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文明的“乡愁”:传统村落与乡村遗产
2019-08-31 上午 11:31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文博中国”   
分享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农业经济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承载中国文明记忆的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原有的城乡体系、农业文明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现存的古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这些村落以及生活其间的人民所延续的历史、风俗,彰显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城镇化工作提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导要求。这一要求,不仅是要记住乡村的“乡愁”,更是要记住中华文明的“乡愁”,记住那千百年来传唱的“故乡的歌”。为此,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保护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乡村遗产,为留住中华文明的“乡愁”而努力着。

 

农村农业的问题

6

 

各方在行动

  中国世界遗产中的传统村落4个

1

  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5个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工作。中国是GIAHS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主要贡献者。2012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 NIAHS)发掘与保护工作启动,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发布4批91项(2013年19项,2014年20项,2015年23项,2017年29项)。截至2018年2月,中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遗产地总数为15处。

2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819个

  2019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名单见附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引起地方政府、当地乡村、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的关注,从2012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已分四批公布了6819个传统村落。

3

  拯救老屋”行动

  2016年,由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资助,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全程管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拯救老屋”行动启动。项目主要资助中国传统村落中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分为整县推进项目和特色村落保护项目。资助范围包括中国传统村落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中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资助比例为文物建筑本体修缮费用的50%。该项目旨在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产权人采取个人自筹、亲友拆借、银行贷款、村集体垫付、社会资本参与“五管齐下”的方式出资和地方政府整合资金、资源,社会资金、非资金的公益性投入,力求破解部分群众修缮资金短缺的难题。

4

  “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

  2018年,为推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利用,促进遗产保护与乡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公布了首批5个“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

5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文博中国”,图片来源于世界遗产中心官网,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熊灿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