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5):文理学院在东陂之忆
2020-04-10 上午 11:30   作者:廖钺   
分享

  广东文理学院1939年从广西融县迁校回广东乳源县侯公渡。那一年,日本鬼子有向粤北韶关进攻的企图。学院又走上了逃亡的道路,搬迁到连县东陂去。当时,粤北山区交通是非常困难的。虽然由韶关到连县有公路可通,但车辆十分稀少。学校师生只好徒步前往,从乳源出发,经过汤盆水、天井山,越过秤架山的崇山峻岭,步行了三四天才到达连县。我们在县城燕喜小学住了好几天,然后才转到东陂去。

  连县在广东西北部,与桂东、湘南接壤,是颇有名气的地方。县城连州从前是州府所在地,是政治、文化、商业、交通的中心。源于连县的小北江是流入珠江三大水系中的北江重要水系的主流之一,是连阳几县至广州的交通动脉。不少客商从连县购进大量的食盐和广货销往湖南,从湖南带来大米、油、生猪、山货,与桂东也有不少货物交流,连县成为省际贸易的转口点。因此,河上樯橹云集,陆道肩挑背运者往来不绝,商业繁荣景象,可谓极盛。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政府又迁来连县。连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更为突出,名噪一时。

  连县的风景也是十分美丽的,有桂林之山,阳朔之水。山城依坡地建筑,高低起伏之势所组成的城市结构,别具一格。特别是东门城楼和街景,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燕喜小学在当时是一所颇具规模的小学。校园内怪石丛丛,树木葱郁,有如一个个大盆景。走进这个学校,仿如观赏盆景展览,美不胜收,还有亭台楼阁把校园点缀得像个公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燕喜亭,有韩愈留下的“燕喜亭记”;东坡亭,有苏东坡亲笔题写的石刻“鸢飞鱼跃”为学校增添了古雅气。当日,我在连县停留的时间,每流连于此情此景,颇有“青山绿水留人处,对景开怀我欲仙”之感。连县到东陂往西走约六十华里。东陂镇毗邻湖南,因此有它与众不同的地位。它的一条长长的街道,用一块块青石板镶嵌铺垫得整整齐齐,很有特色,两旁用河卵石砌结。听说修整扩大街道是1921年(民国十年)冯某区长做的一桩德政。当时能够这样地改造街道,足见市场繁荣,经济发达。

1

图为燕喜亭。

2

图为石刻“鸢飞鱼跃”。

  文理学院之所以选址东陂,固然由于它内陆交通还算便利,更主要因为它是一个偏僻安全的地方。

  1939年冬,文理学院来到东陂,设立在隔河的西塘村和江夏村的下山坪,它的附中也一起迁来,设在东陂河北边的塘头坪村,和学院遥遥相对。学院的院本部借用一间大祠堂(陈氏宗祠)为办公厅,有一栋是两层的楼房,算是阔气的了。课堂主要在院本部那几间屋子,可是还不够用,有时,我们上课就要到两里外的东陂街去。西塘往尖寨村路上的一间观音阁,学院就用来做仪器室和实验室。它距离院本部也有两里左右,还不算远,在当时情况下,是难得的房舍。学院迁来给东陂送来了高层文教气息,广大群众都非常欢迎。

3

图为陈氏宗祠(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办学地旧址)。

  文理学院在林砺儒院长领导下,是一个进步的学府。教师队伍中不少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如林汉达、许杰、张栗源、郭大力、吴三立、王越、黄友谋、陈兼善、王鹤清……学院提倡自由学风、唯物论、唯心论都可以在讲坛上宣扬各家其道。同学当中也有不少进步的学生。院系之间有自己组合的学术团体,如读书会、诗社之类。一般都是进步的,那些组织时常举行进步的活动,起到很好的影响。当时,山区的生活是很艰苦的,物质条件是很低劣的,但同学们学习的情绪很高,老师教课也很认真。大家都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这个勤教苦学的精神都是和抗战爱国的情绪结合在一起表现的。当时学院经济困难,师生都能艰苦朴素,除借民房之外,还在下山坪用木板和杉树皮搭了几个棚厂。学生的宿舍就在那里,同学都住“高低床”(分上下二层的架子床),有的学生分散住江夏村的老百姓家。

  学院图书馆设在江夏村头一间古老的叫“香林寺”的庙里。我们就在那样“简陋”的情况下弦歌不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无论在学术气氛上或者生活情趣上,都可以说是气氛热烈,情绪高涨。有时候,还载歌载舞。大家都不感觉寂寞和枯燥单调。记得1940年上半年,学院组织抗日宣传队下乡宣传,宣传队就在古庙门前的大榕树下排练演唱,搞得很活跃。有一队由张栗原教授率领到三江(连南县城)宣传演出。我记得,杨钟昌和我等几个同学一起到东陂街头刷写大标语,画抗日宣传壁画。我们都是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宣传抗日,保家卫国,大家都做得很起劲。同学们也经常在壁报或向外投稿发表文章。我在东陂时,就曾写过一篇《湘江颂》的长诗,发表在《中国诗坛》诗刊上。学院有个体育系,看球赛和去东陂河上游的龙塘陂游泳;特别是观看跳水健儿在10 公尺的高崖上跳水是最饶有兴趣的。

  文化教育的沸腾,活跃了古老的东陂。因此,学院在那艰苦年代结下的缘份,是令人深刻难忘的。这是文理学院在东陂写下了一段荣誉的历史,也是东陂一段光荣的历史。

  1989年12月我来连县期间,县政协谢平副主席等特意陪同我重游了东陂和学院旧址。谢副主席是东陂人,也是文理附中的同学,他对那里的情况很清楚,给我一一作了介绍。这时的东陂比四十八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旧时代的面目已经不能一一可辨了。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仿佛带我回忆到它旧日朝夕与共的日子,旧日学院图书馆那间破庙已不再存在了,建了新的村小学校,但那棵郁郁葱葱的古榕树仿佛在告诉人们:“文理学院在东陂,只有我这棵古榕树是有力的证人了。”我们来到它跟前,古榕树仿佛默默地告诉了这里过去的一切。我沿着熟悉的道路,到江夏村寻找旧时同学住过的老百姓家。可是走访了不少住户,也无从记认了,我自己也感到茫然。后来找到往日黄家的旧址,可是这间屋已经成了杂品商店,面目也不容易辩认了。“物换星移”,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怀旧也许是正因为要开展新的境界的一种心境吧。

  这一天刚好是墟日,墟场非常热闹,我们在街口“东陂酒家”吃上东陂名产水角糍(用粘米做皮包馅的)和糯米团子。香甜美味、名不虚传。我对谢平副主席说,旧日我们在东陂的穷学生是无法品尝这些食品的,那时这里唯一的一家大餐馆“一景楼”更是望门不入,因而对它全无印象。只有几分钱一斤的粒粒硕大、清甜爽口的东陂马蹄,至今还在我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蹓跶了往日文理学院东陂旧址之后,我想能在这些地方刻石题记立碑,以便校友们回来参观、访问时有所了解,这将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作者简介:

  廖钺,现在是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兼任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委员、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务。

 

  相关阅读: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1):林砺儒院长主政文理学院最后两年的回忆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2):关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的一些建议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3):创校先贤林砺儒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究成果展之华师篇(4):广东文理学院“挽林”斗争纪略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南粤古驿道网补充。)

  (本文节选自连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连县文史资料》第九辑,1990年,第137-142页。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列箭老师搜集整理,南粤古驿道网采编整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南粤古驿道网联系。)

责任编辑:江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