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南粤“修”古道
2019-12-09 下午 04:01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采编自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团委”   
分享

  青石古板、小桥流水、驼铃驿站、村落人烟……古道途,他们探寻南粤的故事;黄土畔,他们挖掘驿路的秘密。几行人,跨越百余公里,历经近十座村落,傍水绿山青,踏南粤古驿道,体验岭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以来,华农师生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的号召,成立华南农业大学参与南粤古驿道修复建设工作小组,致力“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2018年暑期,南粤古驿道调研团队共有17名指导老师、760余名同学,调研省内11条古驿道,形成230余份调研成果;2019年暑期,团队的足迹又遍及河源、水口秦汉等古道。本版带你走近华农南粤古驿道修复团队,探寻他们的点滴故事。

 

  “花”开古道焕新颜

  五月,别过一片金黄,去赴一场“山稔”红色的约会。在清远市阳山的秦汉古驿道水口段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黄灿灿的野菊花。刚从古道采集完满满一大袋野菊花回到广州的吴永彬,还没来得及休整,又马不停蹄组织学生团队前往河源粤赣古道,去看桃金娘“燃烧”整片山头。

  “误了期可就要再等一年了。”

  “随迁”成了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吴永彬团队的常态,花开在哪里,人就在哪里。不为赏花,抓紧时间完成种源采集以及基础数据的收集才是整个团队的首要任务。吴永彬说,这些都是后续研究的实验材料。

1

  大浦三河坝古道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为岭南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随着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的挂牌成立,吴永彬所负责的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就省内13条古驿道沿线植物分类展开调研,并为古驿道沿线植物景观提升出谋划策。2018年8月,吴永彬开始带领学生创新团队前往韶关西京与梅关两条古道进行植物资源调查工作。今年7月,植物资源研究中心一行到访河源古道、水口秦汉古道,修复古道沿线及周边的生态。

2

青山缭绕长南迳(图片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历经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团队已经形成基本的规划蓝图,主要就秦汉古道野菊花产业发展、粤赣古道关爷埂段生态暨桃金娘花海景观提升以及南粤古驿道科普教育三大板块进行深入研究。

 

  以“花”之名 重新定义古道

  “每条古道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面对城市街景都同一化的现代社会,吴永彬一行人正不断思索如何去除单一化的标签,重新定义每一条古道。

  秦汉古道上的野菊花、粤赣古道的桃金娘、梅关古道的银杏、岐澳古道的“烟波潮涌”的灯芯草……当地几代人眼中寻常不过的山野植物、日常景致在吴永彬的眼里,都是一个个稍加打磨便可大放光彩的璞玉。“一道一品”在每条古驿道上发掘出不同的特色是贯穿整个项目的核心理念,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吴永彬团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花”身上。

  从2018年夏天到2019年夏天,吴永彬坦言,每次来到古驿道都能有惊喜,都有全新的思考。在清远秦汉古驿道水口段上,每逢野菊盛开的季节,周边游客相约于此,观“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当地村民们会采撷菊花,酿成菊花酒在沿途售卖,游客们可以选择提一壶好酒回家。野菊花,便是水口秦汉古道一大特色。当地阳山县水口村民自古就有采集野菊进行个体零散售卖的商贸活动,主要用于泡茶、泡酒等,具有清肝明目,抗菌消炎等功效。当地村民基本依照时令节气上山采集,少则自用,余则贩售。完全依靠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野菊数量制约了整体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以“野菊花”为当地特色资源,借此形成规模种植从而提升古道景观,发掘旅游资源,当地政府与吴永彬团队不谋而合。

  “没有种源一切都是空谈。”今年1月,吴永彬团队决定以野菊花为研究对象,开展秦汉古道野菊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引种研究。从最基础的“种子”层面开始,依托华南农业大学专业优势,解决播种、扦插、育种等技术问题和种子到种苗的择优、培育问题。明晰野菊的生长过程,再进行后续生长评估,最终使成果回归本土,通过推广种植实现量产,形成当地特色。未来还将形成菊花的延伸产品线,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整个流程预计一年完成。

  放眼河源粤赣古道沿线,当地土壤贫瘠,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整个山体景观以“桃金娘”与“马尾松”两种植物为主。对于每一条古驿道周边应该选择什么物种进行推广,团队考虑的更多是当地的生态环境,强调因地制宜。基于“赏花线路打造”的旅游开发思路,团队计划打造以“桃金娘”为特色的五月赏花线路,同时配合七月摘果等农家乐旅行模式,形成当地特色品牌景点。

  植物标识牌是科普植物知识的窗口,以此为依托,团队为古驿道周边植物与生态景观量身定做了专属“名牌”——极富岭南特色的镬耳墙图案南粤古驿道植物标识牌。材质选用当地出产石头或仿真木等材质,保留原有的古风古貌,在最大程度上与当地环境融合。

 

  青年力量 助力古道新貌

  古驿道,新力量。整个古驿道项目中,除了高校内部自身的志愿者资源,吴永彬团队期望进一步调动当地中学生力量,加入到古驿道的修复工作中来。

  粤赣古道上,寄生植物的泛滥是制约桃金娘进一步生长的原因,同时古道附近杂草丛生及游客散落的生活垃圾影响了整个景观的协调与美观。“我们会对志愿同学进行简单的培训,当场就分工进行拔草、施肥等工作。”对于后续的研究工作,除了分配人员长期跟踪研究之外,吴永彬团队将目光放在当地的中学生团体之中。“我们期待把当地的青年带动起来,结对帮扶。”团队老师、大学生将向初高中志愿者结对开展活动,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工作内容。青少年们将协助团队工作,并在团队无法及时到当地调研时,及时跟进,继续进行跟踪、研究工作。“这既是一个让当地青少年力量与外来高校力量共同参与到当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地青少年在与团队接触过程中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机会。”吴永彬强调。

  后续,团队计划于实地划定相应试验地进行实地种植数据收集。而相应的管理与观察工作,则将继续与当地林业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出古驿道新亮点。

  通过对粤赣古道关爷埂段沿线桃金娘开展抚育活动,让当地青少年学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自己家乡的绿化美化工作,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希望能提升古驿道沿途景观,为景观增添可读性,留住游客的脚步,让游客来到能驻足欣赏。

 

  寻觅古道文遗秘密 探寻活化利用途径

  远处的青山有着南方特有的秀气,清澈的河水中不时游过几条嬉戏的鱼影。青山绿水间掩映的韶关市乳源县正在用西京古道诉说着过往的云烟,开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绿野田间,由谭砚文教授领导的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乡村振兴咨询小组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西京古道的实地考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可行性的智力支持。

  近期,由我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谭砚文教授团队提交的《乳源县西京古道沿线乡村振兴发展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得到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的批示,指出“华南农业大学师生建议意见有针对性和操作意义”。

  正如谭砚文所说:“南粤古驿道的考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乡村振兴也不是一两次考察就能实现,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长期观察,以便及时调整纠正偏差。”

 

  从“人去村空”到“乡村活化”

  “作为山区县,乳源县的经济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乡村振兴咨询小组的核心组员、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陈志国博士介绍道。作为西京古道的中心,目前乳源县以发展农业为主,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也成为县里青壮年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从前大山是屏障,让人出不去,那么如今大山更像是推手,让人想逃离。经济的滞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乳源县年轻人远离家乡,去往大城市打拼。

  “想要人回来,还是要靠经济发展,经济好了,自然人也就回来了。”农旅结合对乳源县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将生态旅游发展起来,形成当地特色景观。对于乳源县的发展,陈志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西京古道应该成为促进乳源县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要想发展好经济,开发好西京古道,首先是要对历史遗存挖掘。在这里“一砖一木皆为文化”。人需要做得是寻找历史遗存及其背后的文化。为历史遗存赋予文化的生命力,让“死”物变“活”。再者,历史遗存的找寻是为了利用,进行合理的开发,实现经济上的创收。对历史遗存进行合理的修缮,对历史遗存进行旅游线路的有效规划,对旅游品牌进行宣传打造……这些步骤的配合程度都决定着乳源县对西京古道的利用程度。

  牵一发动全身。活化利用带来的不光光是西京古道的开发利用,更是对乳源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开展农家乐、发展民宿产业、出售特色农产品……这会是一场连锁反应,更将成为当地人民新的致富论。

 

  三驾齐驱 打通乡村发展“高速路”

  谁来打通这条“高速公路”?陈志国给出了三个答案:政府、科研人员和当地群众。

  一方面,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无论是西京古道的开发还是乳源县的乡村振兴,政府的支持对民众来说都是一剂强心剂。而科研人员还包括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当地的“土专家”。

  “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历史了。”陈志国说,在调研初期,当地“土专家”许化鹏便给予了极大帮助。许化鹏带领他们进行实地调研,对村民进行走访。途中,陈志国了解到,多年来,已经退休的许化鹏主动与群众交流,自发收集当地的传说故事,记录成书,还得到出版社发表的机会。

  “说到底,乡村发展最终靠的还是老百姓。”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人民群众创业致富,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陈志国如是说。

  陈志国一行人离开的时候,乳源县的风景还是一副山清水秀的模样,但其中暗含的振兴力量却如春天的种子一般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一天。

  

  打通乡村振兴的“高速公路”

  “03年的时候我就去过南雄的梅关古道、乐昌的乐宜古道。在梅州平远县一段不知名的古道上,我曾捡到过一枚乾隆通宝,就是乾隆年间的铜钱。”

  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传承考证组的负责人赵飞洋溢着笑容谈及到他数次考察古道的时候的经历。去年九月份,响应省住建厅与学校的号召,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始推动南粤古驿道有关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的工作。作为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主任、历史系副主任的赵飞副教授担起了重任,其所带领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考证组深入探寻南粤古驿道,助力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活用。

 

  活化:古驿道的“名人效应”

  古驿道即古代的道路,有水路、陆路之分,是古代人员来往、物资运输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北有五岭相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政治与地理区域,古驿道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

  言及南粤古驿道,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梅关古道。唐开元年间,“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奉诏来到大禹岭劈山开道,之后便有了梅关古道,自此岭南与北方的交流步入了快车道。

  自开凿以来,梅关古道就一直是南粤古驿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徜徉于梅林花海间,横贯粤赣两地。在这里,几乎遍布名人遗迹:唐代六祖慧能捧衣钵袈裟避难岭南,到梅岭饥渴难耐,以锡杖顿石缝竟然清泉涌出;宋代,贬谪岭南的苏轼大赦返京时经梅关古道,在此赋诗“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明代,汤显祖途径梅关,听闻知府女儿因情而逝,伤心写下流传千古的《牡丹亭》;宋之问、朱熹、文天祥、林则徐等也曾在岭上留下历史足迹。如今,碑刻诗词故事、祠庙祠堂、楼台亭阁……各种丰富的名人元素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梅关古道也成为了粤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区之一,可谓是南粤修复利用的古道中最成功的一例。

  对于古驿道文化遗产的利用,赵飞强调,活化“名人元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古驿道是著名人物及相关事件的重要物质载体。通过系统整理史记资料,辅助上一些深入的田野调查,挖掘出古驿道历史文化的故事,把这些文化素材再多样地展示出来,去配套做一些文物的修复或重建。”当这些名人故事鲜活起来,古驿道在人们的印象中也会更加地鲜活和立体。

 

  接轨:让驿道融入绿道网

  这头的文化遗迹沉淀着历史与厚重,那头农园里的果树交相辉映。接着,一行古村映入眼帘,人烟气息扑鼻而来。再过一段,可能是一条奔腾的大江,又或是缓缓流向远方的小河……而所有的这些,实际上被交织在同一个绿道网络中。这是历史文化遗产考证组描绘的古驿道未来图景。

  将遍布全省的绿道网络和古驿道做到有效的接驳,是赵飞反复建议强调的活化措施。他认为,古驿道是绿道的一种类型,在修复古驿道时,应该引入国内外绿道研究的经验。绿道建设的优点在于成本低——铺几块砖、修几条路,便能将城市、乡村、自然区域连接起来,串联不同类型的旅游点。

  不同的绿道节段之间,就像火车一个个的车厢一样,虽然各自独立,但空间上仍相互贯通。古驿道保护状况不一,现存的非常分散,它的活用,有赖于绿道网络的健全。有了全覆盖的绿道,人们能够在历史文化型、郊野型、乡村型绿道之间来回切换,体验不同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从而为人们的健身休闲和亲近大自然提供一种绝佳的选择。“绿道网络衔接好了,解决了通达性的问题,古驿道才能真正地活起来。”赵飞说。

  多功能化的建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赵飞认为,作为中国最早建设绿道的城市,广州的一些经验应该在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中进一步推广,例如:结合古驿道的修复,推动具有文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建设,科学地对古村落、文化遗迹遗址、古树资源等实施旅游开发;发掘沿线古民居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发掘和整理古驿道地区农业物产的人文历史价值,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插上“文化品牌的翅膀”。

 

  拳拳赤子心 志愿古道行

  茫茫天地间,葱郁林木下,一块块巨石嵌在泥路中,或排列整齐、或参差成路。这些在当地人眼里稍显突兀的石块儿,实际上却是数百年前的古驿道——古人们沥尽汗水搬运原石,绞尽脑汁设计路线,只为去往神秘的南方大地一探究竟。3

 韶关西京古道

  时过境迁,六条曾经见证古人车马喧嚣、商贸往来的南粤古驿道上,出现了一群年轻的面孔。

  在华农南粤古驿道修复建设工作小组的八个专项工作小组中,扮演“协助”角色的志愿服务组发挥了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组从2018年暑假开始招募学生志愿者,最终遴选出70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其中,6个小组分别对应6条不同的线路。这群年级、专业不同的学生,接连踏上了驿道之旅,度过了同样难忘的两天一夜。他们亲身接触了古驿道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古道的漫长,记录调研信息、帮助调研老师采集标本,并在调研工作结束后进行了总结、整理及反馈。

4

南粤古驿道志愿服务团走访乳源西京古道

  “扶桑朝弄影,沧海已成舟。浮云归远岫,矫首见长安。”这是明朝从化知县王至章笔下的钱岗,可以说是今天钱岗古驿道的一个真实写照。西至钱岗古村,东至上清幽,广裕祠、颜村陆氏大宗祠、文阁墟等众多文化资源都坐落于钱岗古驿道上。在这些古建筑、老文化中,让从化古驿道调研组员记忆犹新的,是那路线错综复杂的“迷宫村”。

  “迷宫村”是一座在抗战时期中建成、用来抵御日军的特殊村落,融合了北方特色和岭南传统,小道时宽时窄,交错纵横,民居、书舍、祠堂、门楼、牌坊等建筑错落地分布其间。踏入村落里,小组师生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感受到了曾经的烽火硝烟。这些在古木修竹、断壁残垣间领略到的历史余韵,最终通过照片、视频、新媒体推送、故事传说等方式展示出来。当队员们看见自己的调研成果变为可视化的推文呈现出来时,都颇有感触。

  两天一夜,时间紧迫,虽然大家有很多构想未能实施,但都认识到了: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迫在眉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落地,意义重大。

  如何让这些鲜活的历史不再尘封?志愿者们仍在思索。

  作为此次驿道行的组长,李楚妍说道:“虽然我们在这次驿道行中,更多的只是一种体验,但也起到了不错的反馈作用。”她说,这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南粤古驿道,加深人们对它的了解,并投身古驿道的修复保护工作中。

  校团委书记吴斌表示:“我们今后会将主动权更多地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组队、自己立项。目标意识更强,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做相关调研、得出有用的成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先锋作用,更好地保护、活化、建设南粤古驿道。”他补充道,要趁热打响古驿道品牌,擦亮古驿道特色招牌,以其为载体,整合资源,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软结合,带动古驿道沿线乡镇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原文刊登于公众号“华南农业大学团委”,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