如生,飞檐翘角仍旧直指苍穹。

  古村内屋檐多为飞檐,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汉族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15

图为古村屋檐——飞檐。

 

  2018年南粤古驿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赛(第五站·惠州惠东)于10月20日举行,和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古色古香,被历史包围的皇思扬古围村吧,瓦屋残垣,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静谧怡人,等待你们的到来!

 

  (注:图片来源自网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李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