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4):广东文理学院“挽林”斗争纪略
2020-04-08 下午 02:20   作者:刘渭章   
分享

  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从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创办时起出任该校师范学院院长职务。抗战开始以后,他支持师生提出的战时教育改革,增添新哲学、救亡理论,国际政治、世界革命史等多门公共选修课;邀请著名文化人邹韬奋、金仲华等人来院作抗战形势报告;在东陂时期,他聘请一批进步教授来院任教,《资本论》的译者,即经济学家郭大力开设经济学、现代经济学说史课程,通俗讲授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哲学教授张栗原、教育学教授王越、林仲达、历史学教授陈守实、文学教授许杰、自然科学领域教授黄友谋、熊大仁等一批教授,都是林老聘请来的进步教授。

1

图为广东省勷勤大学原貌。

  文理学院在当时国统区里,确实是一所学术自由的学府,有利于我党开展学生运动工作。文理学院迁到东陂时,只有杨顺、张普士、杨钟昌三个党员,初由中共连县中心县委联系领导,随后由粤北省委青年部张江明直接领导。刚回校复学的林敬文任支部书记,林敬文毕业离校后由江国光任支书,刘渭章、骆维强从地方党转来,郑彦文、钟国祥从附中升上大学又先后建立两个支部。1942年初为加强统一领导,在三个平行支部基础上建立中心支委,由江国光任书记,刘渭章、郑彦文分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在党的领导下,文理学院的学生运动蓬勃发展,壮大进步力量,团结广大师生,坚持抗日民主,争取自由,并且有力有礼有节地正确领导了“挽林”、“驱徐”两次学潮斗争。

  1941年春,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广东的教育战线上,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企图免去文理学院林砺儒的院长职务,改派CC派顽固分子任职,压制抗日民主的学生运动,控制教育阵地,实施法西斯专制教育。为此,国民党当局先造成舆论,到处散布文理学院是“红色学院”、“小延安”各种谣言,加强文理学院反动党团特务活动。1939年,重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曾发文件要学院成立国民党区分部,否则便由教育部直接委派。当时林砺儒同一些教授商量,与其由教育部委派人下来,不如自己派一教授到重庆“受训”回来担任训导长兼区分部书记。由盛叙功教授赴渝受训担任此工作以对付国民党。区分部成立时,只挂了个空招牌。1940年春林砺儒到重庆开会时,陈立夫见到他,要他参加国民党。林砺儒以“君子不党”为由拒绝参加。由此而引起国民党的不信任。直接派遣反动党团特务分子进入学院、混入学生队伍,兴风作浪,到处调查我党和进步学生活动情况。张栗原教授讲授哲学时,特务学生竟带手枪放在课桌上,进行威吓。特务学生还公然追打学生自治会主席皇甫奎(中共地下党员),激起群众义愤。为了寻找借口免去林砺儒院长职务,教育部督学张北海偕同国民党学者崔载阳(当时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院长)以视察和讲学名义来院活动。张北海召集全院师生训话,崔载阳作长篇学术演讲。大谈什么三民主义哲学“依存统一”,“质进量进”,“肯定之肯定”。张北海、崔载阳来院当晚又找盛叙功等几个教授谈话。拿出在文理附中就学的崔载阳女儿的信作为证据。她在信里向崔载阳提出十六个问题,其中有“新四军为什么要解散?”“新四军人员为什么被杀害?”“三民主义为什么有三种”等问题要崔载阳作答。崔载阳对在座教授说,“你们学院很红,我的女儿到你们这里半年就变了。”张北海跟着拍张栗原的膊头说:“这是你们教育的成功。”(崔载阳的两个女儿后来都参加了中共和东纵游击队。)张北海视察回到韶关后不久,1941年5月,国民党省府便下令免去林砺儒院长职务,改派崔载阳接任。由此而引发一场“挽林”运动的学潮斗争。

2

图为林砺儒先生雕像。

  “挽林”是一场反击反共逆流的政治斗争,全院成立了“挽林委员会”,由皇甫奎(党员)任主席,赖至茂(党员)任副主席。文理附中的同学也参加到“挽林”的斗争。我们向全院师生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分裂、投降卖国的罪恶阴谋,在教育战线上压制学生的民主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法西斯教育的反动措施。“挽林委员会”通电、写宣言、印传单寄给国民党教育部、省政府以及全国各大学和社会名流,争取社会舆论。派出盛叙功、梁溥教授组成的教师代表团,李鸿子等三人组成的学生代表团到韶关分头向有关当局请愿。国民党当局一意孤行,请愿无结果。省政府的负责人说:“林砺儒另有安排,叫学生不要管。”同时我们针锋相对,派代表找崔载阳,请他帮忙挽留林砺儒院长,说明林砺儒德高望重,是教育界的老前辈,我们全院师生坚决挽留他,反对别人来接任。这一来把崔载阳准备上任的车子刹住了。我们学生代表团在韶关面见林院长,代表全体同学表示深切慰问和支持,他大为感动,就在这期间,写下了一支慷慨激昂的校歌交代表带回去,并说希望他回到学校时能听到校歌的歌声。文理学院校歌歌词如下:

  “民族抗战的烈火,炼出了我们这支青年军。

  走遍了险阻,历尽了艰辛,却淬砺了奋斗精神。

  我们要探索真理之光,

  我们要广布文化食粮,

  那怕魔高十丈,恶战千场。

  同学们,挺起胸膛,放大眼孔,

  这是我们的校风,这是我们的大勇!

  同学们,挺起胸膛,放大眼孔,

  这是我们的校风,这是我们的大勇!”

  这支校歌给同学们极大鼓舞,谱曲歌唱,激昂的校歌声同“挽林”的口号声响彻东陂的原野。我们坚持了几个月的“挽林”斗争,挡住了崔载阳接任的车子,迫使国民党省府当局改以教育厅长黄麟书任代院长,委派进步教授林仲达为教务主任代表接管院务。林砺儒于1941年5月离院到韶关,同年8月回东陂交接。此时欢迎队伍,人群蜂拥,歌声、口号声彼落此起,情况热烈。

  这场斗争结果,使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遭受挫折,争取有利于我党的局势,斗争适可而止,一切恢复正常秩序,平静下来。但正如林院长话别时所说,“世界上只有阴谋,没有阳谋”。1941年秋新学期开始以后,国民党当局派来了顽固分子徐颂平任训导主任和一些CC派教授来院。他们竭力推行法西斯专政教育,压制学生抗日民主运动,打击进步力量,妄图破坏我党组织。徐颂平一连串的阴谋活动和倒行逆施,激起同学们强烈的不满和愤怒,同年冬又爆发了“驱徐”斗争,这是“挽林”政治斗争的继续。国民党当局为镇压这场斗争,乘寒假学生力量分散之机把学院搬迁到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韶关附近的曲江桂头。1942年5月1日国民党当局下令逮捕学生自治会主席和“驱徐”委员会常委赖至茂(赖辉)、张启彤(张其川)等人(经过狱中斗争和营救获释)。“驱徐”委员9人被开除学籍,8人被记大过。而被搞臭了的徐颂平和特务教授也被迫先后溜走。这场“驱徐”斗争虽然被压了下去,但斗争有力地回击了顽固派的反扑,打击顽固派特务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在政治上陷于孤立。广大同学经过斗争锻炼教育,更加认清了国民党顽固派特务分子的嚣张面目。原来政治上处中间状态的同学大部分向我们靠拢,进步力量壮大了。

  我们在文理学院这个时期的学生运动,坚持抗日民主,争取进步自由。“那怕魔高十丈,恶战千场。”对国民党法西斯专制教育和政治镇压,进行了英勇的公开斗争和长期隐蔽工作,积蓄了力量。当时在院师生大约300余人,学生党员从1940年初3人到1942年发展到40余人(包括复学和地方党转来关系的)。这期间,党和进步力量在文理学院始终起着决定作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东陂和各地武装斗争的党员和进步同学据不完全统计就有50多人。其中,江国光、黄海晏、李严、王怀勋等同志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3

图为《林砺儒教育文选》。

  1949年解放后,文理学院广大同学成为教育战线骨干,涌现一批担任大、中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职务,为人民教育事业作了出色的贡献。文理学院学生运动取得的光辉成绩,主要是有中共的正确领导,但同林砺儒院长的开明进步,对学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作者简介:

  刘渭章,男,广东清远人,1944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文史学系。


  相关阅读: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1):林砺儒院长主政文理学院最后两年的回忆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2):关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的一些建议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3):创校先贤林砺儒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本文节选自刘渭章:《广东文理学院挽林斗争纪略》,《林砺儒教育思想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127页-131页。华南师范大学档案馆陈海平老师整理提供,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江家敏 吴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