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研究中心成果展示(31)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下)
2019-10-15 下午 02:08   来源: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研究中心课题组   
分享

  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上)

  基于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视角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研究(中)

 

  4.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认识和思考

  参考国外“跨地区、大尺度的线性文化空间”在“文化主题选择”和“空间模式构建”两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大湾区本地特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进行初步认识和思考。

  4.1挖掘三地文化交流主题

  4.1.1传承岭南共有历史文化

  为更好地保护大湾区历史遗产和传承岭南历史价值,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应从族群和文化在湾区内的流动出发,挖掘对岭南地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能展示岭南共同记忆的文化主题。大湾区经过长时期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逐步形成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海外文化融合的岭南历史文化体系。因此,文化主题可从同宗同源的岭南历史文化体系挖掘,如广府文化中的功夫文化、粤剧文化等,客家文化中的客家迁徙等,潮汕文化中的美食、民俗等。

  另一方面,三地历史上人和物资的迁徙流动也留下了大湾区共同的文化遗产:以名人生平活动为主题,如孙中山先生曾在中山、香港、广州等地生活、学习、革命,在三地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址;以人口迁徙往来为主题,如客家迁徙、华侨移民文化,留下客家建筑、开平碉楼、华侨别墅等历史遗产资源;以文化传播为主题,如西学东渐文化,留下了教会学校、西医设施、工业遗产等历史遗产资源;以特殊时期事件为主题,如名人大营救,从香港营救了众多文化人士、民主人士和其他人士前往内地。

  4.1.2寻找当下“湾民”文化关注重点

  为了进一步促进三地民众文化交流和休闲旅游,大湾区文化游径主题应尽量是当下民众们关注、感兴趣的文化。本文以大数据词频抓取为技术手段,通过对各地文广新局(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关于“文化动态”专栏中提到的近年来各市举办文化活动进行词频抓取(图10),发现大湾区各市对粤剧的关注度较高;各市对历史名人的纪念、宣传、学习力度较大,如孙中山、廖仲恺、包公、李小龙、苏东坡等;深圳、香港、澳门地区对艺术、音乐会、美术等现代化休闲文化诉求较高。

1

图10:粤港澳三地文化关注词频图。(数据来源:各地文广新局(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文化动态”专栏,并去掉干扰词汇。)

 

  4.2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空间模式构建

  4.2.1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空间模式认知

  粤港澳三地共有的文化遗产资源点分散在各个城镇及乡村地区,考虑到三地城乡建设的复杂性以及跨地区线性文化空间关于“传承历史价值”和“促进文化旅游”两大功能诉求,本文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构建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采取不同的空间组织模式(图11)。

  首先是在宏观的大湾区层面,根据不同主题文化在大湾区层面的历史脉络、时空线索,从“关系空间”的视角来分析文化遗产资源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将原本分散的文化遗产点放到同一文化主题和历史发展链条下来认知,突出文化资源点间的关联性,形成若干文化主题的跨地域线性文化空间。

  第二是在微观的地方层面,在关联性的湾区文化遗产资源点较为聚集的片区,可与片区内的其它休闲游憩资源相组合,可构建长度适中、适宜观光游览、步行骑行品质较高的实体游径。实体游憩通道在选线时应注意:(1)城镇建设地区:游人主要以步行为主,实体游憩通道长度不宜过长、徒步时间控制在半天左右;外围乡村地区:游人骑行或车行游览,长度可适当延长;(2)城镇建设区:尽量使用绿道、慢行系统、历史街区、古驿道及其他通行品质较好的城市道路;郊野地区:可使用风景道、车流量不大的区域道路、郊野绿道、古驿道、村道;(3)实体游憩通道可串联起沿线其他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城市服务资源点,增加实体游径的趣味性。

2

图11: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空间模式。(来源:自绘)

  宏观层面的跨地域文化线路和微观层面的文化遗产实体游径在作用上是相互相成的。跨地域文化线路通过文化主题把湾区城市分散的遗产点链接起来,而在片区层面混合串联湾区遗产和本地休闲游憩资源点的实体游径则为人们提供对湾区文化遗产资源点的实际体验路径,并在实体体验的构成中能够同时体会到更多的本地文化。

  4.2.2大湾区层面构建跨地域主题文化线路

  粤港澳三地不同主题文化根据其在大湾区层面发展历程、时空线索和文化遗产资源点分布情况,构建散点型、线性和廊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跨地域文化线路。

  (1)散点型

  部分文化主题的文化遗产资源点空间分布相对独立和分离,在地域上没有空间的连续性,主要是通过共同的文化主题将这些资源点统筹起来,形成一种散点型空间关系。针对此类资源点相对独立分离的文化遗产游径,可以“历史发展脉络”为设计线索,整合起分散的资源点。

  如孙中山在大湾区出生、成长、革命,其文化遗产资源点分散分布在大湾区各地市,空间关系上彼此相对独立,可以“孙中山生平历程”为线路设计线索:中山市是孙中山出生成长的故乡;随后孙中山以香港、澳门为核心开展行医就学和反封建斗争,并指导了惠州七女湖起义、恩平起义、深圳三洲田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以广州为阵地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并指导惠州、韶关等其他地区的革命[1](图12)。

3

图12:大湾区层面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示意图。(作者依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孙中山相关文物点》列表资料进行绘制)

  (2)线型

  部分主题文化在历史上有较为明确的文化传播路线或走向。针对此类有明显文化传播路线的游径,应通过史籍资料、现场踏勘等多种方式确定历史上的线路走向,串联起沿线文化遗产。

  如南粤古驿道是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道,包括水路和陆路,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2]。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可发现大湾区层面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北路、东路、西路及珠三角西岸等4个古驿道线路方向,串联起沿线的古驿道本体、古亭、古桥、古碑、古码头等相关遗存(图13)。

4

图13:大湾区层面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示意图。(作者依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古驿道相关文物点》列表资料进行绘制)

  (3)廊道(区域)型

  部分主题文化资源点较为丰富、集聚面较广,在空间上形成了廊道或区域集聚的形态。针对此类文化遗产游径,本文依托区域空间载体(如河流、峡谷、山体等)将丰富的文化遗产及其他资源点整合统筹起来,反映某一区域文化特质。

  粤港澳大湾区河流众多、水网发达,过去人口迁徙、物资往来、文化传播主要是依托水系进行。从秦汉开始,不断有中原客家人沿着东江水系向岭南地区迁徙[3],形成了以东江流域为载体、集聚大量客家文化遗产资源的遗产区域,沿线保留了客家围屋、宗祠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客家话、客家美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图14)。

5

图14:粤港澳大湾区遗产区域分布示意图。

  4.2.3在文化遗产集聚地区构建实体游憩通道

  在文化遗产资源集聚地区构建实体游憩游径,为公众提供体验和了解历史文化和当地休闲游憩特色的路径。如广州珠江北岸结合丰富的孙中山文化遗产资源点,依托省1号绿道、最广州-珠水丝路(沿江西路、沿江中路等)等步行品质较好的城市道路串联起孙中山文化遗产资源点,重点展示孙中山“读书—行医—革命—实业救国”等历史故事;同时串联起其他历史资源点、公园绿地、地铁站、码头等,增强游径的游览性和便捷性;通过天字码头前往大元帅府码头和中大码头,联系其更多的孙中山文化遗产资源点。广州市孙中山滨江史迹径长约5公里(不包含水路),且周边城镇建设、游径通行品质较好,可同时展示广州现代化滨江风光(图15)。

6

图15:孙中山滨江史迹径示意图。

 

  5.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元政治经济体制下的城市集合体,在经济上已高度一体化。粤港澳三地文化是同根同源的,为推动三地文化交流,共同展示岭南文化特质,广东省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作为一种跨地区、大尺度的线性文化空间,通过整合、串联粤港澳三地共有的文化主题的资源点,实现跨地区的文化共鸣和文化交流。

  为满足“传承历史价值”和“促进文化旅游”两大功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在主题选择时既要注重展示岭南历史文化交流融合,挖掘三地人、物往来共有印记;又要寻找当下三地“湾民”感兴趣的文化,鼓励民众进行文化和教育、旅游活动。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构建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进:在大湾区层面根据主题文化历史脉络、时空线索和文化遗产资源点分布情况,构建散点型、线型、区域(廊道)型等跨地域主题文化线路,以加强文化资源点的关联性、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在微观层面,在文化遗产资源点集聚且游览条件较好的片区,可打造多段长度适中、适宜观光游览、步行骑行品质较高实体游径,实体游径通过混合串联湾区遗产和本地休闲游憩资源点,使人们在体验湾区文化遗产资源点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本地文化,从而促进湾区市民的相互了解。

 

 

  参考文献:

  [1]何虎生.孙中山传[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

  [2]唐曦文、梅欣与叶青, 探寻南粤文明复兴之路——《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介[J].南方建筑,2017(06):第5-12页.

  [3]司徒尚纪,移民与东江客家文化形成初论[J].惠州学院学报,2014. 34(05): 第1-5页.

 

  (课题组成员:马向明、徐涵、廖泽群、陈昌勇、步兵。)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