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葱南粤,驿道传情——梅关古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2020-08-28 下午 08:50   作者: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 陈雄   
分享

  2018年3月,我们接到南粤古驿道新驿站的设计委托,广东省建院一直通过“三师下乡”志愿服务保持对广阔的乡村区域,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关注,希望以专业技术回馈社会,而驿站的设计工作就是非常好的契合点。

  新驿站的设计,单从建筑角度来看是比较简单的,规模只有250平方米,只需要承担古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新驿站的设计从选址到设计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自由度,当设计有较大权限时,选择“做什么”和“如何做”是我们最先思考的地方。

  南雄拥有广东省内最丰富的古驿道资源。梅关古道开凿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是古代官道“京广驿道”中唯一的陆路,在历史上承担了重要的交通作用,被誉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陆路地标。当年欧洲传教士穿越南岭走的就是梅关古道,对于急着北上的欧洲人,当然选择梅关古道更便捷地抵达京都,古驿道走向与京都位置密切相关。如今的梅关古驿道知名度依然较高,可以打造成南粤古驿道精品线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为优质公共生态产品。我们希望在这个地区做大师驿站的想法得到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和南雄当地政府的支持。

1

图为设计团队现场勘查选址及介绍选址原由。

 

  1.驿站选址整合旅游资源

  设计团队经过多次现场勘查,比选了梅关古道附近的几个地方,包括里东村、中站等,最终选址于韶关南雄市梅岭古村。正对梅关景区停车场牌坊,在梅关景区停车场与梅岭古村古驿道本体的交叉口,新建一个驿站,名为“梅岭驿站”。游人停车后经过梅岭驿站循古驿道上山,沿途的梅岭古村有司马第、下马碑廊等古迹,最后到达梅关景区入口小广场,与现有旅游主线路接通,使梅关古道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厚实。

 

  2.反复研究兼顾多方需求

  驿站具体的位置却是反复斟酌修改的。起初考虑在现有民房后面的小树林,不用拆建;再次去现场感觉位置太过隐蔽而改为拆除现有民房商铺,驿站规划商铺返还给原村民经营;第三次去现场落实方案时,最终确定在现有民房之前的景区停车场兴建,选择不拆迁民房而减少扰民。未来这里可能成为梅关古道景区的主要入口,我们特意考虑了把驿站扩建为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能性,兼顾当地村民、游客、景区管理方三方需求。

 

2

图为驿站多次选址位置图。

  因此,新驿站既拥有古驿道的优秀基因,其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了广阔山地的神韵,其设计和建造对当地的村民是有益的。

3

图为设计团队在梅岭现场讲解方案构思。

 

  3.新驿站构思设计与建造实施

  新驿站要和自然环境、当地环境融合,它要具备水平延展性,采用坡屋顶;它的材料要用到木材、青砖、灰瓦这些原始的材料;它遵循了古建筑和古村落的基本逻辑,采用单元式以及单元式模数制的组合方式,形成一座现代单元式的建筑。

  即使是虚拟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依旧很频繁,在乡村之间这种关系更为明显,新驿站要留出大面积的灰空间,容纳这些交流性的需求。

  (1)单元式的构成

  我们对屋面单元多方案比较,最终采用3900mmX3900mm的正方形单元,沿对角线起折。由于起折的角度不同,以及组合位置的需要,产生了五个以750mm为模数相似却不同的单元。

  一单元单边向下折1500mm,二单元双边向下折1500mm,三单元单边向下折750mm,四单元取正方形对折后的三角形高差为325mm,五单元也是三角形高差750mm。五个单元之间向下折的数据呈倍数关系,这也保证了彼此组合起来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大屋面的要素。

4

  (2)组合方式的逻辑

  场地背后是一座从西到东升起的山,在场地里的第一感觉是要呼应山势。

  在这种感觉下,我们用模数制为底层逻辑,组合了这些单元,让它从西到东升起,保持水平延展型,呼应背后的山脉,并且有意识地留意了尺度上的适宜。

  以750mm为基本模数具有高差的单元,45度首尾相连。从西到东再以750mm的模数等距抬升,是新驿站的核心组合关键。这个组合规律使得虽然它们是从西到东生长,但是东到西的单元之间,在750mm模数的控制下也形成了组合起来和谐整体的序列。

5

图为方案生成动态图(截图)。

6

图为方案完成动态图(截图)。

  (3)建造过程的跟进

  工程虽小,建造过程还是遇到不少问题,设计团队多次在现场协调解决。当地市政府和住建局给予了全力支持,选择了有古建经验的施工方。而钢结构的运用与传统材料的结合,需要施工方边放线、边备料、边施工。对设计逻辑的理解、构造节点的推敲、材料的定板、收边收口尤其是斜边屋面瓦片的切割及固定,都需要设计和施工双方的密切配合。

7

图为设计团队在施工现场讲解施工技术要点。

8

图为施工现场(进度50%)。


  结语与感谢

  以节约成本、低碳节能、文化传承为纲要,立足于当地乡土建筑语境,结合基地现场环境,采用单元式钢木结构,结合当地传统的青砖、灰瓦、原木等建筑材料,以现代的营造方式,建造一座具有民居聚落形态特色的现代建筑。它承担了古驿道管理宣传、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设有小商铺、小型展厅、驿站办公室等实体空间,为游人休憩与古驿道宣传提供了开放式场地,也是古村落当地居民聚集的场所。旨在设计一座满足驿站功能需求、提升当地环境品质、弘扬南粤古驿道文化的新驿站。

  广东省建院设计团队从选址到设计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自由度,得到省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施工方也克服了许多困难。经过大半年的施工,新驿站在各方努力下终于落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9

图为方案效果图。

10

图为鳞次栉比的梅岭驿站,叠级上升的屋顶。

11

图为从牌坊望梅岭驿站,驿站保留了村民小卖部并创造了村民聚集的灰空间场所。

12

图为45度折角小青瓦坡屋面单元。

13

图为屋顶小青瓦与玻璃细节。

14

图为以750mm模数组合的钢木单元形成统一又丰富的空间。

15

图为钢木单元木檩条细节。

16

图为光影斑驳的镂空青砖墙。

17

图为梅岭驿站北侧,青砖墙与木构屋顶形成清晰的虚实对比关系。

 

  附:设计团队名单
建筑:陈雄、黄俊华、郭其轶、许尧强、李珊珊、钟伟华、龚锦鸿、金少雄。
结构:傅剑波、陈进于、林全攀。

 

  (本文由阿瑞推荐。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江家敏