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先师寻踪
2019-11-21 上午 11:59   作者:阿瑞   
分享

0

  一、坪石先师对中国乃至东南亚教育发展的贡献

  如今,陈宗南先生在坪石三星坪工学院本部旁的旧居得到了业主如同80年前他们的父辈对坪石师生的支持,得以腾出成为“陈宗南展览室”。日前,华南理工大学的研学团,发扬工学院重行动的传统,打扫清理房间,细心布展,非坐而论道而是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是令粤北坪石先师们的欣慰之举。1952年,在华南工学院成立时的学术和行政领导人中,罗雄才、徐学澥、刘敦化、刘鸿、康辛元、王孟钟等先师,于8年前就在这里进进出出,留下深深的印迹。

  陈宗南先生教育事业的寻踪,印证了坪石的价值。坪石教育坚守的五年,对日后的广东教育,香港、澳门、台湾教育乃至中国及东南亚的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坪石历史的回望与前瞻,关系着中国教育与东南亚的华文教育。

  在坪石任教后来又影响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另一位坪石先师是严元章。他于1939年在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目是“中国教育行政制度的研究”。他曾留校任教在坪石度过数年。事有巧合,原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宗南先生于1955年赴新加坡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于1960年离开新加坡,而严元章是同年奔赴南洋大学任文学院院长、教育系主任和学生福利委员会主席。1960年1月11日,陈六使召开南大执委第一次会议,宣布聘严元章任文学院院长,1955年行政委员会恰好结束使命。[1]“坪石先生”为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再次做出贡献。严元章在新马(新加坡、马来西亚)教育界服务15年,除南大外,也在槟城韩江中学、麻坡中化中学、苔株华仁中学,之后又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952年,他开始任教于槟城韩江中学,1962年被马来西亚政府禁止入境,1978年定居香港。[2]他是华文教育重要的推动者,也是更新传统陈旧教育理念的革命者,著有《教育论》和《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于1996年7月逝世。他对南大改制纳入英国大学体系提出抗议并发表《我对南大改制的看法》。

  在坪石近五年教学期间,不少名师被邀聘至内地的大学,成为中坚力量。陆侃如留法巴黎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后,于1942年任迁至四川的东北大学文学院院长,于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余群宗留学日本,是土地法学专家,在坪石教学一段时间后,到四川大学任教务长和代校长,解放后在西南政法学院任教,于1984年逝世。

  1945年后的老师,除了突围后重返石牌校区的主力,各奔东西至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各大学,从而源远流长。如彭风潭在1944年任中大博物系教授,于1948年任江西医学院训导主任,多篇学术论文是关于庐山的资源调查。1962年,任职于江西中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他的考察报告“江西蛇类调查”是至今江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常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大博物系的教授胡笃敬(1913-2019),是植物生物学家,于今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107岁,在坪石时任师范学院博物系教授,后来往湖南农业大学任教授。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大学与学术机构需要接收专才。在1944年名单中,于景让赫然在册,他于1945年任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生物系主任,学术活动坚持到上世纪60年代。同时,在坪石读书的一批中大建工系学生,如彭佐治、杨卓成等,对台湾的建筑学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1949年前后的老师,不少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任教,这与林砺儒校长和王亚南校长应该有一定关系。

1

图为1944年中大师范学院名册,藏于广东档案馆。

  陶大镛与袁镇岳这两位在坪石武阳司村法学院与王亚南共事的年轻教师,继承了学术传统、又成《资本论》的权威。

  陶大镛(1918-2010),上海市人,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4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经济系;1954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在1942年法学院的登记名册上可以看到,当年他才28岁,与经济名师梅龚彬等人在武阳司村传播华南教育之星火,可见坪石早已是孕育中国统一战线的圣地。

  袁镇岳(1916-1986),广东东莞茶山上元人。1942年,27岁的他在中山大学经济系毕业,获法学士学位。1946年到厦门大学,后曾历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顾问、厦大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系主任等等。他长期从事《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对我国当代经济史、统计学、经济数学、经济计量学等均有较深造诣。此外,他还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与王亚南合著有《资本论图解》。

  在1944年师范学院的名册中,36岁的朱智贤先生于1943年任师范学院教授,解放前到香港达德学院任职,1951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成为中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名册上同为教授的陶愚川,解放后到了曲阜师范学院任教,同页上另一位教授胡毓寰,是广东兴宁人、文学教授,于1943-1955年长期服务于中山大学,建国后聘为二级教授。

  胡体乾教授在王亚南的召唤下,直接到福建厦门大学任首届计统系主任。经济系教授章振乾,毕业于中山大学,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44年底坪石沦陷后,跟随王亚南教授先进入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后到厦门大学,成为教务长。

  刘佛年,在1944年名册上有名字但备注“今年未到位”,他是中国教育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为奠基人。1944年师范学院的名册上有文学史家谭丕模(1899-1958)名字,但写着“待查”,谭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往桂林,后到湖南大学,建国后于195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室主任,致力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他于1937年入党,1943年在坪石任教,1944年离开往桂林。1957年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一员访问沙特、阿富汗,因飞机失事遇难。

  何作霖到法学院的时候是1941年8月,教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宪法。

 

  二、研究院的影响和意义

  战争年代在坪石特别难得的是研究院的研究不断,组织架构还得以进一步理顺,建立了“医科研究院”,迅速补充了师资。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有三种研究是值得关注的:一是战争时期的文化科学应用研究;二是结合粤北的地方民俗与地理条件的研究;三是苏联问题的研究,如“苏俄小学课程”。

  研究院的前身是各类研究机构,1926年成立“语言研究所”“教育学研究所”。1932年语言历史研究所易名为“历史研究所”,1933年印发了《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概要》。1935年将以上研究所改组为研究院,并经教育部核准。1942年成立医科研究所,那时正好是在战火中的坪石。

  1940年7月,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举行了第五届研究生考试。徐中玉的研究题目是“南宋词话研究”,他毕业于1941年7月,也就是搬到坪石后。1942年在文学院任专任讲师,1944年32岁的徐中玉就被聘为师范学院副教授,他是研究院培养的文学硕士,留校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路走过来,最后在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坚力量。1942年区宗华、陈澡芬、黄福銮均是文学院专任讲师,他们也成为坪石时期的主要教学力量。

  1942年8月刚获得硕士学位的27岁梁钊韬,在法学院社会学系任专任讲师,讲授民族学、人类学、边疆行政,人类学是他在师范学院兼授的课。关瑞铃、吴瑰卿均为研究院培养的研究生,在1944年任讲师。

  1937年6月,于文科研究所毕业的研究生共二名,一男一女,李丛云的研究题目是“广州方言”,另一名毕业生是黄素琇,题目为“清代广东文学概述”。师范教育学部梁瓯第是第一名毕业的研究生,毕业的题目是“中国书院教育之研究”,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教育学家。简浩然是农科研究所第一位毕业生,同样是1937年毕业,题目是“根瘤细菌之研究”。

  1938年入研究院的文科研究所有三名毕业生,这时中大已经搬至云南澄江。考试委员会委员和选题与地方有关,文科研究所在1938年9月举行第四届研究生考试,题目有黄达枢的“昆明非汉语研究”和王庆菽的“唐代小说中表现的妇女问题”,区宗华的题目是“中国税务司史研究”,导师分别是岑麒祥、李笠和陈安仁。除了大学校内的教授担任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大还邀请校外知名教授担任考试委员会委员,有闻一多、陈序经、陶孟和及李方挂四名。

2

图为第四届研究生名单,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3

图为第四届考试委员会名单。

  1941年上学期学生名册中有18人,其中4名女生,考生来源地有广东、广西、浙江、贵州、福建、江苏等省份,入学时间从1939年12月至1941年8月,为第五届研究生。

  1942年修订《组织规则》规定:

  “本院各部研究生修业年限至少二年,必要时延长一年”。

  “助教兼研究生修业年限至少三年,必要时延长一年。”

  “本院研究生修业期满经本院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考试,成绩及格呈教育部核定。由本大学依照部颁学位授予法授予硕士学位。”[3]

  朱谦之先生讲授“专门史”“文化哲学问题”“史料整理法”;陈焕镛先生除了讲“高等植物分类学”之外,还讲授“拉丁文”;蒋英先生所授课程为“植物名词学”“植物分类学则”。

  搬至坪石,研究院重点对乳源瑶族进行调查。1942年海丰发现新石器时代陶片、石器四千余件,由研究院师生进行考古挖掘,还进行了“各国战争学校动员调查”“世界战时的学校动员”“全国战时教育方案之研讨及实际抗战教育之举办”“战时广东儿童教养事业之研究”“我国战时儿童人格适应之研究”等研究。

  农林方面:促进地方农业增产,如:“土壤有效磷酸简易提求法及于广东土壤之结果”“桐油史以及种植现状”等。

  医科研究方面有:“日本住血吸虫在粤北的传染”“华南人鼻咽粘膜之慢性变化”等。同时,为粤湘赣各省医院义务代验病理组织物。

  文科研究所着重民俗、少数民族与地方文献整理,如“楚辞中的神话与传说”“福建三神考”“台山歌谣集”“宁波谜语”“粤北乳源瑶族人调查报告”等。

   

  三、特殊时期的家国情怀

  除了指导研究生研究,坪石时期的老师研究题目也充分体现了对社会的关切。文学院陈安仁先生撰写了“抗战与建国”“中华民族抗战史”,文学院洪深撰写“四年来之抗战戏剧”,文学院杨成志先生在1941年的研究成果是“人类学及现代生活”“现代人种问题总检讨”“我国西南边族同化问题”“边政研究导论”“人类学发达史”。

  医学院梁伯强与杨简先生发表了“军用毒气病之病理及治疗”一书。李雨生先生于1942年有“航空军人营养问题研究”。

  农学院谢申先生在1941年著作及研究成绩是“滇缅公路昆明至保山段土壤概况”。农学院李日光的研究成果是“广东药用植物场计划书”,邓圣坚的研究成果是“湖南省衡山县甘桔果树调查报告”,

  工学院化工系李敦化教授发表了“战时基本化学学工业动向及其原材料补给问题”。建工系刘英智研究防空建筑、机械系教授王雉雏发表论文“兵器的趋势”刊载于《防空兵器周刊》,专门讲授《兵器学》。机械系吴明聪撰写了《战时铁路养护》论文。

  罗相林先生做了“坪石米市调查”,廖建祥发表了“战后中国农业经济建设的途径”,孙继中教授草拟“实用军阵疥疮迅速肃清实施计划”。课程中,法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陈宣理所授课程有“战时经济”,胡君宝教授讲授“国防化学”。胡教授为广东开平人,时年35岁,是留德的工学博士。

  师范学院博物系教授蒋震华,于1944年正光书局出版了他的著作《太平洋战略新形势》。

  在坪石先师海外留学的踪迹,也可以看到先师忧国忧民之情怀,也可以了解后来学科发展的根系。王孟钟教授,于1942年到坪石。他留学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化工硕士学位,获美国加托赖斯化学工程师学会奖章,担任过东方炼油厂、广东企业公司粤明化工厂、粤新炼糖厂若干工厂的厂长,进入坪石国立中山大学理化系之后就毕生从事教学,担任华南工学院教务长、重化工系主任,是中国橡胶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4

图为1944年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师名册有王孟钟先生的名字,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刘鸿教授,出现在1940年工学院教师名册,他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抗日战争之僵持阶段回国报效国家,后来在华南工学院首创塑料橡皮工学,是中国高分子成型加工业开拓者。胡世华先生留学奥地利,战时直接从欧洲抵达天文数学系教书,后来成为中国的“图灵”。卢鹤绂先生也是从美国在战火中抵达坪石以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知识报国。

  从名册上可以整理出许多教授的留学背景,细读会得出许多规律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教授海外留学情况如下:

  王孟钟,美国普渡大学化工硕士。

  陶愚川,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

  朱智贤,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研究。

  张良珍,法国地戎士学德学院。

  潘祖治,日本岩仓铁道专科。

  胡而按,日本帝国大学研究员。

  杨成志,法国巴黎人类学院高等研究毕业,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薛庵光,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法学士。

  汪洪清,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经济学士。

  胡体乾,美国克欧大学社会学系。

  王亚南,德国政治大学。

  韩屏周,日本日本大学院哲学研究生。

  刘永南,日本早稻田大学。

  黄友棣,英国伦敦圣三一音学院。

  梅龚彬,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士。

  蒋英,美国纽约大学林学士。

  岑麒祥,巴黎大学文科硕士。

  崔载阳,法国里昂大学哲学博士。

  邓植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科硕士。

  谢申,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科硕士。

  梁伯强,德国明富大学医学博士。

  黄延毓,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

  刘仑,日本大学艺术系研究二年。

  丘琳,日本东京文理科大学。

  朱亦松,美国史丹佛大学硕士。

  邝国珍,美国芝加哥大学。

  汪厥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硕士、德国谷物加工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农学院研究。

  赵哲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航空工程学士。

  全曾澄,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

  李雨生,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

  陈显时,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

  雷莱珂,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部。

  刘德淦,日本大阪帝国大学工学部工学学士。

  胡君宝,德国勃朗斯威克工业大学工学博士。

  叶述武,法国里昂大学理科硕士。

  邹仪新,日本东京天文台。

  徐学澥,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密西根大学,获机械设计及西洋画双硕士学位。

  康辛元,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化学工程博士。

  罗潜,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杨简,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

  侯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虞炳烈,法国里昂建筑专门学校。

  符罗飞,意大利那不勒斯皇家美术学院。

  胡世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马思聪,法国巴黎。

  罗雄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

  薛祖光,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法学士。

  曾昭琼,日本东北帝国大学。

  卢干东,法国里昂大学法学博士。

  刘燕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

  张云,法国里昂大学天文学博士。

  郭一岑,德国士宾根大学心理学博士。

  罗延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

  陈一百,美国康乃尔大学心理统计学硕士。

  陈振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美国加尼弗吉亚大学硕士。

  黄菩荃,德普鲁士克里大学农学博士。

  邓盛仪,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硕士。

  钱乃仁,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系。

  陈宗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

 

  四、籍贯和根脉纽带

  从粤北看珠江三角洲,通过教师名册的籍贯可以寻找到众先师的根脉所系,形成跨越时空的无形纽带。在名册上东莞籍的教授不少,但需要寻找到具体的村落,如文史学家虎门白沙人郑师许、观澜镇樟溪村人陈安仁、莞城人容肇祖、大汾人法学家何作霖、桥头镇邓屋的土木工程专家邓盛仪等。邓盛仪的儿子邓锡铭当时随父亲到了坪石就读中山大学附中初中,解放后成为激光专家、院士。

5

图为1941年法学院教职员名册上有何作霖的名字,到职时间是1941年,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6

图为1942年文学院的教师名册上有陈安仁、容肇祖的名字,藏于广东省档案馆。

7

图为东莞邓植仪、邓盛仪的祖屋。

8

图为郑师许的出生地,位于虎门白沙的围屋。

9

图为何作霖家乡何氏大祠堂。

  这样,在粤北可以形成一条跨越云浮、清远、韶关和梅州的抗日战争坚持办学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链条。在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在坪石任教的新会籍、台山籍、南海番禺籍的老师还不少,在这些教授的出生地,可以设立若干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点,无形的情感纽带将粤北和珠江三角洲空间联系起来,文旅结合的研学网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将带来人流的互动。

 

  注释:

  [1]胡兴荣著:《记忆南洋大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2] http://www.chsbp.edu.my/?P=182。

  [3]《中大现状》,1943年,38页。

 

  (感谢广东省档案馆提供的文献,感谢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协助,感谢施瑛老师、曹天忠老师提供的资料。)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彭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